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马雄 许奕
摘要: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德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对高中德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并不能够很好的完成具体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相关教学工作者制定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工作的实施。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德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通过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不断加强学生德育知识的学习,实现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从而提高高中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德育;生活实践;教学方法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和相关企业对人才的考量不仅仅是学生的专业知识,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人文修养、人格素养以及道德品质等等,而学生要想养成这些良好的素质,在高中教育阶段就必须要加强德育的养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塑造健全的人格,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当前高中德育工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相关教学工作者充分意识到了高中教育阶段对学生实施生活化德育教育模式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由于许多纷繁复杂的因素,导致高中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生活化教学效率不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当前高中教育对德育工作不重视
不重视德育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界的重大问题,不管是小学、高中乃至高等教育,在实际教学当中都更加注重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教学,而没有通过有效的方法渗透德育知识。而且在当前应试教育的理念还没有得到完全转变,高中阶段的教育仍旧是以升学率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所以在实际教学当中,还是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更有甚者,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年龄较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没有实际意义,反而对学生的文化成绩要求比较严格,即便是开展德育工作往往只是表面工作,不能够真正的实现德育教育[1]。
(二)德育渗透不具备科学性
不同时期所渗透的德育教育内容是大为不同的,在当前高中教学工作者进行教学管理过程当中,并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和年龄特点,进行恰当的德育内容渗透,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都将德育内容大谈其谈,导致学生认识不到精神内容的实际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很多教学工作者在高中班级管理当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教学,或者只是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具体情况,而就学生当前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不深入,这就会导致学生并不能够从核心价值观当中理解到与自身学习生活相联系的内容,从而导致高中德育渗透效果不高。
二、高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策略分析
明确当前影响高中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因素之后,相关教学工作者就要制定有效的措施,将生活化教学践行到高中德育中,以生活化教学模式不断提高高中德育教学效果。
(一)转变教学方法,关注现实生活
要想在高中德育教学当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就必须要转变教学方式方法,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理念以及教学需求基础之上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将现实生活与德育理论内容进行有机联系,从而实现以生活巩固知识,以知识促进生活的教学转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生活元素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把握生活元素当中的重点内容,让所选取的生活元素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能够更加深入的将课本知识点在反应在生活当中,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的讨论交流更加积极和主动。比如学可以组建一个写作社团,在社团活动当中,让学生写一篇作品,当学生的作品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就举行小组比赛,进行作品的观摩和评价。学生为了能够更好的将自身的作品展现出来就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进行自己内心情感最深刻的表达和真挚的流露。而且相关教学工作者可以在社团写作活动当中,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比如“最难忘的一件事”、“感恩”等等主题的写作,能够让学生反思自己,达到德育教育目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方法更具有生活化的气息,学生会对生活中的琐事进行深入细致地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其进行剖析,从而把握生活事件中的德育元素[2]。
(二)加强德育实践教学
加强德育实践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德育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让学生具备热爱劳动的思想,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勇于面对挫折的精神以及坚持锻炼的意志。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马路上维护交通,通过维护交通秩序,让学生明白秩序的重要性,同时贯穿生命意识和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这种德育实践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懂得交通规则,增添了学生德育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满足学生德育学习的需求以及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德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结语
高中德育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相关教学工作者要了解当前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并且通过创设生活化表演情境,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现有效的生活情境教学。
参考文献:
[1]陶忠德.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78.
[2]江卫君. 高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改革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
论文作者:马雄,许奕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高中论文; 生活化论文; 知识论文; 工作者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