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安#183;艾斯勒——她的著作及她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艾斯论文,著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理安·艾斯勒的《圣杯与剑——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未来》已印刷了24次,并被译成德、法、意、西班牙、希腊、挪威、芬兰、捷克、俄、日、中等15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其英文版的发行远及印度、西非、澳大利亚等国。早在1993年年底,深受该书思想影响的书籍就多达45种,涉及从人类学、考古学和神话学、艺术、贸易、当代生活、环境、进化及系统科学到女权主义与妇女研究、人权、和平、人际关系和转型、政治科学、心理学、公共事务以及宗教与灵性的各个领域。
这本书背后有着动人心弦的故事。以下几个片段向人们揭示了一位深受纳粹迫害的7 岁难民怎样在痛苦与觉醒的良知中成长为一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一位20世纪的“文艺复兴新女性”。
进化理论
100多年来, 进化论是最重要的科学领域之一——也是男人的天下。据我所知,艾斯勒是第一个得到承认的进化论女理论家,进化论研究小组总部的创建人之一。这个小组纪律严明,以系统哲学家及进化论理论家欧文·拉兹洛为首,成员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匈牙利、俄国、中国及美国的专家学者。1987年《圣杯与剑》出版之时,人类学家阿希利·蒙塔古便赞誉它为“自达尔文《物种起源》以来最重要的著作”。1995年底,里佐利(Rizzoli )为欧州知识界出版的刊物《多棱镜》为艾斯勒开辟了特别专栏,介绍她的男女伙伴关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优秀学者应用艾斯勒的文化转型理论,以3 年时间对亚洲史前文化及历史文化的发展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印证并充实了这一理论。(他们的研究成果——《阳刚与阴柔的变奏》——出版之时正逢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该书成为会议期间的关注焦点)
历史及史前史研究
一本关于宏观历史学及宏观历史学家的书收入了艾斯勒关于历史模式的新理论,艾斯勒的名字与更早些的伟大的宏观历史学家们并列在一起,这些人是G.维科、S.斯宾格勒、A.汤因比和P.索罗金。这回,艾斯勒又是第一位闯入这个男人世界的女人。在1987年和1993年的历史学家大会上,许多著名的历史学家及古典学者对艾斯勒的新历史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哲学家玛腊·凯勒,神话历史学家马尔科姆·哥德温及其他许多人在他们论及史前史的著作中都引用了艾斯勒的文化转型理论及伙伴关系模式和统治关系模式。已故的著名苏美尔学者塞缪尔·诺亚·克拉美以艾斯勒的理论作为他最后的著作《恩基的神话》(The Myths of Enki)的框架。已故的玛利亚·金布塔, 这位有朝一日也许会名扬四海的考古学家,在她最后的著作《女神的文明》中,也采用艾斯勒的术语“男女伙伴关系(gylany)”,并且以艾斯勒在其系统科学理论中提出的两性平等的系统功能必然性作为她对史前史的阐释的发展。她说,艾斯勒对她的著作作出了最出色的解释。
对当代政治、经济、贸易、环境、政治、和平、社会、性及宗教的分析
艾斯勒的进化论理论和宏观历史学源于她60年代作为系统科学家就职于兰德(RAND)公司时对系统所作的思考;当然,那时她才是雏鸟初飞;然而,她以此为基础对当代社会所作的分析以及一系列的论文著作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来势之迅猛,涉及面之广泛,实在令人目不暇接。以下仅列举数条。
政治学
1983年,艾斯勒在《政治心理学》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自由主义的“失败”:从两性关系新角度重审意识形态》的论文。文章预言了当今的动荡政局。她曾为《旧金山记事》及《芝加哥论坛》撰写政治专栏编者按。最为重要的是,艾斯勒通过她的著作向人们指出,真正决定我们未来的不是左与右、宗教与现世或者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斗争,而是人类关系中——从我们最亲密的个人关系到我们的国际关系——伙伴关系模式与统治关系模式的斗争。在《圣杯与剑》的最后一章中,艾斯勒展开了一轮新的政治对话,并在《神圣的欢爱:性、神话及肉体的政治》的末章中扩展了它。在此她不仅深入分析了政治生活中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并且一针见血地批判了保守主义者与原教旨主义者的同盟,为我们描绘了整体性的“伙伴关系政治”的新前景。
经济与贸易
《神圣的欢爱》第17章题为“性、权力和选择:对政治和经济的重新定义”。艾斯勒在这一章提出建立一种“超越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伙伴关系经济学。关于这一点,艾斯勒将在她的下一部著作中作进一步的阐述。(人们说世界围绕着权力、性和金钱转动;艾斯勒在《圣杯》中探讨了权力,在《神圣的欢爱》中讨论了性,下一步她将转向金钱)艾斯勒在《女性、男性及全球生活质量》(1995)一书中担任主要调查者及高级撰稿人。这是历时3年对89 个国家进行调查搜集资料后得出的结晶。该书指出,仅以国民生产总值(GNP)及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标准衡量生活质量并制定新的经济指标是远远不够的。艾斯勒是世界贸易学会成员,并且撰写了《金丝雀不再歌唱时》的主要章节,这部关于贸易的著作后来获奖。她的《从统治到合作:可行的改变的潜台词》、《女性、男性及管理:重新设计我们的未来》及其他论文在《组织性变化管理学报》《培训及管理学报》、世界贸易学会会刊《展望》、芬兰《未来》杂志及英国《未来》杂志上发表。
艾斯勒的文化转型理论还成为未来学家帕特里克·阿伯丁与约翰·奈斯比特合著的畅销书《女性的大趋势》的框架。她在卡尔弗特基金会新近推出的“卡尔弗特——亨德森生活质量指数”计划中担任顾问,并在杜邦、迪斯尼及大众公司总经理会议上担任主要发言人。目前,她在由加拿大各大通讯公司组成的特别研究小组中担任首席发言人(Stentor)的顾问, 该研究小组旨在探讨消费者如何与企业结成伙伴关系的革新通讯技术——这是对艾斯勒所谓伙伴关系创造性的一种尝试。
环境、人口、和平
艾斯勒就环境问题写过许多论文。在《圣杯与剑》、《神圣的欢爱》及其他许多论著中,她指出统治关系模式与当今已成为危机的环境恶化和衰竭有着密切的关联。她曾在芝加哥林肯公园地球日集会及洛杉矶好莱坞呼吁制订《生态法》的集会等众多环保集会上发言,并且是地球岛学院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在为第一部《世界和平百科全书》撰写的文章中,艾斯勒不仅指出了人口与战争、和平息息相关,而且进一步指出伙伴关系还是统治关系的社会及意识形态组织直接决定和平还是战争。艾斯勒在许多论著中——包括最新出版的《女性、男性及全球生活质量》——谈及这些关键问题与妇女地位的特别联系。
社会与性别
艾斯勒关于社会与性别的代表作是1995年出版的《神圣的欢爱:性、神话及肉体的政治》。本书揭示了亲密关系——两性关系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向心性,这种亲密关系不仅直接影响我们的个人发展,而且与构成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社会结构相关联。艾斯勒在最基础的层次运用了社会—政治分析:社会如何将信仰和法律建立在快乐或痛苦之上,而这一切又是如何紧密地与社会建立肉体接触关系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纽约时报》评论《神圣的欢爱》时说它“描述了穴居人、毛拉〔1〕,也写了教皇,有色情描写,也有后现代主义”。 最重要的是,它斩断了我们这个时代在性别及社会上的混乱,为一个更健康更平衡的未来打下了基础。
宗教与灵性
在《圣杯与剑》和《神圣的欢爱》中,艾斯勒根据她的文化转型理论中的统治关系模式与伙伴关系模式,揭示了数千年来塑造了宗教及灵性的动力。这些动力使宗教与灵性成为最能激发人性同时也最能践踏人性的感召。她应邀参加过圣公会、天主教、宗教科学派及巴哈伊教派的许多重大活动,并在本世纪世界宗教领袖最重要的会议——1993年芝加哥世界宗教会议——上发言。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上起草的《原理宣言》(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 )深受艾斯勒人类伙伴关系观点的影响。宣言中多次使用“伙伴关系”一词,并且特别肯定了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伙伴关系,反对一种性别统治另一种性别。全世界主要宗教的100名代表在这一意义深远的文件上签了字。 美国一位神学家称赞艾斯勒对于宗教及灵性的分析是“对人类的深远贡献”。圣公会主教约翰·斯彭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它时说:“这个世界会欢迎它的。”
法律/人权
人权
艾斯勒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律师及宪法专家,凭着这种功底,她成为通向人权的整体性新途径的主要建设者。她曾撰文呼吁在迄今仍以男性为中心的人权理论中加入妇女权利。这篇论文已被收入美国国会记录。在1987年一次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人权会议上,美苏两国学者首次坐到了一起。艾斯勒在这次会议上主持对人权的未来的讨论,她的小组中包括前苏联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安德烈·萨科罗夫。艾斯勒是卡尔弗特基金会(一家广为信赖的投资基金会)的人权顾问。她常在大学各种会议上就人权问题发表讲话。她的论文常在这一领域的专业杂志上发表。享有盛名的《人权季刊》就曾发表过她那篇颇具影响力的论文(该论文后来也在中国发表),提倡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领域中将人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她正着手创建一个完全整体性的人权模式,不仅要将迄今仍处于隐形状态的大多数人(妇女和儿童)的权利整体化,而且要将政治、社会和经济结合在一起,将权利与义务结合在一起。
妇女的权利
作为锐意革新的律师,艾斯勒于70年代早期就为加利福尼亚起草了提高妇女权利的法律。1970年,她以“法庭之友”(amicus curiae )的身份向美国最高法庭递交了一份辩护状,促成了瑞德起诉瑞德一案的成功。这是第一次有人指出性别歧视违反了第14号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她在《解体:无咎离婚、婚姻及妇女的未来》(1977年)中首先开始研究无咎离婚对妇女的影响,并预言了女性的贫困化。到80年代,女性的贫困化已成为全国性的问题,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她还著有《平等权利手册》,这是1978年第一本大量印行的解释这一宪法修正案的平装书,而那一年这项修正案尚未正式通过。1986年,她又与当时的全国妇女大会委员会副主席艾利·希克森合著了《平等权利修正案及行动指南》,进一步推动了《平等权利修正案》的批准。由于她的努力,1993年召开了一次题为“强化女性:在21世纪实现人权”的重要国际会议,900多人出席了这次会议,艾斯勒应邀担任主席。 她的努力极大地影响了女性的权利被视为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新的阶段的形成。
女权运动
由于艾斯勒在众多领域都卓有建树,她在女权运动方面的工作反倒成为她的成就中最不为人所知的一部分,即使在女权运动圈内也是如此,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艾斯勒将性别平等作为她的著作及文化转型理论的中心,她著书立说,参加各种活动,宣传男女平等,她率先为维护妇女权利以法律的方式进行斗争,不仅如此,近25年来,她还频繁地参加女权运动的社会活动。艾斯勒认为要建设一个更公正、更人道并且切实可行的未来,妇女问题绝不是个边缘问题,而是一个中心问题。她的论著对女权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通过《圣杯与剑》、《神圣的欢爱》及其他大量写作,艾斯勒已成功地将女权主义理想纳入了社会、政治、经济及宗教论著的主流——这也许是她对女权主义的最大贡献。
教育
20多年来,教育是艾斯勒从事的一项重要工作,她先后当过讲师、作者、顾问、课程设置者,并且创建或提议建立了一些教育机构和课程。上文已提到,70年代早期她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院的人类学系讲师,并在洛杉矶圣心学院任教。之后,她曾在许多大学开办讲座:在美国国内,从耶鲁大学到伊利诺州立大学,在国外,从哥斯达黎加大学到博洛尼亚大学(于这所世界最古老的大学900周年校庆之际)。
她在教育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70 年代早期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院和圣心学院任教时,妇女研究尚未发轫。此后,她设计和讲授的课程成为妇女研究的完整学科,也是在那几年,人们尚未意识到我们的法律系统对女性的歧视,艾斯勒便率先在洛杉矶妇女中心开设了“妇女与法律”的课程(她本人便是洛杉矶妇女中心的法律顾问及创建指导)。稍后,在80年代晚期,她又与人合作建立了伙伴关系研究中心,旨在进行伙伴关系教育及研究。该中心现有500名成员,来自40 个国家,并在美国及国外发展了22个伙伴关系教育中心,又于90年代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创办了国际伙伴关系网络总部,专门培训伙伴关系教育者。
全球发展
如上所述,艾斯勒作为主要调查者和高级撰稿人参加了最近一次为期3年面向89个国家的研究计划,其成果汇编为《女性、 男性与全球生活质量》一书。这本书被赶印出来,分发给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妇女大会的代表们及非政府论坛的领导者。许多专家认为书中丰富的资料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是对全球性发展的突出贡献。该书第一次明确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妇女平等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总体质量是息息相关的。艾斯勒就妇女及发展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包括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1995年妇女大会特刊(以30种语言发行)上发表的《伙伴关系世界》〔2〕,为《世界和平百科全书》撰写的《人口压力、 女性角色与和平》,在1992年布鲁塞尔第二届世界妇女安全及合作大会上发表的《女性、安全与合作:全球性的挑战与机会》,1988年在《女强人》上发表的《转折点上的技术》,以及与大卫·罗依合作在1985年英国《未来》杂志上发表的《妇女会改变世界吗?——写在联合国内罗毕妇女大会十年之末的报告》。
未来
艾斯勒是未来主义运动中一位持久的成员,在她的早期著作《解体:无咎离婚、婚姻与女性未来》和《平等权利手册:平等权利修正案对于您的生活、您的权利和未来意味着什么》中,她就着力探讨了女性的未来。她是《世界未来:一般进化论学刊》的编委之一。在这一领域,她的论文主要有:在英国《未来》杂志上发表的《伙伴关系社会》,在《多棱镜》上发表的《男女伙伴关系、男性统治及我们对未来的选择》,在《种族及其他错觉》上发表的《重新发现我们的过去,重新开拓我们的未来》,在《认知图像的进化》中发表的《技术、性别和历史:社会进化的非线性模式》,以及在《创造21世纪》上发表的《所有人的人权的挑战:我们能做什么》。
《圣杯与剑》及《神圣的欢爱》之所以能深深地打动读者,恐怕正是由于艾斯勒在这方面的兴趣和努力。这无疑使人们看到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而这幅图景是通过这两本书及她的其他论著精心而确凿的研究和有力的分析描绘出来的。唯其如此,她的著作才会在世界上产生如此巨大的震撼。
黄觉 译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注释:
*此文根据作者提供给中国伙伴关系研究小组负责人闵家胤的手稿译出,作者已免费渡让知识产权。
〔1〕毛拉:伊斯兰教内对宗教人士的称呼,通常加在国王、苏丹、宗教领袖和学者的姓名之前。
〔2〕此文在《光明日报》主办的《书摘》1996年第2期上转载。——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