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湖北宜昌 443003
【摘 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实施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66例颅脑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是(94.25±0.77)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是(79.41±1.32)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外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后,可以保证医护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颅脑外伤;急救措施;优质护理措施;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665-01
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颅脑外伤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方式和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1],现资料统计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08月~2014年0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颅脑外伤患者,每组各33例。其中男35例,女31例。护理组,年龄17岁到44岁之间,平均年龄(27.22±7.35)岁。对照组,年龄17岁到44岁之间,平均年龄(27.23±7.37)岁。两组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打架斗殴、重物砸伤所致[2]。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
1.2.1急性期
患者在出现颅脑外伤后,患者的脑组织出现了出血、肿胀、坏死等情况[3],因此为了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其生存安全,必须要对其低血压、脉搏细弱等症状加以改善。如果患者的脉搏变得快而且细弱,同时血压下降,说明可能是其他部位也出现了内脏损伤,需要对其及时的展开其他部位检查工作。对于出现晕厥、休克症状的患者,需要对其脑部病情进行详细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瞳孔和反应等来加以基本判断,当患者的瞳孔一侧喧孔针尖样变小,对光反射消失时,可能是患者出现了头脑意识障碍,需要对其脑部进行详细的检查,及早诊断并且开展治疗工作。
1.2.2意识恢复期
这个时期的护理工作主要是围绕促进患者的意识恢复展开的,患者在住院后越早醒来,说明其病情越容易控制,其不良反应越少。因此在恢复期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身体按摩,利用温水进行擦拭等[4],这样使得患者不会出现高热、盗汗等情况,在患者意识恢复后,需要将其气管插管及时拔除,避免因为气管插管而引发感染症状,在患者意识恢复后,需要鼓励患者进食,搭配具有营养价值的食物食用,使得机体获得能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第三阶段
在这个阶段开展护理工作时患者的意识已经恢复,但是患者很多情况下会出现一些无意识运动,因此在这个阶段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训练和指导,对于患者的出现的各个功能障碍患者[5],护理人员及其家属需要耐心、细心、认真的展开引导和辅导工作,促进患者身体各项功能恢复正常,其病情早日康复痊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
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是(94.25±0.77)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是(79.41±1.32)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对比
护理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分别是3.03%(1/33)和3.03%(1/33),对照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分别是12.12%(4/33)和12.12%(4/33),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由于外界暴力撞击或者是殴打头部导致的一种创伤,颅脑外伤疾病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头部病症,在最近几年的疾病发病率统计结果显示颅脑外伤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很多患者的病情严重,入院时已经发生了昏迷、休克等并发症状,患者病情变化非常快,因此针对颅脑外伤疾病及时开展有效的救护工作,提高护理服务水平非常必要。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颅脑外伤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方式和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分别是3.03%(1/33)和3.03%(1/33),同时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是(94.25±0.77)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了颅脑外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后,可以保证医护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红霞,吕炎英,江桂连,潘丽娟,陈雪梅. 48例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10,20:183-184.
[2]王小焕,张婷,尹瑞娟,周宏玉. 中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救与优质护理措施应用效果观察[A]. 浙江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上海市医学会创伤专科分会、江苏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第四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大会暨2014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上海市医学会创伤专科分会、江苏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2014:2.
[3]郭小青,姚芳,殷黑兰,但娜. 48例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效果评价[J]. 吉林医学,2015,01:188-189.
[4]彭艳慧. 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应用与效果观察[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8:516.
[5]王小焕,张婷,尹瑞娟,周宏玉. 中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救与优质护理措施应用效果观察[A]. 上海市护理学会.第二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上海市护理学会:,2014:1.
论文作者:刘伟,韦晶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外伤论文; 发生率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两组论文; 措施论文; 《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