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则新体系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则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们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律提出的,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学原则在教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基本依据。
对于教学原则概念的诠释,各国教育家都比较接近,南斯拉夫的弗·鲍良克、德国的黑尔穆特克拉因和卡尔汉斯·托马克夫斯基、前苏联的达尼洛夫、叶希波夫、巴班斯基等,总之,他们都认为教学原则是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教学原则是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人们在认识教学客观规律的时候,由于立场、观点、方法的不同,会对教学产生不同的认识。赞可夫的教学原则强调来源于教学实践和教学实验,巴班斯基认为教学原则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具体的提法,它反映着社会的进步。杜威则以“儿童中心主义”思想出发,强调教学应把儿童活动的主动性放在第一位。当然还有布鲁纳斯金纳等的教学原则。这里不一一阐述。
一、传统教育的弊端
解放初我国学校的教育全盘苏化,照搬凯洛夫的一套,从50年代开始形成的统一化、单一化的教材体系,教学原则体系筹是很陈旧的。虽然在这期间经历过几次教育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十分简单地,不加分析批判地把国外的教学原则照抄、照搬过来拼凑在一起,构成一个体系。十年动乱以后,想在教育上恢复发展,但没有人才、没有真正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因此还是采用了凯洛夫的一套教学原则体系.8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在设计我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的篮图时,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提出的口号是“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按照这个方针,应该从观念到设计、从方案到实际,从实践到研究中,进行基础教育的综合整体改革,因此,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虽然也曾经过曲折,但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相比,教育改革的成果并不是辉煌。1982年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明确指出:我国学校的教学原则主要是以下七个: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由此可见这些原则一直沿用至今。在高科技发达,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还是遵循着这些原则在克尽克职。这种教育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各地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需要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一元化的课程体制,扼制了儿童的个性发展。传统教育是双基的落实,忽略了人格的发展,兴趣的激发,各种人才的培养。传统教育强调的是知识,而忽略了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时强调的是应试能力,把整个学校变成了一个考试的训练场,教师变成考试的训练员。传统教育的学校教育靠的是行政命令。因此学校国家化、单一的模式,单—的思想,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个性平均化,这在我国中小学生中是很普遍的。学生接受的教育就是“听话”,教师怎么说,学生就该怎么做,这样的孩子是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传统教育的弊端很多。如几何排列的学习规律,减少儿童的活动时间,造成了学生的静听。儿童的自由愿望得不到发展,产生了被动,心理压力很大,这是一种机械学习,是一种僵化的模式,并且形成了一种依赖思想,严格地说这是一种摧残的教育。传统教育的知识容量很大,采用的教学原则是讲授法,而知识内容又很枯燥,脱离社会生活、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义务教材成人化,白底黑字整整齐齐,用大人的语言描述儿童的学习,插图规规矩矩,除此之外,教材越编越难,尤其是初中的教学。试卷又变着法儿翻花样,大有考倒学生以吐心中之快之感。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一元化课程体制,因此“导致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价值与教学目标的同一性,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同一性以及教学原则与教学效果的同一性难以作出理论的思考。在紧扣教材和追求升学率的紧箍咒的制约下,教学改革往往囿于技法的枝枝节节,而落后于整个国家的改革”。因此,世界性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一场全球性的产业革命——被人们称为“第三次浪潮”冲击着所有的传统堡垒。教育被许多国家视为第一战略产业,革新教育、探索21世纪未来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看来,传统教育必须改革已到迫在眉睫的紧急关头。
90年代初,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一口号,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这一目标设置与期有关的课程、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虽然当前的一纲多本的教材已出台、课程设置的三大板块(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正处在试验摸索阶段,但完整的教学原则新体系却还迟迟未见动静。就应试教育如何向素质教育转轨不仅仅局限于课程、教材、教学大纲等的改革,还必须对陈旧的教学原则进行改革,这样,才有助于整个教育变革,有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当然教学原则新的体系和课程改革一样都是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设各门学科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学原则和课程、教材、教学方法都有着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
二、教学原则新体系的构建——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利高津创立的。它来自于化学领域。所谓耗散结构就是给一杯液体底部均匀地加热,使液体内部产生温度梯度、流体由下至上散发热量。流体内一旦有了温度梯度、就离开热平衡态,当加大温度梯度时,系统离平衡态越来越远,而温度梯度超过这个特足值时,液体内部会自发出现新的组织——有序的六角形对流之胞(称为具纳德花纹)。如果在时间推移中继续给流体加热,当温度梯度超过另一个特足值时,具纳德花纹逐渐消失,而代之以另一种新的结构。这个自发形成的具纳德花纹就是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的形成要求有一个开放型的环境,强调一个非平衡状态,通过内“张落”即内化作用,使其达到新的平衡,建立新的有序。
1.耗散结构理论在学校工作中应用的原则
(1)开放原则:开放原则就是必须创设一个开放的环境,使教学教育等活动不局限于教室内进行或使思维活动融于与生活相关的大环境中。
(2)提供足够信息的原则:提供足够信息的原则就是指物质与外界交换要有能量,当达到一定沸值时,才有“张落”才能转变成新的有序状态,于是应用耗散结构理论于教学教育等活动中必须提供足够的信息(能量)。
(3)使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原则,使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原则是指在活动(学习)过程中提供的“能量”要求与个性的和谐发展有联系,与将来的生活,走上社会有联系。从而使参与者对“能量”产生兴趣、感到有用、有意义。
(4)打破平衡的原则:打破平衡的原则是指学习活动要创设情景,创设使学生对原有结论(知识状态)产生疑问或不足,激起探索的兴趣。
(5)内化原则:内化原则是指新的平衡的产生是通过自组织活动,内化作用而达到,不断地打破平衡,建立新的平衡从而走向有序。
内化原则要求满足三个转化:将课本知识转化为个体所有;将智力转化为智能;将产生知识背景下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行为。
2.耗散结构理论应用的程序
(1)诱导:教师要创设问题的情景,要明确多元化目标。学生要具有进入学习状态的心理,产生求知欲望。
(2)活动: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参与的主体。动手动脑积极投入并得出结论。
(3)调控: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得出结论的正确程度并进行反馈。学生把获得成功信息成为一种激励,从而产生进一步思考的要求。
(4)发展:教师给出新的情景。学生应用获得的结论,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
耗散结构理论的出现,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原则。它的目的在于学生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的作用只是活动的组织者,是不断创设问题情景的编导者。
三、新原则体系的贯彻与实施的尝试
耗散结构理论在学校工作中应用的5条原则,对提高教学质量,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具有现实意义。就语文学科来讲,如何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上海地区的中学语文新教材已试行了三轮、效果很好。在试行过程中教学方法是否相应跟上,并非如此。因此,在教材改革的同时,新的教学原则体系也应得以发展。
长期的教学实践,要一改以往传统的教学原则是极其困难的。如何使耗散结构理论贯彻到教学方法中去,在实施过程中选择了一、二个单元教学进行了初步尝试。
1.备课中的问题设计:备课中的问题设计是教与学双向进行的。第一单元选择了H版教材中的两篇精读课文《一面》和《社戏》。《一面》是回忆鲁迅的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描写,让学生去感悟人物的优秀品质,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社戏》是鲁迅的作品,写出了“我”少年时同农村小伙伴一起去看社戏的事。农村景物优美,小伙伴淳朴可爱,“我”的心情愉快舒畅,内容丰富,亲切有味。这两篇优秀的作品,由于授课教师在备课中问题设计时只注重了认知目标、思维目标,忽略了情意目标,所以学生对人物的优秀品质感悟不出来,也体会不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单元也选择了H版教材中的速读课《‘诺曼底’号遇难记》和质疑课《浮冰上》。备课中授课教师吸取了第一单元忽略情意目标的教训,抓住课文中的主要问题,针对难点和重点,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获得结论,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把获得成功信息成为一种激励,产生进一步思考的要求,在更多的情景中体会、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语文教学中的目标确定,既有它们的个性,又有它们的共性,因为语文素质的内涵相当丰富,读、写、听、说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读、写、听、说又是语文素质极为重要的构成因素,因此,读、写、听、说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途径。所以,耗散结构理论应用程序中的第4点发展教学中的情景创设是相当重要的,又是必不可少的。
2.打破课堂教学原有的平衡
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是以学生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以其达到教学目标为最终目的。新的教学原则体系告诉我们学习活动要创设情景,创设使学生对原有结论(知识状态)产生疑问或不足,激起探索的兴趣。第二单元的质疑课《浮冰上》就是很好的范例。虽然课文的引言提示学生该对哪些问题进行质疑,但就整篇文章看质疑的地方有许多。授课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中不断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活动,不断打破原有结论,对原有结论产生疑问,甚至感到不满足,刺激学生探索新的知识,激起新的求知欲。创设情景,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也可以通过朗读,或者展开课堂讨论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思维、探索,最终获得双向成功的喜悦。
授课教师的思维开阔、知识的广泛,语文素养的高低,是上好课的前提。因为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模糊性等特点,不象数理学科那样具有严密的逻辑知识体系,它具有千变万化的语言系统,传达着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信息。因此,语文教学其实是个性的一种展示,它是由每一个老师的素质和特长来决定的。
新原则体系——耗散结构理论它只是一个雏形,还未成熟。但是它的趋势是必然的,它将同课程改革一样,在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质量方面有所突破,在既加强基础又培养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在既提高素质又发展个性方面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