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10千伏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论文_华丽媛,武建,华伟

浅谈110千伏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论文_华丽媛,武建,华伟

(国网河南虞城县供电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变电运行设备在保证供电的稳定和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障变电运行设备平稳运行,进行变电运行设备维修技术的完善和改进意义重大。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变电运行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和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本文结合110k V变电站的发展现状,探讨了110千伏变电运行和设备维护技术。

关键词:110千伏变电;运行;设备维护

引言

变电站是整个电力系统的中枢部分,承担着输送电能的任务,然后利用变电站的运行设备将电能进行处理,从而保证人们可以用上安全的电能。由此可见,变电运行设备的质量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一旦变电运行设备出现故障,那么电力的正常处理和输送就会受到影响,同时也会见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110 k V 电网为高压配电网络,连接着输、配网络与用户,作为当今城市的主要变电节点和用户的主要电源接入点,其直接关系到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由于大量 110 k V 变电站的分散布局和当前电网对于节约人力的要求,当前 110 k V 变电站普遍实现了无人值守,这就对变电站长期无人状况下的运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依靠大量的自动化设备、远程监控设备和网络才能实现。为了保障 110k V 变电站既能够实现安全可靠运行,又能够尽量提高经济性,便需要在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与维护上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

1 110k V变电站的相关概述

1.1 110k V变电站的发展现状从目前来看,伴随着智能化技术和远程控制技术的发展,110k V变电站基本上实现了无人值守,在每一座变电站中,根据实际需求,配备有2-3台主变,电压等级包括110k V和10k V,部分地区也可以设置35k V变压器。变电站主接线以单母线分段为主,一次设备分为110k V电压等级设备和10k V电压等级设备,二次设备主要是指直流系统设备,包括主变保护装置、后台以及保护系统等。无人值守变电站主要是利用自动化系统代替人工进行管理,因此对于直流系统有着较强的依赖性,无论是保护系统还是测控装置又或者告警设备,都需要直流电源的支持,可以说,在当前的110k V无人值守变电站中,直流系统是核心,保证直流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直接关系着变电站整体的运行效果。不仅如此,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智能电网逐渐成为电网发展的主流方向,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应用,结合软件模拟与光纤通信,可以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测量和控制,不需要工作人员到场,就能够完成一些基本的操作。

1.2 1 变电设备运行现状 .目前,我国变电设备种类繁多,部分老旧的电磁式继电器依旧在使用。电磁式继电器不仅具有功耗大的缺点,其灵敏性也较低,维护费用高,易受外界影响,当外界发生剧烈碰撞或大幅震动时,电磁式继电器难以正常使用。当天气情况比较恶劣时,电磁式继电器的可靠性大幅降低,变电设备出现运行故障的概率也很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于变电设备运行的好坏有直接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变电站采用无人值班的监控模式,现代变电运行工作相比于传统的运行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站多面广、工作人员少、设备类型多、巡线周期长等,由于设备类别、型号不同,老旧的设备更容易出现异常和故障,一旦发生事故,电力企业会遭受经济损失,严重的可能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因此,变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十分重要。

2 变电站的运行

2.1程序化的操作方法

因为110k V变电站属于高压配电,所以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是重要问题。如果操作不规范,那么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极有可能受到威胁。例如,当检修设备时,如果某工作人员取下合闸熔断器而在同一线路上的另一位工作人员却不知情地操作断路器,那么非常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变电站可采用程序化操作代替人为操作。程序化操作是由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外部遥控实现对电站内部的设备进行控制。因为程序化操作实现了变电站的无人值守,所以安全操作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完善的自动化装置

当前的电网系统中,电力装备使用的均是安全的自动化的装备,多采用微机保护的监控装置,这一点明显的在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 110k V的变电站中,微机保护等一些自动化的保护装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要在设备发生问题时及时的切出故障,同时还要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在设备不正常运行的时候要自动处理或者发出警报。不断的完善变电站内部的自动化装置的使用和性能,保证 110k V 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2.3功能综合化与系统模块化

现代变电站多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具体涉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等,是多种专业交叉、多系统配合与集成的产物。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实现了故障检测与诊断、无功电压调节和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等多个子系统的综合,为变电站的综合控制奠定了基础。在功能综合化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模块化设计,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与接口功能模块的扩充,有利于变电站适应集中式以及结构集中式组屏。

3 变电站设备的维护

3.1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即便采用了先进的程序化操作和站内自动化装置,类似故障诊断与变电站装备动作指令的发出大多还是由工作人员完成。因此为了保证110k V变电站的正常使用和运行,完善与严格的变电站内部规章制度必不可少。规章制度涵盖了与变电站相关的所有方面,例如设备的操作规范、工作的责任制以及巡视制度等等,以此来保证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

3.2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变电站中的先进控制设备与管理机制需要素质高和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因此必须重视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变电站内部工作人员的职业修养与工作能力。不仅如此,还有给予工作人员尽可能多的机会接触和学习使用先进的变电站设备,从而使他们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3.3定期巡视主要设备

在我国,设备自动化程序低下的110k V变电站依然存在,为了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对主要设备定期巡视。以我国未技改前的沙头角110k V户外式变电站为例,由于设备陈旧,充油机经常渗油,乃至半个月必须充油一次,否则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在5月至6月期间,大量的鸟在变电站构架上筑巢,威胁设备安全运行;为了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必须对主要设备进行巡视。

3.4故障记录

110k V变电站的设备故障一般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对这些故障情况进行全程定量记录有利于分析诊断故障原因,还可为设计新变电站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对于装备了自动化设备的无人值守式变电站,可采用我国自行开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将变电站所有设备的运行数据同步地传输给控制中心并全程记录,便于数据综合统计与分析,实现从“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的转变。在“状态检修”时,根据北斗导航系统传输给控制中心的故障数据分析故障状态并给出诊断结果,从而实现目的明确的检修。这种新式的检修方式不但能够节约成本,而且大大地减少了检修时间。

结语

在电力系统运行申,变电运行工作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执行机构。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把握好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关。变电运行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在这个工作中有技术性很强、很复杂的东西,也有技术性很弱、很琐碎的事情。 110 k V 变电站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运行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要对操作过程的程序化、站内安全装置等方面予以特别重视,同时,GIS 站的采用也为运行和维护带来更高的难度,因此,要求 110 k V 变电站在运行、监控、维护、检修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才能保障 110 k V 变电站的可靠运行,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能源。

参考文献

[1]林庆青.110kV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8):105.

[2]郭鑫.110KV变电站设备的改造和维护[J].中国科技博览,2015(32):65.

[3]许艳峰.110kV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的分析[J].大东方,2016(2).

论文作者:华丽媛,武建,华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浅谈110千伏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论文_华丽媛,武建,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