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方法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方法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方法”一词英语为“method”,最早源于希腊文“μετα”(沿着)和“οδορ”(道路)两个词组成的“μεταοδορ”一词,其含义是“遵循某种道路”。现代汉语词典将方法解释为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方法更全面地概括应该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方向、途径、策略手段、工具及其操作程序的选择系统(注:李志才主编:《方法论全书》[M](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包括关于指明活动的目的方向的方法、关于达到目的方向所必须通过的途径的方法、关于达到目的方向所必须采取的策略手段的方法、关于达到目的方向所必须运用的工具的方法、关于有效地运用工具所必须遵照的操作程序的方法5个方面内容。因此,旅游规划方法就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旅游规划目标而选择的途径、采取的策略、确定的程序和使用的工具及技术的综合,它由方法路线、战略方法、规划程序和技术方法4个不同层次和不同的规划方法组成。
一、旅游规划方法层次
在旅游规划方法中,方法路线即方向和策略的综合是最上面、最概括的一个层次,实际就是根据规划目的、原则所确定的规划指导思想来决定规划方法的总体取向,是具体旅游规划项目中规划方法的要旨,它在贯彻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决定规划过程和方法的选择(注:张敏:“城市规划方法研究”[Z],《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论文》,2002年。)。客观上,不同规划及不同规划对象决定了不同的规划方法线路。如主题公园,以经济收益为主要建设目标,那么就应当选择如何扩大游客接待量及收益,以经济发展预测、区域分析、产品竞争力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价为重点组织规划程序和方法;而在自然保护区或历史人文类旅游区中,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或当地历史人文遗留就成为最重要的任务,因此需要确立以保护和更新为中心的规划方法线路,运用控制性的方式和手段,采用环境、社会文化分析方法突出规划对该地的保护作用。主观上,不同价值选择也决定了不同的方法线路。如在历史人文类旅游区,如果人们以经济效益代替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价值取向,那么规划方法路线也将以发展规划代替可持续发展规划,而且价值选择还常常通过影响对客观对象的认识角度和程度来影响规划方法线路的确定。从整个旅游规划导向上看,中国旅游规划经历了从资源导向到市场导向再到目前的产品导向3个阶段(注: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第25~30页,2003年第6期。)。资源导向型规划阶段规划主体多为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地理、林业学家,主要挖掘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这个阶段的技术线路是旅游资源普查分类→旅游资源评价分等→旅游活动类型分析→旅游开发规划(注:吴承照编著:《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岛出版社,1998年10月。),相应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方法和技术,并且这个阶段强调物质规划,多采用园林设计方法,通过多种造景手段,对地形、水体、建筑、植物合理布局而创造出可供欣赏的环境综合体。市场导向型规划以主题公园的兴起为标志,这一时期十分注重市场营销与形象设计,从对物质环境(以土地、旅游资源、基础设施为重点的规划)转向对社会经济和营造特色的规划(注:王大悟、毕吕贵著:《旅游规划新论》[M],黄山书社,2002年2月。)。其一般的技术路线为旅游市场需求分析→目标市场选择→旅游项目论证→旅游开发规划(注:吴承照编著:《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岛出版社,1998年10月。),这一期间有关市场分析、预测、定位、形象识别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层出不穷。市场导向型规划强调以资源为依托,以产品为中心,合理配套设施,提升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秩序。规划视野更加广阔,多元化及多学科方法、高新技术都被广泛地运用在规划中,强调人才团队、市场意识、人文意识、特色意识(注:唐代剑:《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M]讲义,2004年。),典型代表是范业正构建的以产品为中心的旅游规划方法(注:范业正:“以产品为中心的旅游规划方法”[Z],张广瑞主编:《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第103~11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还有吴必虎的昂谱(RMP)分析法(注:吴必虎著:《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5月。)。
旅游规划战略方法就是根据规划的性质特征和具体要求,确定规划的重点、要点和难点,决定问题的轻重缓急、对策措施和技术力量的部署。旅游规划战略方法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问题指向的,取决于各种问题的重要性、影响性、急迫性以及困难度。
旅游规划程序则是规划时间过程的框架,即对一系列工作步骤的组织安排。传统的旅游规划一般按照调查——分析——规划程序;现代规划则提出多个方案从中选择,注重长远利益(注:唐代剑:《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M]讲义,2004年。),规划过程一般采用的是开发计划、监控系统、反馈和校正系统及重新规划的步骤,并越来越强调市场与资源的结合。以人为本的规划哲学兴起以后,强调社区参与规划和决策制定过程的社区规划方法也越来越受重视。Raid和Fuller等人描绘了一个社区在他们的权限范围内确立旅游业发展的旅游规划过程(注:Donald G.Reid,Heather Mair,Wanda George Community Tourism Planning—A Self-Assessment Instrumen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 (31 ):623~629.)(图1)。国内,许春晓也设计了社区居民参与规划的技术程序和方法,技术线路为资源普查与资源评价→旅游产品的专家创意→开发者与开发居民对于旅游产品创意的接受意向水平调查→产品修改与补充→旅游客源市场认可意向调查→旅游产品最后确认,在中间有两次接受和认可意向调查,就要经过两次筛选,因而称为“双筛法”(注:许春晓:“旅游规划产品设计‘双筛法’研究”[J],《旅游学刊》,第27~30页,2003年第1期。)。
图1 一个社区在其权限范围内确立旅游业发展的旅游规划过程(Reid,Fuller,Haywood & Bryden,1993)
旅游规划技术方法是应用于规划实践中最为具体的方法及技术,是旅游规划的实用工具,如数学方法、调查方法、社会学方法,他们都可以被灵活地运用于多种类型的旅游规划中,以及同一旅游规划时间的多个方面和多个阶段。目前实践运用中最新和最常用的方法有旅游卫星账户技术、旅游资源评价技术、客源市场分析技术、GIS技术、环境容量测算方法等,并不断地有其他学科领域的方法及先进科学技术被引入进来。
二、现有旅游规划方法体系
旅游规划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不仅采用了大量社会科学方法,也运用了自然科学方法来帮助认识、分析、解决规划中的问题,这两个领域的学科和理论通过概念、变量、原理、陈述这一系列抽象的形式建构,以规划学为中心、经济→环境→人文的板块建构以及从哲学层次→科学理论层次→技术方法层次的逻辑建构(注:吴人韦:“旅游规划理论的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第62—64页,2000年第2期。),已初步形成旅游规划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因而,旅游规划方法总体上是一个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方法构成的综合体系,它既包括了战略思想的层次,也纳入了大量应用技术方法,并在规划的不同阶段被广泛地使用。
1.旅游规划中方法运用的阶段体系
从规划中方法运用的阶段看,在旅游规划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运用到相应的方法。按照一般的规划程序,这些方法基本上可分为调查(与评价)方法、分析及决策方法、预测方法、交流方法、评审方法。调查及评价方法主要针对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包括调查与评价程序、基本调查与评价方法和调查途径等。规划前要对资源进行考察、勘察、测量,还需要对其质量(包括特色特性、节律变化、价值与功能)、资源规模与密度、资源开发条件(区位、生态、社会经济、客源市场、投资施工等条件)进行评价。目前我国已出台相应的资源分类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也总结了一些实用方法,GIS技术和RS 技术作为先进的调查方法也逐步被引入到一些调查中(注:邓运员、刘沛林:“GIS与RS技术在区域旅游规划制图中的应用——以衡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第89~93页,2004年第3期。)。另外近些年对市场调查的重视程度普遍加大,主要采用市场调查的原理和方法,收集大量的二手资料和原始资料特别是对客源市场的调查,其中使用了大量的市场调查技术如抽样调查、个别专访等。分析方法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是SWOT分析方法、旅游地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等,包括了当地历史发展沿革、跨区域横向对比及与当地相关部门的联动分析,还需要采用大量的经济学、数学、统计学、运筹学方法做投入产出等分析,以此做出对规划对象的总体判断和并设定发展目标。AHP——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目前也应用到了规划中,它能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表示为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特别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对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的数据情况下更为实用(注:王吉华、郭怀成、戴永立:“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西藏札达地区旅游资源”[J],《重庆环境科学》,第125~128页,2003年第12期。)。预测方法在规划中是很重要的,不仅对客源市场、环境容量等都要做预测,还要对投资估算有详细的预测。其中对客源市场的预测可以采用德尔菲法、时间序列法等,许春晓还针对没有历史数据、没有现实游客的新开发地旅游市场调研提出了一套新的方法,采用“旅游地使用曲线”分析技术、问卷调查、建模综合分析等系列方法得到对新开发地的客观市场信息(注:许春晓:“新开发旅游地市场调查方法的创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87~90页,2002年第6期。)。在国外,旅游环境容量(TECC)最初只关注会对资源质量和游客自身的体验质量造成破坏的临界游客数量,现在逐渐发展成为广泛应用于旅游资源管理之中的一系列管理工具。国内研究者更关注如何更好地应用旅游环境容量方法,有些学者还提出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并试图通过一些简单的容量测算原则和公式使其量化(注:张晓鸣:“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从理论框架到管理工具”[J],《资源科学》,第78~88页,2004年第4期。)。交流方法主要使用在规划期间与各利益主体的交流小,一般可以分为正式交流方法和非正式交流方法。正式交流方法包括座谈会、提名代表技术程序法、随机抽样法等(注:张伟、吴必虎:“利益主体(Stakeholder)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旅游学刊》,第63~68页,2002年第4期。),非正式交流方法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特别是越来越强调当地特性与整体氛围营造的今天,与当地公众的交流方式、方法也层出不穷。
2.旅游规划中运用的学科和理论方法体系
旅游规划的特点之一就是多学科、多理论的介入,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闲暇与游憩学、旅游生态环境学等众多理论都为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其中,旅游经济学主要研究旅游经济的性质特征、需求与共济、市场与价格、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经济效益、旅游经济结构、乘数效应、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目前运用最多的是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方法。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我国在沿袭生产力布局理论的同时,引进区位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地域分异规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和信息技术,在资源评估、旅游目的地开发、功能分区、空间发展动力和空间竞争方面都涌现出大量理论与方法(注:范业正、陶伟、刘锋:“国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及主要思想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第86~92页,1998年第3期。)(注:张红艳:“试论旅游规划的区域经济理论依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54~56页,2003年第6期。),目前运用较多的是资源评价方法和区域分析方法。旅游市场学引入大量营销理论,对旅游产品及服务的目标市场定位、设计、分销、促销都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方法,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这一理论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旅游心理学从旅游知觉、旅游动机、旅游需要、旅游态度、旅游决策、风格与旅游方式、旅游偏爱、满意度等角度,研究旅游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旅游社会学先后对旅游者、旅游者与接待地社会相互关系、旅游系统、旅游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旅游社会学中目前大致有7种流派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理论来解释旅游及相关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它们分别是发展演进流派,新迪尔凯姆流派,冲突和批判流派,功能主义流派,韦伯主义流派,形式主义、现象学、人种学方法论及符号互动主义(注:黄福才、张进福:“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流派”[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3~69页,2002年第6期。)(注:吴忠军:“文化人类学方法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9~46页,2002年第1期。)。以人为本、达到旅游开发与社区建设的良好互动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文化变迁理论是主要的理论工具,田野调查法和社会调查法是主要的技术方法。同时旅游人类学还运用多种评估手段、方法来测定旅游对社区社会文化的影响,运用规划调控以保持当地的原生态,其中运用最多的是社区参与式发展方法(注:吴忠军:“文化人类学方法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9~46页,2002年第1期。)。生态学理论方法向旅游的渗透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认识,使人们更妥善地处理旅游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目前这一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影响、容量与保护等方面,包括研究方法、影响范围与强度及其评价指标、影响机制、容量内涵及测算方法、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等(注:钟林生、肖笃宁:“生态旅游及其规划与管理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第841~848页,2000年第5期。)。闲暇与游憩学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主要研究人类“如何度过闲暇时间”,吴必虎刻画了游憩活动谱,扩大了旅游规划的视野,还有许多学者研究了游憩商业区、步行街、游憩中心、城市绿地、自然风景游憩区和游憩型城镇等城市游憩系统的组成、布局及其影响因素等一系列问题(注:俞晟:《城市旅游与城市游憩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广泛地运用于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中,数学方法还被运用到建立模型进行线性规划及其他种类规划中,为旅游规划提供客观数据支持。如何科学地测量旅游活动的经济复杂性,寻找和创建新的手段和方法,从而提供具有国际可比性、可信度和一致性的数据与信息,寻求在国民核算体系中客观全面描述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制定和实施各国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的TSA(旅游卫星账户)首先于1983年在世界旅游组织推动下建立了理论框架,并继而在全球各地迅猛发展起来,我国也已经逐步在引进这一先进的统计方法(注:任佳燕、张海燕、赵丽霞:“旅游活动测量与TSA方法”[J],《统计与决策》,第55~57页,2001年第8期。)。关于旅游运筹学方法主要是规划与决策方法,被运用到规划方案优化与规划决策中。系统科学为认识旅游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其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还有许多学科与理论,如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等在旅游规划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体验经济的提出,目前还新兴了一种称之为“旅游情景规划”的方法,它是将通用商业分析和商业过程创造的方法创新地运用于旅游规划设计实践中。旅游情景规划主要包括内容规划、功能规划、空间规划和时间规划等内容,项目体验设计存在则从直接体验出发和从功能出发两个角度。通过旅游情景规划与体验设计,规划设计者全方位地为旅游者创造出全身心的感受,追求差异,产生特色(注:魏小安、魏诗华:“旅游情景规划与项目体验设计”[J],《旅游学刊》,第38~44页,2004年第4期。)。
虽然目前旅游规划方法已经形成比较完整全面的体系,各种类型的旅游规划中都需要运用到上述的许多理论和方法。但在许多情况下,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规划都有自身的特点,需要确定不同的规划方法线路、不同的规划方法战略,制定不同的规划程序并在多种技术方法中加以选择形成专门的规划方法,这也是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标签:旅游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