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萍
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 743000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2月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进行风险管理措施对比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普外科护理质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之后我院普外科的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外科护理管理;价值DOI: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中工作的30名护理人员作为分析对象,3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在21~42岁,平均(27.9±8.5)岁,护龄在2~25年,平均(7.6±4.2)年,护理中专5名,护理专科12名,护理本科13名。在2013年3月~2013年12月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常规管理阶段),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运用了护理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阶段),常规管理阶段与风险管理阶段中的护理人员情况无较大变动,各方面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管理阶段所采用的护理管理方法包括强化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在风险管理阶段采用了以下管理方法:①护理人员方面的风险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并定期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包括急救技术、专科护理、三基技能及常规护理技能等,同时保证护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应的风险防范规章制度。重点培训护理人员识别评估及处理风险事件的能力,引导临床护理人员形成高度的风险控制意识,在工作过程中保持严谨作风及高度责任感,将护理记录认真填写好,并注重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此外,还需要提高护患沟通能力与技巧,确保护患沟通的有效性,并由此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支持及理解;注重合理排班,例如将性格稳重与急躁,资历低与资历高的护理人员安排在同一班时,以有效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及降低护理风险;②患者方面的风险管理。针对治疗风险较大的老年患者、病情危重者与急诊患者,要重点管理护理工作,包括健康教育管理、病情监控及生命体征监测等。如患者行动不便,则在床边加设护栏,预防出现烫伤、坠床等意外伤害事件;对病床护栏、刹车及轮子等进行定期检查,并维修出现故障的设备;提前10~15min进行交接班,同时核查好交接班的主要内容,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③环境与应急处理方面的风险管理。将警示标语放置于易摔倒或容易发生碰撞事故的区域,确保病房环境整洁,对探视时间及人数进行合理限制,让患者可以在病房中安静休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清洁地面时发现血液或其他分泌物时,则在常规清洁后采用消毒液消毒,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3]。为及时应对紧急事件,包括突然停水及停电、导管堵塞及脱出、静脉药物外渗、坠床、跌倒及烫伤等,则需建立起对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预案。
1.3 观察指标选取了常规管理阶段的306例患者及风险管理阶段的315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常规管理阶段与风险管理阶段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投诉事件发生率,同时对比了两个阶段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风险事件包括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态度问题、给药问题、沟通不良、违规操作。评价护理满意度时向患者发放调查表,调查表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检验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为χ2检验,如P<0.05,则两组数据差异明显。
2 结果
常规管理阶段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3.29±13.57)分,风险管理阶段为(97.21±14.09)分,两个阶段的评分差异明显(t=16.725,P=0.003)。风险管理阶段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管理阶段(P<0.05)。
3 讨论
护理工作中发生安全风险的因素较多,比如医护人员自身的技能、责任意识、患者的主观情绪、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药物的效果等方方面面,所以想要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很难,但是可以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在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尽早的识别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然后针对性的指定相关的风险管理机制,从而不断的提升护理效果。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于护理要求不断提升,所以护患矛盾的发生率不断的提升,作为护士而言其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各项法律知识,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另外还应该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次实验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我院普外科患者的护理综合评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书写评分、静脉穿刺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前,数据对比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在普外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开展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青青,钱媛,范柏林,等. 一级护理患者ADL再分级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 2012,26(29):2756-2757.
[2]林慧慧. 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胸外科患者对其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33(11):3084-3086.
[3]张敏,周子英,王立群. 护理干预模式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造口自主护理能力及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11(15):138-141.
论文作者:李爱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风险管理论文; 患者论文; 阶段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常规论文; 风险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