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论文_相勇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论文_相勇

山东省兰陵县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 山东临沂 277700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速度也一直在不断提升,虽然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人口过剩、很多资源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等。这种低效率高成本的城市运作模式,已经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城乡规划工作无法顺利实施,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现代化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时的效果。更加严重的一点就是生态环境将会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和影响,针对这一情况,要从生态角度出发,促使我国城乡规划具有完善性和实质性特征。与此同时,还要在实践中积极推动我国城乡逐渐朝着生态、绿色的趋势发展,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我国国民经济实力,而且还能够保证我国生态环境工作的开展情况。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乡规划;策略

1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问题

1.1环境污染

我国在近年来,虽然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势头比较良好,但是有很多行业在发展时,将重点放在了经济效益上,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我国当前很多地区的环境都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影响。在这些污染事件当中,让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污染事件就是太湖蓝藻的爆发,如果从地区的角度出发,那么一般最先发展起来的就是东部的一些沿海地区。通过对这些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地区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以一种大规模的模式来发展工业,同时就业人口相对比较密集。这样就会导致该地区的污染与其他地区相比,要更加严重一些。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对比之后发现,西部地区虽然人口比较少,但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同时环境的整个容量也比较小。

1.2资源匮乏

我国本身是就是当前世界上人口非常多的国家是一,人均占地面积比较小,所以很多资源已经严重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不仅无法满足现代人在日常生活时的基本需求,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而言,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土地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自然农业生产在日常用地时的整个比例。在这一基础上,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对人们日常的居住用地进行综合考虑。除此之外,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虽然我国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前期对水资源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节约和保护措施。所以在现阶段水资源已经出现严重匮乏的状态,无法真正满足现代人、现代行业在发展时对水资源的个性化需求。

1.3城乡规划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针对城乡进行规划的时候,由于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势必会直接导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直接导致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影响,不仅资源会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而且成为交通也会越来越堵塞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在针对城乡进行规划的时候,并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制度来进行,这样在无形当中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度被加大。

2生态文明背景下城乡规划对策

2.1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

文明是一种被广大群众普遍认可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有机结合的产物,在对城乡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是保障自然环境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可具体体现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清洁高效能源、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建设生态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对城市污染进行有效治理。完善城乡规划的程序包括:对城乡进行规划建设的编制审批和具体实施程序实施阳光化、透明化;在对城乡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居民积极的参与其中,让城乡的建设发展可以更多的为群众考虑;在城乡建设发展中设置相应的环境影响的评价环节,对城乡规划建设项目工程的实际施工之前以及实际施工之后的自然环境做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对城乡规划建设项目的实际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做一个准确的判断,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这样还可以对城乡建设施工起到一个制约的作用。通过这些让城乡规划建设更加有效、合理、科学的手段,可以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2.2要重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对村镇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盲目的采用城市规划建设的方式,一定要根据当地具体的自然环境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规划建设。例如,一定要对村镇周围的树木、绿地和水源等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对村镇进行规划建设相比于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更加的注重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保障生物的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课重复利用,有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早已经不是从前的相互征服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对于村镇周围原有的自然环境的优势一定要加以保护,对村镇周围的自然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加以重视,对自然环境中的植被绿化的恢复工作要重点发展。

2.3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结构

在城乡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功能区域的组合与分布构成了城乡内部的空间结构,这也就是城乡的地域结构,是文化、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不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城乡建设形态在空间结构层次上的物质表现形式。合理的、科学的城乡空间结构需要城乡空间结构适度紧凑,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属于地少人多国家的基本国情,并且我国的人口密度非常大。其次,合理、科学的空间结构需要和生态环境体系想协调,在城乡规模不断发展扩大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城乡周围的生态环境,在尽量保证生态环境不遭到破坏的基础前提下进行城乡的合理规划建设。

2.4选择适当的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应用

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是我们对生态文明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仍然不可以缺少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我们在对城乡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因地制宜,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对科学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实现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得到有效保障。例如,在阳光非常充足的地区,我们可以对太阳能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在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是我们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有效措施。总之,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不应该盲目的跟风。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考察,对规模小、合适的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有效利用,让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可以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3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对生态文名的建设是我国中共中央所提出的战略任务,这也是有效促进城乡规划建设、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措施。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实施的关注程度,在对城乡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生态环境和环境环保进行优先考虑,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并重,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的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污染持续下降,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城乡规划发展中的突出特点。

参考文献:

[1]王刚刚.浅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J].民营科技,2018(12):239.

[2]吴晓宣.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8):110-111.

[3]蔡东辉.生态文明引导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方向[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269.

[4]盖士玲.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25+27.

论文作者:相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论文_相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