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三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学的学术论坛:从知识的角度探讨图书馆的未来_图书馆论文

关于第三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学的学术论坛:从知识的角度探讨图书馆的未来_图书馆论文

学术论坛 论第三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关于知识角度的图书馆未来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角度论文,学术论文,事业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根据对图书馆历史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逻辑考察,从知识的角度提出了第三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的检索与建设问题,并就图书馆领域的观念更新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

〔关键词〕 图书馆 文献知识学 基础理论研究

1 引言

三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之间,有一个前后相继而又相互交叠的生长发育过程,并不存在截然的分界线。后一代总是在前一代提供的土壤中生长发育起来,并伴随前一代走过一段相当长的发育历程,这才逐渐取代前一代的地位,以领航员的身份主导事业、专业与学科的发展。而前一代事业、专业与学科也将改变它的形式,在后一代事业、专业与学科中作为一个部分被保存下来,从而处于辅助与从属的地位。本着这一认识,本文提出第三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的超前探索与建设问题。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有两种路向,一种是信息的研究路向,一种是知识的研究路向。这两种研究均起始于80年代初。信息的研究有信息论的指导,它同文献研究结合起来,发展为文献信息理论,并同信息技术结合,形成了一代图书馆理论和技术,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但是,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文献的急速增长,图书馆储存和需要加工的信息更以几何级数增长着,知识和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将对图书馆事业构成严峻的挑战。仅仅凭借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并不能使我们懂得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更将成为图书馆莫可奈何的一片死角。在把握它们的知识内容上,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不能给我们提供任何帮助。长此下去,我们将成为机器人,会工作,不会思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面对奥妙无穷的科学知识,我们只能望洋兴叹,我们将陷入新型的时代悲哀之中。有鉴于此,我们要在信息研究之外,开辟知识研究的领域与道路。知识研究,就是直指文献信息的科学知识内容,从整体层次上进行规律性的把握。它将全部人类知识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使哲学与科学,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融为一体,组成一个统一的人类认识。这个统一的人类认识不是别的,乃是人类知识的自我认识。知识的自我认识功能为图书馆研究知识、驾驭知识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与现实的可能,它将使图书馆免遭信息的灭顶之灾,而在科学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翔。

考察图书馆事业几千年的历史进程,我们看到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知识的红线,这个事业的本质是知识的,这个事业最终也必将汇入人类社会的知识洪流之中。图书馆由信息归入知识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趋势与结局。知识的研究将引导这个事业逐步进入第三代的发展历程。本文试从知识的角度就第三代的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进行一番探索。

2 第三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的知识本质与历史趋势

自西学东渐,西方图书馆学传入我国,便开启了我国现代意义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从那时到现在,我们大致经过了近一百年的努力,胜利地实现了第一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并正稳步地将第二代图书馆事业推向前进。当前,我们已来到一个新旧世纪的交汇点上,第二代图书馆事业无疑将越过世纪的界碑,成为新世纪的主人。然而,正是这世纪之交,同时也提供了第三代图书馆事业登上历史舞台的契机。让我们从分析两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入手,探索第三代的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

我国第一代的图书馆事业,是从突破封建藏书楼的闭锁,以图书馆这个新生事物走向社会而开始的,它伴随着20世纪的到来而逐步登上历史的舞台。第一代图书馆事业主要解决一个图书馆从封建藏书楼走向社会,向社会开放,并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问题。在这一时期,图书馆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创办了图书馆专业,就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图书馆如何为社会服务的问题开展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出现了20~30年代的第一时期,50~60年代的第二时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大发展的局面,并涌现出了以杜定友、刘国钧等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图书馆学大家。

第二代图书馆事业开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前有一个酝酿时期,而它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主导这个事业的发展,则在90年代初。70年代末,随着党的工作的着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图书馆事业如何改革开放,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便提到议事日程。这时,社会对图书馆的需要不再仅仅是提供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和文献利用场所,而是系统详尽地提供文献中所记载的各类信息,尤其是经济信息。因此,文献信息的研究、加工与服务便成为图书馆的主流方向。令人欣喜的是,图书馆及时准确地把握了这一时代方向,开展了文献信息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各大学的图书馆学系无疑是这一研究的学科主体与理论中坚,并涌现了一大批的图书馆学名家和后起之秀。由此,文献信息学作为第二代图书馆学的主体内容,文献信息管理作为第二代图书馆专业名称正式为社会所承认,并推动这个事业向前发展。无疑,各种交流理论的探索,在完善第一代图书馆学理论,开启第二代图书馆学研究,揭开第一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序幕方面,创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当前,我们正处于第二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大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将新旧两个世纪衔接起来,实现世纪性的跨越,在图书馆发展史上将揭开最为光辉的一页。第二代图书馆事业还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这是不言而喻的,在信息的研究和开发上,将创造出辉煌的业绩。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它无暇兼顾信息的知识内容,或者这并不是它的研究任务。对信息中知识内容的研究及其规律性的把握,将自然地引出第三代的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将使图书馆事业跨越信息时代而迎接知识时代的到来。

图书馆学研究知识,图书馆事业向知识时代发展,有着它深刻的理论根据和深厚的历史渊源。

从学科的研究对象来说。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三个层次,这就是图书馆(它与社会相对应)、图书(亦即文献,它与读者相对应)、知识(它与人们的思维和认识相对应)。每一层次的研究对应着一个层次的事业、专业与学科。在图书馆层次,主要是从图书馆整体的角度探索图书馆与社会的矛盾,并用图书馆的整体工作解决这一矛盾,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便是围绕解决这一矛盾而创办和展开的。在图书(或文献)层次,图书馆的文献工作与读者利用上升为主要矛盾。通过读者利用的中介,使图书馆工作同社会实践,特别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紧紧地结合了起来。因而,如何强化图书馆的文献信息管理职能,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便成为主要的研究内容。解决这个矛盾,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加深和加强对文献信息的开发,于是,文献信息的研究和管理便成为时代的主课题。在知识层次,主要矛盾已转化为知识与认识、知识与思维的矛盾。知识是人们的大脑对客观物质存在思维与认识的结晶。文献适应作为一种客观形态的知识,同人的思维和认识发生着尖锐的矛盾和对立。在知识层次,整个社会面临着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将客观知识转化为人们大脑中的主观知识,即实现客观知识对于人类的主体回归;第二,在客观知识主体回归的基础上开启人们的思维创造活动,进而促进人们对新知识的创造。这两个问题也同样摆在图书馆面前,并成为图书馆急需着力研究与解决的课题。这是一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的课题,它足以开启一个新型的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并将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这就是知识的层次。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知识始终是贯穿图书馆历史发展的一条红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历史上称藏书楼)已有相当的发展,老子李耳作为周王室的守藏史,便是执掌图书的官。老子是他那个时代的学问大家,他创立了道家学派,一部《道德经》总结概括了他以前的历代认识精华,成为流传千古的不朽名篇,老子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无可否认的历史作用。他以后的孔子更是中国历代封建文化的奠基人,孔子依据鲁王室的文化典籍,删《诗》、《书》,作《春秋》,后来又开办教育,培养出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均得益于他曾参与鲁王室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此后的司马迁作为汉武帝时期的太史官,有机会接触大量的皇室文献,借助于对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成就了他那部不朽的历史名著《史记》。再后,刘向、刘歆父子更对图书馆工作做出了重大的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业绩为历代所传颂。汉魏以降,至唐宋元明清,图书馆始终居于学术的核心地带,每一代文化典籍的编撰均有图书馆的参与,并涌现出了一代代的学术名家。

至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兴起,图书馆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文化普及工作。随着科学的发展,文献数量几何级数的增长,图书馆忙于文献的初级加工与整理,已无暇顾及于知识内容的研究与发掘了,以致到现在,我们逐渐游离于科学知识的大门之外,成为科学知识的门外汉。这一段历史的弯路我们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的,而这样一种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无论从图书馆的历史与图书馆的本质来说,图书馆都应当介入知识的研究、加工与利用。知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作为一种意识创造物已历史地积淀于文献载体之中。图书馆作为唯一的致力于文献的收藏、加工和利用的社会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去研究知识和开发知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社会作用。不懂知识,就不能做好图书馆工作,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图书馆同现代科学知识分离的局面早就应当结束了。

图书馆通过文献的中介面对着整个的人类知识,它就应当将知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这个人类知识的整体。只研究知识的某一个部分,即使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那一部分,也同图书馆对于人类知识的本质追求与全面把握这一根本目标相距甚远,把握全部人类知识并非指无一遗漏地了解它的每一个知识细节,而是指在本体论上对于知识的理解、识别与鉴赏能力,在认识论上对于知识的辩证把握与驾驭能力,在方法论上对于知识的综合概括与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懂得现代科学与高新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内容,而且要懂得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哲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把握由它们所揭示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与大脑思维)众多的物质形式与运动形态,及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与辩证发展,并正确地认识与处理主客观世界的辩证关系及其可能出现的现实矛盾。这样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是为知识的本质以及图书馆在知识上的本质追求所决定的,也适应图书馆知识研究与把握的需要。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加工厂。图书馆面对全部人类文献与人类知识,也应当要求它成为知识的加工厂,成为新思想的发源地之一。我们不能满足于伸手拿来,单一引进,现成运用,而要有自己的创造和独特的贡献。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知识,研究知识,力求从哲学的高度和整体的层次把握驾驭知识,完成同知识的结合,实现图书馆在知识上的主体追求以及知识对于图书馆的主体回归。

3 第三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的探索与建设

第三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的探索和建设大致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学科探索,第二步专业建设,第三步事业展开。它们相互交叠,前一步为后一步奠定基础,后一步验证、修正并推动前一步继续深化发展。

理论是事业的先导,一个新的事业的提出与展开总要先从理论探索开始。第三代图书馆事业是关于馆藏文献知识的建设、开发和利用的事业,它以馆藏文献中的知识作为自己的立足点、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而知识研究就成为这个事业的第一位的推动力量,也是实现第二代图书馆事业向第三代图书馆事业转化的突破口和启动器。

第三代图书馆科学以文献知识学为标志,文献知识学是第三代图书馆科学的主体和基础,因而文献知识学的探索和建立是建设第三代图书馆科学的核心和关键。

文献知识学要研究以下内容:

①关于文献知识的理论认识。包括文献知识的本质属性、文献知识同人们的主观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它怎样由人们的主观认识创造出来并实现客观化,又怎样转化为人们主观认识,实现对于人类的主体回归。文献知识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它是主观的,因为它来源于人们的主观认识,打着人们主观认识的印记;它又是客观的,因为它本质上来源于客观世界,是人们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的产物;同时,它被记录于文献载体之上,又成为一种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成为人们的主观认识把握和研究的对象。文献知识同人们的主观认识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其间存在着由客观到主观又由主观到客观,再由客观回到主观的多次转化,在这个转化中又始终离不开物质的第一性和实践的物质性的规范和制约,离开这一观点,就会导向唯心主义,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②关于文献知识的学科体系、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把握了文献知识的学科体系与结构,我们就能对整个文献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综合的、整体的与概括的了解;把握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就能对它们之间的转变历程实现动态的跟踪和哲学的概括,从而实现对于整个人类知识的高屋建瓴的认识、把握和驾驭。

③关于文献知识功能与价值实现的认识,即怎样由客观的文献知识导向人们主观的思维创造和实践解决。这一点乃是文献知识学研究的精华所在,是最具活力和最具创造性的部分,也是文献知识学研究的主体意义和社会意义的集中体现,是图书馆能否进入知识研究和思维创造领域的关键和枢纽。解决了这一问题,就等于领取了图书馆进入知识研究和思维创造领域的通行证。

馆藏文献知识是一个庞大的科学知识体系,全部人类知识都汇集到这里来了。这样丰富的知识内容给文献知识学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而文献知识学的研究需要采用有别于以往图书馆学研究的方法,就是要紧紧地结合图书馆知识层次的具体工作来展开。图书馆知识层次的具体工作,首先要将馆藏文献中的知识精华抽取出来,建立一个集全部馆藏知识精华的馆藏知识数据库,这是开展图书馆知识研究与图书馆知识层次工作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建立图书馆的专家系统,这个专家系统不但从知识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广泛联系,而且可以实现自由地调用、研究和驾驭,并在实用中逐步完善和提高。

文献知识学不外从系统、整体、综合的角度研究馆藏文献中的知识,从哲学的高度,亦即从知识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之辩证统一的高度,对整个馆藏文献知识进行概括、把握和驾驭。这样一项工作需要建立在最广泛、最全面、最系统、最丰富也最简洁的文献知识基础之上,因而知识数据库的研建是必要的,而这样一种研究的结果又必然会形成把握、驾驭和运用馆藏知识库的图书馆专家系统。这个知识库和专家系统不但是图书馆工作和研究的结果,不但可为图书馆的知识研究与知识开发服务,而且也必然地要提供给社会利用,这就将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实际工作和社会利用自然地结合起来了。

在大量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作为第三代图书馆科学象征的文献知识学必然建立起来。因为有了最广泛、最丰富、最厚实的知识素材,必然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规律与本质联系,必然能把握由文献知识所体现和揭示的现实世界的客观图景及其辩证本质,也必然能揭示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的转化及升华的深刻机制和过程。至此,文献知识学作为一门学科就会自然地建立起来。

但是,从学科的理论设想到事业的实践展开尚隔着一个中间环节,这就是专业的建设与设置问题。专业是学科的物质承担者,它具体将学科设想转化为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队伍,使之成为一支现实的建设力量,并具体地进入实践过程。就是说,科学思想的物化需要一支人才队伍,而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专业创办者的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这才能将其转化为人才队伍的主体素质和实际能力,这是一种从科学思想到人才队伍与人才能力的转化过程。第三代图书馆科学把握图书馆的本质与本质追求,从文献知识着手开展探索,因而将这一科学思想物化的专业系科名称或许叫文献知识学更为合适。

因此,在原有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一个以知识为研究对象的知识学教研室势在必行。知识学教研室要在科学与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学、语言、艺术等)、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包括图书馆高新技术)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和扎实的教学研究工作。过去,我们开设了科技概论课程,广泛延请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亲自授课,其目的十分清楚,但看来并不成功,关键在于,他们的授课各拘一隅,并不能给我们以科学的整体形象,尤其不能实现哲学高度的把握和驾驭,因为他们没有也不可能从图书馆的角度统一研究与传授人类知识,科学之与我们,依然是两张皮。看来,这项工作只有依靠我们自己,起码我们是图书馆人,能够从图书馆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展探索。凭着图书馆几千年的知识传统和知识素养,借助哲学界和科学界的朋友们对于人类知识的现有探索和认识,特别是人类知识已经发展到可以实现自我认识的阶段了,我相信,图书馆研究知识,并最终建立起一门有着图书馆特色的知识学的学科体系的任务一定可以完成,而且这样的日子不会太遥远了。

在学科探索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有了对人类知识的深刻了解,特别是有了一个能够驾驭人类知识,并开展对于人类知识的研究、整理与运用的厚实的人才队伍,我们就可以将图书馆事业推向知识层次,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知识层次的图书馆事业是从对于知识的基础理论研究开始的,它是一项典型的由基础研究引发和开启的事业,因而也就带有鲜明的理论特质与强烈的理论色彩,也就需要一个从理论设想到实践展开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初步定型,二十年方能步入正轨,太急了反而事与愿违,不能成功。那时,图书馆向社会提供的不再仅仅是文献和信息,而是经过图书馆裁剪、重组并注入新鲜内容的科学知识了。即使到那时,图书馆事业仍然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事业为社会提供无偿服务,但在政策范围内,我们要想开展有偿服务,并创造各种有偿服务形式与服务产品,难道还有困难吗?我们甚至可以借此形成一项知识产业,它是较之信息产业更适合于图书馆的一种形式和内容。

4 观念更新是建设第三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和图书馆科学的认识前提

第三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的探索和开拓是图书馆领域的一场根本性变革,自然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困难任务。但是,困难不在于目前我们的主体能力还不具备,不在于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而在于事业、专业与学科认识上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只不过这个传统观念并不是几千年中国封建藏书楼发展史上的传统观念,而是由西学东渐,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兴起以来近百年的传统观念,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出现的莫名其妙的思想框框与理论禁区。因此,要探索和开拓第三代的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和图书馆科学,首先需要在思想观念上来一番更新。

第一,突破机械的僵化的单一的社会福利事业的观点,树立既为社会服务又追求图书馆自身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观点,提高图书馆事业对于自身的相关度。

一个事业首先应当有自己的利益,为着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它是自我相关的。但图书馆好象不是这样。有国家大包大揽,它不需要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这个事业一切为了社会,不具有自我相关性,不需要为着自身的利益去进行馆藏建设、馆藏开发和馆藏利用。它只讲究社会效益,而不追求经济利益,似乎经济利益是同国家金额拨款相抵触的。这其实只是一种形式的见解。国家拨款只是提供一种国家支撑手段,以便图书馆向社会提供全心全意的文献与信息服务,并不反对合理的为社会认可的有偿服务,特别鼓励对文献知识的深层加工和开发。这些工作超出了传统的图书馆工作的范围,是一项新的智力支出,由此获得合理社会报偿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不矛盾,那种唯利是图、坑害国家、损害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可鄙而应反对和取缔的。

图书馆完全可以通过知识的深层开发,提高这个事业同自身的相关度。图书馆的馆藏文献知识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由国家拨款建设起来,理应最方便地提供社会使用。社会读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奋,尽情地发掘图书馆的知识宝藏,而图书馆也可以在传统的文献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开发馆藏文献中的知识,从知识中索取财富,以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与提高。

第二,突破图书馆科学是关于文献的形式研究与图书馆工作是关于文献的形式加工的陈腐观念,树立知识是图书馆的本质,知识的追求是图书馆的本质追求的观点,将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科学纳入知识建设与发展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将其推进到知识的层次。

文献的本质是知识,文献利用的本质是关于知识的利用,它决定着图书馆的知识本质和在知识上的本质追求。几千年的中国图书馆史是一部研究知识、整理知识、传播知识与发展知识的历史。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我们应当恢复图书馆的这样一个历史传统,促进并实现图书馆的知识回归。

人类知识是人们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认识的产物,它由人们的大脑创造出来。当它作为大脑中的活化知识时,仍然是一种主观形态的知识,我们称它主观知识。当它借助于各种物质载体外化时,便成为一种客观形态的知识,我们称它客观知识。知识的客观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知识的社会作用,实现知识的社会价值。而它的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则需要与人的重新结合,即由客观形态的知识再次转化为主观形态的知识这样一种形式与过程,这就叫做知识的主体回归。图书馆工作就是为了促进并实现这个客观知识对于人类的社会性的主体回归而开展的。而图书馆要在这个知识的主体回归中尽到自己应尽的社会职责,起到自己应起的社会作用,首先需要实现客观知识对于图书馆自身的主体回归。图书馆的历史传统、图书馆的知识本质、图书馆的社会责任,都决定了图书馆同知识不可分离,那种将图书馆排斥于知识的大门之外的观点毫无根据,真正需要倡导并加强的恰是其反面,恢复图书馆的知识本质,强化图书馆的知识功能,坚定不移地将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科学推进到知识的层次。

第三,澄清将图书馆的知识追求同图书馆的技术运用混为一谈的观点,阐明图书馆在高技术上的运用并不代表更不能顶替图书馆在知识上的本质追求。

当前,我国图书馆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这就是广泛地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用以代替并改变图书馆传统的落后的手工作业方式,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技术革命,它极大地推进了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场技术革命目前仅仅改变了图书馆的作业方式,并不意味着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水平已经跃进到知识的层次。我们运用高新技术加工和提供的仍然是文献层次的东西,我们向信息高速公路提供的仍然只是文献层次的信息,这些不过是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提供的东西,只是手段与载体不同而已。即使是我们能够提供电子化的全文本服务,并不意味着我们懂得其中的知识内容,也不意味着在知识的层次上开展工作。全文本服务只是一种电子化的文献服务,并不是由图书馆加工提炼的知识服务,更不是对它们的规律性把握。对图书馆来说,最本质的,最切近的,份量最重的,乃是对知识的研究和加工,开发和利用,是对知识的规律性把握和驾驭。在这个把握驾驭知识的根本追求上,我们还没有任何进展。我们所解决的只是信息的提供手段问题,而不是信息的知识内容及其把握问题,我们在信息的知识内容及其把握上没有任何发言权,岂能用高新技术的采用混同并代替图书馆在知识上的本质追求。图书馆不但要追求工作手段上的高技术,而且要追求工作内容上的高知识,将高知识与高技术紧紧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进行集约化的高知识与高技术作业,这才是我们努力促其实现的根本目标与根本追求。

第四,阐明文献数据库不能代替知识数据库,信息服务不能代替知识服务的观点,紧紧把握图书馆在知识上的本质工作与本质追求。

当前,我国有条件的图书馆都在研建自己的数据库(当然包括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这些数据库多为书目数据库(有的叫目录数据库),这是一种文献类型的数据库,简称文献库。有的图书馆还进一步建立了事实数据库,这些事实库认真说来不过是种信息库,而不是我们所说的知识库。知识库,尤其是图书馆专家系统(它同知识库紧密结合,融为一体),要建立各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从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高度进行综合和概括,它立足于现有知识材料,同时又提供现有知识材料所不曾明确揭示但又可以从中导出的新的观点和认识,或者进行大跨度的逻辑跳跃(当然要通过人机结合方式),提供现有知识逻辑所不曾揭示的东西。它对于人们把握、驾驭现有的知识并进行新的创造,具有深远的认识论意义与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当前,还没有哪一个图书馆的数据库具有这样的功能,因此,不能用文献库或信息库代替知识库。

对图书馆来说,信息是向导,知识才是本质。我曾经提出,我们的图书馆工作应当以文献为基础,以信息为向导,以情报为动力,以知识为核心,以文化为归宿,就是要科学地区分并正确把握知识和信息,知识和情报之间的辩证关系。知识虽然也是一种信息,但它的内容何等丰富,何等深刻,何等确切,何等鲜明,无论信息或者情报,都不具有这样的品格。信息服务和情报服务还得由具体的知识服务来体现、来实施。信息服务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服务手段,而知识服务才是具体的服务内容,只有将手段和内容结合起来,才能提供完整的图书馆服务。

第五,图书馆的专家系统是驾驭馆藏文献知识的金钥匙,万不可等闲视之。我们要在知识研究的基础上建设图书馆的馆藏知识库,并进一步在馆藏知识库的基础上研建图书馆的专家系统,这是建设、实现并完成第三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的划时代变革的根本举措,需要集全部的智慧和精力,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奋斗才能实现。

这里,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对人类知识的理论把握,第二是这种理论把握的技术实现。前者是思想软件,后者是技术软件,都需要极高的智慧和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这样高的智能技术与智能系统,需要知识专家和技术专家的共同努力和协同作战方能实现。

图书馆的知识库和专家系统是图书馆创建的高知识高技术产品,它将信息技术和知识内容融为一体,为信息高速公路提供电子化的跑车和货物。在技术上,它融入世界技术发展的大潮之中;在知识上,它把握科学汇流的时代脉膊,力求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汇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代图书馆事业综合了一切高新技术(主要是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实现了一场划时代的技术变革,宣告了图书馆信息时代的到来。但是,在知识研究上的缺陷却成为它的一大时代遗憾。第三代图书馆学研究从理论的高度和历史的深层,提出并紧紧把握知识研究的方向,正是弥补第二代图书馆学在知识研究上的不足乃至空白。知识库和专家系统的研建,正是基于图书馆在知识上的本质考虑,将全部人类知识组建为精干、高效、自洽的知识系统(当然要走国际联网的道路),并将我们把握这个知识系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通过现代技术予以实现,这就将高知识与高技术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从而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开创一项全新的事业,完成第二代图书馆事业所不曾完成的任务。

总之,我们已经来到一个酝酿着图书馆巨大变革的新的历史时期和历史关头,信息技术将为图书馆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跨世纪的超越,并成为信息时代一支最具活力的建设性因素。理论的洞察力使我们看到第三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科学发展的契机,它将在第二代图书馆事业的缺环、薄弱与空白之处生长发育起来。让我们顺应时代的潮流,在图书馆的知识建设上进行开拓性的工作,并将其作为世纪礼物奉献给二十一世纪,以博大的胸怀和满腔的热忱迎接这新世纪的到来,努力开创图书馆美好的明天。

On the Third Generation Librarianship,Library Profession and Library Science

——The Future of Librari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Knowledge

Peng Xiuyi(Librar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Beijing 100091)

〔Abstract〕 In this paper,an approach to the third generationlibrarianship,Library profession and library science has been made fromthe viewpoint of knowledge on based logically investigating libraryhistory and research objects in library science,and a new thought aboutsence renewal in the field of library.

标签:;  ;  ;  ;  ;  ;  ;  

关于第三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专业与图书馆学的学术论坛:从知识的角度探讨图书馆的未来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