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世界理论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_课程评价论文

生活世界理论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_课程评价论文

生活世界理论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取向论文,新课程改革论文,理论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次课程改革汲取了诸如理解教育、教育民主化、回归生活、关爱自然和个性发展等新的课程理念,力图“改革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谨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改革教材脱离学生生活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需要的倾向”(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而实现课程价值取向的变革。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使人类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诸层面面临着经济与伦理、科学与人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传统与现代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分裂、失衡”。(注: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70年代发表了一系列呼吁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报告和文件,如《学会生存》(1972)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确立了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提出回归生活教育,从工具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意味着学校教育要关心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关注学生的价值与需要,关怀人的现实与理想,从而彻底改变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毫无疑问,“当代教育应以人的生活为根本立足点,以人与世界关系的改善为根本指向,建构整合人文与功利的向生活世界回归的教育理论体系。”(注:张华:《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年第3期)

一、生活世界的本质与特征

生活世界向来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现代哲学越来越趋向于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从胡塞尔到维特根斯坦再到哈贝马斯,他们都提出了关于生活世界的不同理论,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他们对生活世界的本质的认识是一致的。“‘生活世界’不是指‘生活环境’,也不是指‘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而是指对人生有意义的且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人生的过程、生活着的心物统一的世界。”(注:杨骞:《课程改革与生活化原则》,《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年第5期)人在生活世界中的地位是至高无尚的,生活世界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离开生活世界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人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生活世界对课程意义重大,是课程的基础、条件、源泉。课程面向生活世界有利于人的本体意识与生命意识的确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生活世界存在以下四个特征:(1)生活世界具有恒久性。生活世界是我们面对的自始至终存在着的现实世界,它的存在是具有恒久意义的。(2)生活世界具有基础性。生活世界先于其他事物而存在,它孕育着其他事物,为其他事物的产生、发展奠定基础。(3)生活世界具有主观相对性。生活世界是在不断的相对运动中存在的,生活世界随主体意识的改变而改变。每个人的生活世界是相同的,生活世界真理是相对于每一个生活着的主体的真理。(4)生活世界具有普遍适用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世界不仅是个体的,而且是集体的。

二、课程与生活

课程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活。不同的人对生活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将生活界定为“个体生存状态的积极主动的展现与充盈的过程”。(注:UNESCO:《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山版社1996年版)无论我们如何理解课程,都不能抹煞课程来源于人们的生活需要这一事实。课程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课程的变革起因于人们对生活的高质量的追求,课程的发展紧跟生活,课程的对象是生活着的学生。课程应该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不是过去生活或仅仅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一方面,课程在儿童生活中得以发展,课程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考虑学生生活的兴趣、爱好,考虑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的需要,课程借助于学生的生活而存在、发展与更新。因此,课程与生活是同步进行的,学生的生活自然成了课程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另一方面,学生生活着走进课程,课程是学生生活的最丰富的诠释,学生在课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学生在生活中的地位在课程中得以实现,学生在课程中得到发展,又在发展中继续生活。

因此,课程的价值并不是为学生的生活做准备。课程与生活一样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过程,认为课程为生活做准备就否认了课程的连续性,缩小了课程的作用范围,课程不仅仅是针对儿童生活向成人生活转变,它的价值在于贯穿于人的生活过程始终。课程为生活做准备的观点忽视了儿童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因此这种课程观不符合学生生活需要,必将遭到淘汰。课程为儿童生活做准备,必然忽视儿童的主体性,这种课程观指导下,课程必然成为一种工具、手段,对儿童进行知识、技能训练,儿童的生活将失去光彩,被扭曲,失去儿童生活的本义,这是对课程与生活关系的误解。

课程不完全等同于生活。虽然课程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活,但课程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课程仅仅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首先,课程与生活的含义不同。课程是教育者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机会,而生活是个体生存状态的积极主动的展现与充盈的过程。课程是教育者通过主观活动创造出来的,而生活虽然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的创造,但从概念上看更多地倾向于指一种客观的存在过程。其次,课程与生活的主体不同。虽然两者的主体笼统来讲都是生活中的人,但细微来看人与人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课程的主体是生活着的学生,生活的主体不仅包括生活着的学生,还包括生活着的其他人,学生仅仅是生活成员中的一部分。再次,课程与生活的灵敏性不同。人们的需要的变化会及时反应在生活的变革中,而课程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人们的生活变了,但课程还可以继续沿用传统的方式,原有课程还可以再存在一段时间,只有当生活需求与课程之间的矛盾激化时,课程的变革才会发生。总之,课程与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课程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课程仅仅具有生活的特质,课程与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当前的新课程就是为了寻找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这个适当的距离中的平衡或契合点,也正是有这一距离,课程才有存在的重要性,课程面向生活才成为可能。

课程要面向生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课程既要面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吸收日常文化生活中积极的因素,又要有利于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进步与发展,提升人们文化生活的品位、格调、质量和水平。二是课程要适当地增加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课程要紧跟生活的步伐,吸收新知识、新科技,尤其是情感、价值观等内容,训练学生科学地思维,当然不能一味扩大学习内容,要有目的地取舍。三是课程要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并且讲清知识、理论、技能等应用的生活情境。四是课程要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与所学习的能力结合起来。五是课程中知识的来源、知识的产生与创新过程都必须来源于生活中实际需要。总之,课程要让学生明白它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课程面向生活不是与生活合一,而是对生活的提炼与超越。新课程明确了课程与生活的关系,提出课程要面向生活世界。

三、回归生活

新课程致力于改变旧课程脱离生活世界的状况。课程与生活的关系在以往的课程中并没有得到合理阐释。课程原本是属于生活世界的,但是课程在发展过程中却丧失了原有的生活意义。一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偏向科学世界。课程改革在多数时候是为了适应科学世界的变化,唯科学主义在20世纪的课程改革中一直是主导价值观。这样做的后果是科学世界日益从生活世界中分裂出来,丧失了其意义之源,人的价值在科学世界中迷失,面临一系列全球性危机。二是课程成为意识形态的产物,是权力的象征。正如法国社会学家艾普尔在《意识形态与课程》一书中所阐述的课程的经典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转换成“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艾普尔认为课程中的意识形态往往以霸权的形式干预课程,课程具有了一种特定的“文化资本”的性质。课程越来越表现出脱离人的生活需要的弊端,因此我们需要重新确立课程价值。

新课程面向生活的价值观实现了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转变。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既有区别又内在统一,胡塞尔对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做了区分。他认为科学世界的特征是不可知觉的客观性,生活世界是可被实际知觉的主观性。由此可见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各有其特殊规定性。同时,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又是不可分的,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科学世界原本是生活世界的部分,它是生活世界的理论化、形式化;科学世界在特定条件下能够提升生活世界的意义;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历史地统一的,生活世界总是蕴含着前一历史时期科学世界的概念,同时也孕育着下一历史时期科学世界的基础。从广义上讲生活世界包括了科学世界。因此,通过辩证地认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既实现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又可以摆脱唯物质理性的束缚,确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扩大课程的基础。

新课程的价值观念的变革对基础教育新课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新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等基本成分都充分体现出新课程面向生活世界、回归学生生活的价值观念。

(一)新课程的目标设计着眼于承认学生是生活中的一员并培养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生存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目标单一,课程的目标始终指向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而忽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虽然这种状况与传统的教育脱不了干系,但更多地是由于课程的价值观念的偏颇。这种课程目标缺乏对生活的正确认识,缺乏对学生的认识,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情感、心理,或者说没有认识到学生是作为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的人而存在,而接受教育,因而就无法满足学生生活的全部要求,甚至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天性。

新课程目标在面向生活的价值观指导下,明确提出了要为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生存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新课程目标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符合,课程要紧跟时代要求,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需求。新课程的目标致力于重塑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学生的主体价值得以真正体现。新课程目标不仅仅要使学生学会认知,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学习方法。课程目标把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放在首位,表明了对学生是生活中富有情感的人的高度赞同。新课程目标还指出了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履行的义务,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要为人民服务,也体现出学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生活世界中发挥着他应有的作用。新课程确立的这些目标使儿童体验到生活的现实感、真实感,使儿童在处理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中逐步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是儿童生活与存在的直接目的。新课程目标还特别指出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知识、技能与方法,这证明新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关注学生的可能生活。“可能生活是指每个人所意味着去实现的生活”;(注:陆志远:《课程的价值与评价》,《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可能生活是每个人的生活的组成部分,相对于现实生活而言,是现实生活的延续,是学生即将面临的生活。

(二)新课程的内容与结构着眼于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

新课程内容着眼于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旧有课程内容指向科学世界,人为地造成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分裂,使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生活世界。课程内容一律采用确定的、量化的方式或符号加以界定,那些很难量化的内容就被排斥在课程内容之外,这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新课程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严重割裂的现状,致力于从课程内容的变革上处理好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内容强烈要求摒弃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要求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连接,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公正、客观、全面、恰当,建立在对生活的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新课程内容不再停留于对传统知识的继承与传播,而是更加关注新生知识,关注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精选其中对学生生活意义重大的内容,新课程内容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可见一斑。

(三)新课程在学习活动方式上着眼于重建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

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新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须掌握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和反思性学习。因此,学生再也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程的积极建设者。新课程的学习方式变革的意义在于重建学生的生活方式。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的个性潜能也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学生把自主的意识带到生活中,适应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的要求。新课程主张学生要乐于探究,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自然的科学态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素养,新课程对探究学习的提倡有利于改变学生在生活中的不利处境。体验是生活的基本方式。每一个学生对课程的体验都带有个人特征,新课程提出在学习活动方式上让学生有适度的体验空间,使学生对课程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体验更多地代表着体验者的主体地位、中心地位,体验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反思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已形成的情感、价值观的反思有助于学生的不断提高。反思是一种批判,一种质疑,它对意义的获得有重要价值,学生由生活中的反思获得生活中的意义,进一步创造合理的生活。新课程希望学生熟练运用几种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四)新课程的课程评价着眼于促进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全面发展

评价是生活中促进个人不断发展的有效措施。课程评价的改革是新课程的重大举措。新课程提出发展性评价,课程要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完善,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导向功能。生活中建立发展性评价同样可以有效促进人的不断发展,并正确认识自我,丰富发展自我。新课程评价提出师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制度,既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又发挥了学生、家长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生活中的个体,同样是评价的主人,不仅进行自我评价,相互之间也要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获得反馈信息,改正缺点,避免弱势,成为生活的主人,在生活中获得全面发展。

新课程评价针对传统的考试制度进行了彻底变革,作为发展性评价的有效保障措施。我国的考试制度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针对生活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破解问题的方式,新课程提出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考试的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四、新课程“面向生活”的现实意义

面向生活的价值观念是在世界教育、课程改革的号召下,结合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下确立的,是课程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这一课程价值观的确立必将对我国教育、课程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一)“面向生活”有利于实现我国教育向生活的回归

教育向人的生活回归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教育价值观。回归生活教育的倡导已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朝这个目标奋进。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面向生活当然有利于教育面向生活,两者之间互相促进。课程面向生活有利于正确处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课程与生活的关系。

(二)“面向生活”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成功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批判往往也是从它的价值开始的,对新课程的认识也不例外。价值观念是人们行动的依据和出发点。新课程在“面向生活”价值观的指引下,制定了科学的课程改革方案,在实验中不断改进、扩大,逐步取代原有的课程。新课程针对我国课程单一、陈旧、严重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缺陷进行了彻底的变革,符合世界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面向生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面向生活向学生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新课程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是生活着的、具有主体性的社会一员。新课程使学生感受和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在生活中掌握生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生活方式,学会与生活中的其他个体交流、合作、互助、友好相处。新课程使学生勇于探究,勇于创造,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努力。新课程使学生身心俱得到应有发展。

标签:;  ;  ;  ;  ;  

生活世界理论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_课程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