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二科 410219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重症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的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具有针对性地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护理有效率分别为74.0%和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和68.0%,P<0.05。结论:针对重症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变化以及意识情况等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为医生实施及时抢救提供有效数据,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颅内血肿;临床治疗观察;临床护理分析
重症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是临床脑外科非常常见的一种创伤,通常情况下,该患者是由于车祸、撞伤以及高空摔落等情况所造成,而且患者的病情往往比较重,病程变化非常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必须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因而成为了急救中的研究重点[1]。同时,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也非常重要。因此本文认真观察分析了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治疗,并对其护理对策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研究,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CT诊断均被确诊为重症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的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41例,女性9例,年龄分布为19~60岁,平均年龄(39.5±1.5)岁;对照组中有男性39例,女性11例,年龄分布为18~59岁,平均年龄(38.5±0.5)岁。所有患者均属于意外创伤造成的重症颅脑损伤颅内出血,送院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其中24例为双侧瞳孔散大,其余74例为单侧瞳孔散大。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止血、脱水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具有针对性地综合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术前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患者入院后,必须对其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在监测时应先测脉搏和呼吸,然后测血压,最后测意识,避免患者的躁动情绪对监测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每间隔15~30min对患者进行1次体温、呼吸、脉搏以及血压的测量,并详细记录测量结果。若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呼吸深慢、脉搏缓慢,则提示颅内压升高,必须警惕脑疝发生;若突然发生呼吸停止,则提示枕骨大孔疝的发生。
瞳孔观察:观察患者双侧瞳孔的大小、等圆、对称性以及对光反射,以此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危象如小脑幕切迹疝尤为重要。如果患者出现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且对光反射消失,则必须警惕脑疝发生。
意识观察:仔细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明确是否产生意识障碍,以此提示患者的颅脑受损情况和病情发展情况。同时护理人员应该观察患者的障碍程度及其发展变化情况,如有小便失禁,则考虑出现意识障碍;如出现偏瘫,则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如躁动不安的患者出现意识模糊,突然昏睡,应考虑病情恶化。
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对患者实施抢救。首先,护理人员应将患者的头部适当抬高,保持在15°~30°为宜,并且应偏向一侧卧位,以避免呕吐物被误吸,导致患者发生窒息。同时,护理人员应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输入20%甘露醇,以减轻患者的颅内压。另外,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等各项工作,如备血、备皮以及留置导尿管等,尽量将抢救护理时间压缩到3min以内,并给予患者吸氧支持等各项抢救措施。
1.2.2术后护理
术后观察:在术后24h内,对患者的脉搏、血压、瞳孔变化以及意识情况进行严密地观察,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和再次发生血肿。并且应给予患者脱水药物,预防发生脑水肿,及时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干净,确保患者呼吸顺畅,避免发生肺部感染,使患者发生缺氧和脑水肿的情况得到减轻。另外应观察患者是否有水肿、腹胀、血尿、少尿以及黑便等临床用药不良反应作用。
加强消化道营养支持:通常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均处于昏迷状态,为了促进患者有效吸收营养,使其早日康复,可以通过鼻饲给予易消化、高热量且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流质食物。在鼻饲之前,应用温水将管内腔清洗干净,每次的注入量应适宜,不能过多,可以少量多次给予。鼻饲之后再次用温水将管内腔清洗干净,为避免患者发生呕吐而引起窒息,在进食半小时以内不宜搬动患者。
康复期护理: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小关节和肢体功能锻炼,在必要的情况下可给予针灸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促进患者的智力恢复,使患者的身体协调机能得到快速康复。
1.3观察指标
采用李克特量问卷调查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五个等级,分别以“5分、4分、3分、2分、1分”来计分,由每位患者来打分[总满意率=(很满意+满意)/总例数*100%]。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9.O软件实现,其组间疗效比较用X2检验,组间构成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x±s)标准差表示[2]。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很满意 满意 一 般 不满意 很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5037(74.00)12(24.00)1(2.00) 0(0.00)0(0.00)49(98.0)
对照组5030(60.00)10(20.00)6(12.00)3(6.00)1(2.00)40(80.0)
X2------5.565
P值------<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4.0%,护理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护理治愈率为56.0%,护理有效率为6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痊愈 有效 无效 护理有效率
观察组50 37(74.00)9(18.00)4(8.00) 46(92.00)
对照组50 28(56.00)6(12.00)16(32.00)34(68.00)
X2----6.525
P值----<0.05
3.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颅内血肿属于一种神经外科创伤性疾病,往往病情危重而复杂且恶化迅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予以及时有效地诊断治疗,最大限度避免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相关文献报道,生命体征指数的变化关系到患者的生命现状,是重要的观察对象。瞳孔变化情况可以直接反映出颅脑受损情况和受损程度,是判断中枢神经受损的重要依据。意识状态是判断颅脑损伤、病情发展变化和预后的重要依据,是判断中枢神经功能是否受损的、受损情况以及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3]。由此可见,对重症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变化以及意识情况等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同时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针对重症颅脑损伤颅内血肿的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护理有效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相关研究表明,加强对重症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本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极为相似[5]。因此我们认为,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是重症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患者的理想护理方式。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变化以及意识情况等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为医生实施及时抢救提供有效数据,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孙玉梅.重症颅脑损伤颅内血肿的观察及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1(15):1278-1290.
[2]孙兆娟.循证护理在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71(17):175-177.
[3]许华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3(02):186-188.
[4]刘仕娟.颅脑损伤危重患者家属的心理认知状况调查与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6(03):156-158.
[5]石志敏,周盛年.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活性与3种颅脑疾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16(08):1867-1869.
论文作者:谭美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血肿论文; 损伤论文; 颅内论文; 重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