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产业_文化产业论文

档案文化产业_文化产业论文

档案与文化产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产业论文,档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产业,是指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行业。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是文化产业的社会功能,也是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最根本的区别。文化产业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是高新技术与文化事业紧密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文化与经济互相渗透的趋势。发展文化产业逐渐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文化产业在许多国家经济体系中的比重快速提高。文化产业高额利润的巨大诱惑,使得许多国际大企业纷纷参与,而这些文化产品向世界的输出,则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构成了巨大的冲击。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和培养阶段,存在诸多矛盾,如文化发展的紧迫形势与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滞后,甚至存在误区;群众文化消费快速增长与文化生产方式落后,文化经营单位机制不活的矛盾;文化产业对统一政策、统一市场的迫切需求与部门分割,地区垄断以及政策不协调的矛盾;文化产业对资金的极大需求与社会资本难以进入的矛盾等。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活力正旺。据统计,我国国民总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和文化服务业1985年是8.2%,排在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之后,1998年为第2位,仅次于食品,1999年占12.3%,文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越来越大。在当前综合国力竞争加剧,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和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总体形势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更显重大。

发展档案文化产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的需求获得空前的增长,这就要求我们提供更多的档案文化服务,满足人们的文化精神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文化产品也具有商品属性,档案文化服务也必然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来操作,档案文化消费的结构也日益呈现出同消费者自主选择的主体化、多样化的格局,顺应这一规律,必须积极推进档案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

档案是信息,档案也是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档案除了具有工作的查考凭据、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政治斗争的必要手段、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的作用以外,浩如烟海的档案世界中藏着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就看我们如何运用开发这块宝藏资源。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相应地档案文化产业产品与服务的硬件是所有用于形成、记录和公布利用档案信息的商品,包括档案书写记录用品、档案载体、档案装具、档案公布媒体等,而档案文化产业产品与服务的软件则是原处查询、检索帮助、缩微复制、技术保护、咨询、教育培训、档案学术和技术科研、档案报刊出版发行等专业技术服务。

档案行业是一个文化产业,也是一个基础性产业。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档案获得的知识、技能、成果等,已经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档案在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小康社会意味着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人民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众所周知,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生于西方,因此西方文化是强势文化,正在挟现代化潮流向其他文化大举进攻,全球化的背景更加剧了这一态势。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自近代以来已风雨飘摇,有的人乘机鼓吹全盘西化。但是,一个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和有十几亿人口的民族,不可能在文化方面没有自己的根、自己的传统,即使在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和工业化、都市化的背景下,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特别注意认同那些优秀的东西,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使人产生一种历史感,一种文化的意识和民族精神,从而安身立命,并在新的基础上努力光大之。档案当中有很多丰富的历史记录,近年来从中搜集提炼出来的出版物精品越来越多。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雅文化》,谈的是中国文化中琴、棋、书、画、茶、酒、山水和古玩的世界,洋洋洒洒,60余万字,可见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容之丰富。这类书籍繁荣文化、雅俗共赏。现在书市上,可见的许多《XX老照片》,其中大部分是在搜集查阅大量档案文献后完成的。如记录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最后二十年的坎坷经历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的作者陆键东是在查阅了大量档案馆里的档案资料后完成的。抚今追昔,这些高雅书籍不难给人们带来思索和启迪。2002年5月30日,一个名为“走进西藏——来自档案馆的精品”的展览在上海拉开帷幕。这次展出的西藏档案精品,均属首度在上海与公众见面,这些档案将告诉人们西藏历史的真相。通过这次展览,揭开西藏档案尘封已久的面纱:1304年的法旨、明太祖朱元璋颁给西藏的圣旨、康熙皇帝册封五世班禅的谕旨、乾隆赐给布达拉宫的御笔匾文、慈禧太后赐予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亲笔画,达赖喇嘛成年后的祸福预测表,国民政府就认定拉木登珠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发布的命令,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17条协议,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与达赖互通的信件,寻访九世班禅转世灵童时的依据——观神湖显影图,十六尊者群像唐卡等等。这些档案珍品还深刻地印证着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民族自古以来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许多有特色的档案展览随文化的开放和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的提高会越来越多地举办。今天的大众差不多都受过教育,对构成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主体的文学、历史和儒释道文化,可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在喧嚣的都市和繁忙的工作之余静下心来读一些好书或去参观一些文化、历史方面展览是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欣赏水平、提升思想境界的。

从东方到西方,一个新的竞争潮流正在风起云涌,那就是先抢占与文化紧密结合的技术制高点,然后扩大相关的文化内容的生产,以达到全面增加文化产业竞争的目的。对此,中国文化产业的决策者和经营者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并制订切实的措施。作为档案部门,我们应抓住大好时光,利用高科技手段提升档案在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影响。档案馆可以实行像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那样假日开放制度。优化档案馆查阅环境,利用高科技手段网上查阅档案,丰富档案馆馆藏文化的内涵,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区特色收集以下档案:家谱族谱档案、人物档案、历史档案、特色档案等;档案出版物和档案精品的展览应由少到多,而且要与高科技技术相结合,利用网络扩大档案所产生的影响。现在许多地方档案馆都成立档案服务公司,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操作模式,也是档案工作参与到文化、经济领域的表现。例如:上海市档案馆正在外滩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新型档案馆,具有许多社会化服务的功能,同时,该拥有较强的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和档案信息技术、档案设施服务的力量,并已取得多项档案技术的国家专利,组建全资子公司——上海市档案馆管理有限公司,这将为上海档案文化的崛起,带来无限生机。

档案文化产业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任重道远,困难与机遇并存,我们要抓住这经济迅速发展的大好时机、促进档案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标签:;  

档案文化产业_文化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