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谁“跳”得最高——怎样成功参与有趣的“跳蚤市场”论文_陈媛

比比谁“跳”得最高——怎样成功参与有趣的“跳蚤市场”论文_陈媛

重庆市渝中区马家堡小学 400042

摘 要:时代变迁,未成年人的发展除了关注智商、情商,“财商”也越发成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本文从一节理财教育课——“跳蚤市场”的指导分析入手,从设计依据、情景重现、教学反思、创新点等方面,阐述了培养小学生理财能力的重要性和理论基础,同时也希望唤起越来越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对这方面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生 理财 消费 

一、问题背景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前仅仅属于成年人的金钱意识、消费方式、理财规划等等已经日趋成为广大在校学生即看似不具备“创收”能力的未成年人需要具备的能力。特别是最近2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多样性的消费选择、理财手段让孩子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因为,他们几乎人人也有了自己的“小金库”。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乐于开展一种适合学生在校内进行的“模拟交易”活动——跳蚤市场。这是一项出发点和意图非常科学的创意:让每个孩子的闲置物品得到再次利用的机会,避免浪费,提倡节约;让孩子在“买”和“卖”的过程中感受“经营、获利”的乐趣和成就感,感受积累财富的满足感。这对提高他们的“财商”有很明显的现实意义。

然而,由于学校的管理不够科学、指导不够系统和细化、教师缺乏对理财教育的重视等等原因,很多这样的活动过程显得混乱: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商品交易的次序和分类管理,没有成本与利益空间管控的有效指导……学生参与这项活动得到的可能会是亏本、友情赠送、“捡便宜”,甚至成了纯粹的“自由市场”,这样完全没有达到“资源合理交换、利益最大化”的理财教育初衷。所以我结合本校“六一跳蚤市场”活动策划设计了本课,希望指导学生正确树立目标、整合资源、科学经营,帮助他们感受到合理利用资源、创造财富的乐趣。

二、设计依据

我们所在的重庆是一座年轻而充满生机的直辖市,是地大物博的中国的一线大城市。在这里,未成年人对各种消费、购物模式有许多直观的、多样的了解。因此,学生除了在家由父母进行经济方面的初步、模糊教育以外,作为学校,有必要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直观感受。对于他们来说,财富的有效积累和科学使用是需要学习的一种重要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然而,我们对于怎样“教”这样一种社会技能范畴的“学”却整个处于摸索和尝试的阶段。无论何种方式,我想都应该基于教学的一个普遍性的科学程序:一定的理论铺垫之后,在实践中印证所学的知识,感受现实中理论的指导意义,获得情感体验的共鸣,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升华自身的理解,从而达到个体独特的能力提高。

因此,在这样一堂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社会实践课堂上,我设计的原则和初衷便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生活中自己感受过的、尝试过的 “理财”片段整合起来,在现实环境中树立较完整的“理财”意识,梳理有效的理财手段。这便是真正的“在生活中教育,在生活中学习”。

三、教育教学情境

片段一,分析讨论:作为一个经营者,怎样分工合作,采用哪些有效的营销手段最能吸引顾客的注意?

片段二,换位研究:要“卖”还要“买”——买什么最理性?怎么买最划算、最有保障?

四、教育教学反思

事实证明,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充分结合自己之前参与活动时的亲身经历,总结经验教训,同时联想到自己在平时的消费活动中受到的启发,大胆提议,相互提醒,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促销方式、消费计划设计、购物窍门等等。这些方法的讨论和运用无形中联系了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消费,让学生学会总结、尝试运用,尝试站在双向的角度考虑问题,无疑有助于提高他们管理自己钱包的能力——哪些是真正值得买也就是值得消费的,哪些是出于“贪便宜”随意花费、无形中造成浪费的,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理性消费”意识的树立。

当然,“理财”的概念绝不仅仅停留在钱物交易上,这只是其中一个很基本的部分。以后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如何选择存款方式、如何选择理财产品,甚至尝试微型投资、炒股等等。无论何种形式,对于未成年人的理财教育一定要抓住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契机,将教育无形地融于其中,“财商”教育才不会成为空谈。

五、创新点

这个综合性学习的典型案例,既可以归结于品德与生活,也可以属于数学范畴,甚至与语文学科的价值观、诚信意识的培养有莫大关系;当然,它也可以被称为小小的、雏形的经济学。这样的一次教学设计,对于我最大的意义就是——我们应该努力在现实中发挥教育的力量,整合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让他们在现实中体验知识的力量,同时也与我们的教育方针靠得更近:素质教育看重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

论文作者:陈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0月总第3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7

标签:;  ;  ;  ;  ;  ;  ;  ;  

比比谁“跳”得最高——怎样成功参与有趣的“跳蚤市场”论文_陈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