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与爱国主义_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奥林匹克运动与爱国主义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奥林匹克论文,爱国主义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人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愈挫弥坚、不断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重要的精神传统,中国参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程是一部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北京奥运会的筹办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次巨大的升华。

爱国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传统

国家之间的力量竞争是国家诞生以来的一个永恒主题,奥运会是和平展示国民身体力量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最佳机会,国家荣誉自然是奥运会参与者的最高追求。爱国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重要的精神传统,这一传统在古希腊时代表现为参加古代奥运会的运动员对自己城邦的忠诚,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表现为现代奥运会的参与者对各自国家的热爱。

古希腊道德教育的最高标准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城邦公民要竭尽全力扩大祖国的力量与荣誉。在他们看来,不关心城邦的命运就会有生命之忧,为了城邦的荣誉和地位,每个人都要参加与公共利益有关的事务中来,讨论和表决重大事项,比如怎样保卫和扩充城邦,如何制定法律维护城邦利益等。古希腊的很多哲学家都非常强调城邦公民对于城邦的忠诚。柏拉图认为个人是城邦的一部分,国家是个人的放大,国家是美与公正的有计划的集中,是尘世存在的唯一的道德组织形式;而个人是国家的缩小,人天性是脆弱的,需要正确组织起来的国家生活,因此公民要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利益,要为国家幸福而牺牲个人利益,一个人只有在为城邦服务的过程中才能使他们的道德真正完善起来。正因为此,古代奥运会的竞技者有着强烈的城邦荣誉感,竞技者的胜利不仅是自己的骄傲,也是城邦的荣誉,是城邦实力的象征。古代奥运会上的优胜者凯旋归来以后,他们在城邦官员和本族长老的簇拥下来到宙斯庙前,庄重而虔诚地将自己在奥运会中获得的橄榄花冠奉献于神坛上,以感谢神灵的佑助,表明自己对于城邦的效忠。在公元前712年举行的第17届奥运会上,赛跑选手阿格得知自己获得比赛胜利的时候,激动不已,立即从奥林匹亚跑了大约五十公里,回自己的家乡亚尔科斯,向人们报告自己凯旋的喜讯。之后,他连夜跑回到奥林匹亚,以便继续参加第二天的比赛。

在现代奥运会上,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自己的国家赢得奖牌和其他荣誉,是运动选手奋力拼搏的巨大动力之一。法国教育家、“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初衷,就是试图以体育运动培养法国青年对法兰西的忠诚与自豪。在1896年首届奥运会结束不久,他写道:“一个人在看到自己的俱乐部或学院在全国比赛中获胜会感到一种满足。当他看到自己的国家获胜这种感觉将是何等的强烈!就是出于这些想法,我寻求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经过许多努力,我成功了。”顾拜旦设计的奥运会庆典仪式颇能激发运动员的爱国情感,比如在开幕式上,运动员按国别入场,国旗为获胜者而升,国歌为获胜者而奏,运动服上标有国徽。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上,运动员的誓词中有“以我的祖国的荣誉和体育的光荣”的内容。事实上,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和比赛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行为,参赛者必须经过该国和地区的奥委会的同意方可比赛,运动员获得的奖牌凝聚着国家的力量和荣誉。正因为此,尽管《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运会上的比赛是运动员之间的比赛,不是国家间的比赛,但实际上人们仍然把它看作是国家之间的比赛,而不可能仅仅是个人的成败,奥运会比赛的这种国家象征意义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

中国奥运历程是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

爱国主义是中国体育界的光荣传统,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刘吉认为,中华体育精神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祖国至上,团结拼搏,敬业奉献,科学求实,艰苦奋斗。其中“祖国至上”被列为第一条。中国参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程,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

第一个代表中国站在奥运会赛场上的奥运先驱刘长春,当时是东北大学的学生,他参加的是1932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日本扶持成立的伪满洲国希望刘长春作为它的代表参加奥运会,刘长春断然表示拒绝,并声明要代表自己的祖国赶赴洛杉矶参加比赛。虽然他最终没有拿到奖牌,但这段历史清楚地表明,中国的奥运历程一开始就是与中国人强烈的爱国热情联系在一起的,刘长春以单刀赴会的壮举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颂歌。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际奥委会长期坚持的“两个中国”的立场,即既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国家奥委会,又将中国台湾的体育组织以“中华民国”的名义继续列入被其承认的国家奥委会之中,这就违背了《奥林匹克宪章》关于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奥委会的规定。中国对此提出抗议,在没有效果的情况下,中国宣布不参加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并于1958年断绝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中国是在非常无奈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才做出这种决定的。

中国于1979年回归奥林匹克大家庭之后,为洗去“东亚病夫”的耻辱,中国运动队的教练和运动员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蔡振华等教练员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执教,为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奉献辛劳和智慧。蔡振华当时的想法是,祖国和人民培养了自己,就必须回来报效国家。原中国游泳队总教练陈运鹏把比赛的胜败与国家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口号。我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奋力拼搏,为祖国夺得一枚又一枚奖牌。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以32枚金牌、17枚银牌和14枚铜牌,列金牌总数第二位,奖牌总数第三位。胡锦涛同志在会见雅典奥运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时说,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精神和良好体育道德,极大地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为推动中国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申办奥运的历程也是中国人民爱国热情得到激发和培育的过程。在经历了1993年第一次申办奥运失败之后,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终于在2001年7月13日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当晚的北京成了被激情与欢乐淹没的都市,百万群众走上街头庆祝北京申奥成功。何振梁先生老骥伏枥,不辞辛苦,为申办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北京胜出之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他在那一刻的个人感受,他深情地说:“我为我的国家而骄傲,我为我的人民而自豪。”对于自己被赞誉为“申奥功臣”,他说:“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功利可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能够看到我们国家举办奥运会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我已很满足了。”

北京举办奥运会将爱国主义升华到新的高度

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走向崛起与复兴的重要标志。奥运筹办是凝聚力量和人心的社会工程,必将使得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实现新的升华,达到新的境界。为此,我们要做如下方面的努力:

第一,坚决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办过程中,国际上的一些个人或组织出于各自的政治主张与政治目的,给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制造种种麻烦。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接力被拒绝进入台湾,对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感情都构成了很大的伤害。2007年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借所谓“达尔富尔问题”对中国施加压力,一些西方政要甚至以抵制北京奥运会相要挟。北京奥运会火炬在伦敦、巴黎等地的传递中所受到的阻碍和侮辱,前所未有,令人发指。分析背后的原因,我们看到,中国举办奥运是中国走向崛起的标志,而与中国崛起进程相伴随的必然是西方一些势力的恐惧。20世纪90年代以来纷纷出笼并愈演愈烈的多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就是这种恐惧心理的表征。中国在北京奥运会筹办的最后阶段遭遇到的种种不愉快的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恐慌的集中性爆发,这种爆发的更深层次的根源就是意识形态的分歧与“冷战思维”的顽固延续。面对种种恶劣行径,海内外中华儿女义愤填膺,人们举行各种抗议活动,维护北京奥运会火炬的正常传递秩序,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中国人民更加坚定了举办一届高水平奥运会的决心。

第二,协调好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其本身所坚持的无疑是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性的立场,这一立场要求尽可能多的国家能够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来,共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而当今各个国家所持的是比较突出的国家或民族立场,这与国际奥委会所倡导的国际立场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我们的观点是,国家立场与国际立场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如果没有国家立场,国际立场就失去了根基;如果没有国际立场,国家立场就会变得非常狭隘;过分强调爱国主义容易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需要以国际主义的博大胸怀加以平衡。中国文化具有浓厚的天下情怀,有着“协和万邦”、“治国平天下”的神圣理想,当今中国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致力于建立和谐世界。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在中国日益开放、日益融入世界的今天,北京奥运会提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博大的世界胸怀,表达了中国民族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贡献的强烈愿望。

第三,深刻认识体力与国力的关系,以奥运筹办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主张“体育为大众”,以体育为手段促进人的身心均衡发展。中国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包括举办奥运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增强人民体质。如果每个中国国民的体质都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自然就提升了。因此,不仅为了个人和家庭的幸福,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树立“体力就是国力”、“健身就是爱国”的观念。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追求的是中国国民的整体健康,而不是奥运会奖牌的数量。金牌固然可喜,但今天的中国已经不需要国际比赛的金牌来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了,我们的金牌已经够多了,现在需要淡化金牌情结,由精英体育走向大众体育,抓住举办北京奥运会的契机来扎扎实实地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以我们强健的身躯支撑起中华民族的崛起。

第四,树立形象意识,把中国人的文明形象展示给世界。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办过程中,我们还要积极参与奥运文明行动,展示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文化形象。每个中国国民的形象,也是整个国家的形象。奥运会的筹办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中国的面貌会通过外国人的眼睛、镜头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传达给全世界,作为一个“爱面子”的民族,作为一个曾经被称为“礼仪之邦”的国度,形象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虽然我们不是仅仅为了奥运会才来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的,但是,公众积极参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把一个文质彬彬的礼仪形象展示在世人的面前,这无疑是我们参与奥运的重要形式,也是我们爱国精神的体现。

此外,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办过程中,作为一个具有爱国热情的中国人,还要积极参与奥运会的志愿行动,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奉献我们的辛劳和智慧;要领会绿色奥运理念,关注中国当今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培养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让祖国的山川更加秀美,环境更加宜人;每一个人都要立足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这也是在为奥运服务,在为国家增光。

标签:;  ;  ;  ;  ;  ;  ;  

奥林匹克运动与爱国主义_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