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髓外固定60例分析论文_邓小龙

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髓外固定60例分析论文_邓小龙

铁岭县中心医院 辽宁铁岭 1126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患者平均年龄70岁,比股骨颈骨折患者高5-6岁。由于粗隆部位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甚易发生髋内翻[1]。我院于2012-2014年,采用空心螺纹钉、DHS、PFNA三种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55-85岁,平均68岁,右侧31例,左侧29例。骨折类型依据Evans分型[2]Ⅰ型41例,Ⅱ型19例,合并内科2种疾病者41例。

2、治疗方法

2.1、60例分三组,采用不同手术方法:A组14例,在G-臂下牵引闭合复位,再从大粗隆下方做一5cm长直切口,显露大粗隆下方,借助定位器,向股骨颈钻入导针三枚,G-臂透视正侧位片上位于股骨颈中央,测量长度后打开外侧皮质,顺导针拧入三枚中空螺纹钉。B组15例,在G-臂下牵引复位后,取髋外侧切口,暴露大粗隆及股骨上段,先在粗隆下2.5cm处借助定位器向股骨头方向钻入一根导针,确保导针位于股骨颈内,股骨头中间位置,G-臂透视后,依次扩髓,螺丝置入135°动力髋(DHS)。C组31例,术中G-臂X光机透视下结合专用骨折复位牵引床将骨折手法复位,由从股骨头大粗隆顶点向上作一5cm长直切口。于股骨头大粗隆顶点后内侧梨状窝处置入导针,G-臂透视导针位于股骨髓腔中央,顺导针对股骨近端扩髓,徒手置入PFNA主钉,主钉进入深度侧位片上其螺旋刀片的槽孔对准股骨头中央,借助定位器向股骨颈钻入导针,G-臂透视确认导针正侧位片上位于股骨颈中央。测量长度后打开外侧皮质,顺导针打入螺旋刀片,达股骨头皮质下0.5-1cm,完成抗旋转锁定,然后拧入远端静力交锁螺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术后处理:A、B、C三组术后三天即可在床上坐起,并行主动和被动膝关节伸屈活动,C组2周后可不负重下床活动。

2.3、中药辅助治疗,促进骨折愈合。

2.4、每2-3周做1次X线检查,以观察骨折愈合时间。

二、结果

本组60例手术切口愈合良好,随访10-20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髋内翻畸形发生。

三、讨论

选择合理牢靠的内固定:目前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内固定分为两类:一种是髓外固定,如麦氏鹅头钉、DHS、空心螺丝钉,一种是髓内固定,如PFNA、PFN、Gamman钉等。国内外学者分别就上述内固定进行临床比较,发现从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类型、拉力钉位置,异位骨化及髋内翻发生率等方面,各有优势及缺点。A、B两组属髓外固定,局限于EvansⅠ型骨折治疗,对于大粗隆外侧壁骨折,股骨间粉碎骨折,EvansⅡ型骨折,不能达到稳定固定的治疗效果,但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出血较少,不破坏骨髓,对于年老体弱的EvansⅠ型骨折病人不失是一种有益的选择。C组属髓外固定,适用于EvansⅠ、Ⅱ型骨折的治疗,不受股骨大粗隆外侧壁骨折、粉碎骨折限制,从而影响稳定固定,从生物力学角度来讲,股骨近端髓内钉中心位于髓内固定,较髓外偏心固定可以承受更大压力,对骨折端提供更大稳定性,可满足早期下床活动的需要,减少并发症,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但髓内固定破坏骨髓,术中、术后出血量常常较大,有报道术中、术后出血量可达1000毫升,需输血保证血容量。

综上: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髓外固定各有适应性及优缺点,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手术方法,我们需在具体分析骨折病人全身情况及骨折类型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手术方法,熟练掌握手术技术,就会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三版,2005.3:708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三版,2005.3:709

论文作者:邓小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髓外固定60例分析论文_邓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