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由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第二小学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现代教育活动中必需开展美术教育课程,而当今绝大多数人认为小孩子学美术仅仅是简单的图图画画,先是画得不好或不会画,慢慢地可能会画了或能画好了,针对评价小学生的画画作品也仅仅是简单的以"像不像"为评价好坏的标准,很少有人会去关心重视美术教育与实物认知、身心健康发展之间的重要性,其实小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仅仅只是在临摹效仿,这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很不利的影响,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于现代小学美术的教育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单纯的模仿根本无法提高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质量。为此,本人在文章中针对小学美术课堂体验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改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体验式教学
在当前教育发展水平提升背景下,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仅能实现对学生情操的培养,同时还能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进行有效提升。美术学科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实现学生课外活动丰富性的提升,对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发展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在小学美术教育工作中,对体验式教学进行应用,不仅能实现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同时对于学生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小学美术课堂中对体验式教学的应用进行详细研究。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最为关键的主体环节,具备较强的主观性和能动性,但是美术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很多时候都要保持静止性和固定性,这也使得学生自主学习出现了很多障碍和困难。在体验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要想实现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有效发挥,就要针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知识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发挥体验教学的优势性作用,实现教学内容开放性和趣味性的发挥。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通过"和圆形相关物体"活动的开展中,就能对学生思维发散性发展提供重要帮助。比如在《小鸟找家》教学工作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动画或是多媒体软件对小鸟夜间迷路的情境进行构建,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特殊情境中思考问题解决对策。在学生思维发展下,可以让学生画出解救小鸟的方法,此种情况下,学生不仅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同时还能有着十分成功的学习经验,这对于学生美术情感体验的提升也将起到显著积极影响。
2.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绘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体会感知,实现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构建更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在相关创意教学活动的开展下,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在班级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美术知识练习,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启发性思维进行提升,学生在的自主学习和发展过程中,不仅能睡醒爱女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对相关美术知识也将产生更为直观的情感体验。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水果绘画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西瓜,让学生对西瓜的特点进行研究,通过学生参与性的提升,更好的对西瓜这一实物进行感知。由于西瓜本身就是一个偏圆形的水果,所以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即便处于不同的观察位置,最终的感知结果也不会出现显著差异,此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感官认知,同时对于学生情感激发也有着重要影响。在此种教学背景下,除了能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同时对于学生主观绘画经验的提升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2.2教师在体验课教学中实时进行信息反馈
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还要采用多元化方式对进行教学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更为直观和准确的掌握。在小学教育工作开展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小学生年龄所限,所以很多时候学生会将教师作为自己的偶像,这也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避免和学生出现严重的沟通问题,只有积极交流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好的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学生在此种状态下,学习效率和质量必然也会得到稳定提升,对于教学工作的信息反馈也十分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今后美术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不仅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还需要动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综合学习情况实施动态化的反馈,使学生能结合教师反馈信息正确认识自身学习状态和定位自身学习情况,为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创造条件。一般情况下,在美术体验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学生美术作品做出的信息反馈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积极作用。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激励性教学信息反馈,不仅仅会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树立美术绘画信心,主动参与到美术体验课程的训练活动中[2]。基于此,在美术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要重点关注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借助信息反馈对学生的独立创新思维加以培养。如针对班级中一些拥有独特画画想法的学生,教师必须多加鼓励。对于学生进行美术绘制过程中存在的错误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点评。教师不仅需要鼓励学生独自完成美术作品训练,也需要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创新绘画。对于有些美术绘画能力不足的学生,教师更加需要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实施教学反溃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创作情况、美术作品中情感表现情况等形成更加生动形象的感知,进而按照教师的指导明确下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方向,使小学生在美术体验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可以端正态度、不断进取,确保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
3.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教学生活化,提高教学质量
《美术课程标准》中表明教师应该加强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美术的独特价值,从生活实践的角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努力提高生活品质的能力。我们都知道艺术是来自于生活的,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根本,美术同时也离不开生活。任何美术作品若离开了生活,则会变得毫无质量,没有生机,也就没有美感可言。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在最大程度搞好课内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组织开展课外活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在生活中理解美,在生活中欣赏美。比如,教师利用学校的门厅、走廊、教室等展示学生作品或著名画家的作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领同学们走出校园,去参观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等。通过这种方式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把学生实际生活和美术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仅扩大了学生眼界,还增强了他们的审美认识,同时也为学生开创了更为广阔的文化场景,这样教学的效果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4.鼓励、肯定学生,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课程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师怎么点评学生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信心和师生关系等。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应该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多多鼓励,学生是需要鼓励和肯定的,从上第一节课开始,他们就需要获得教师的尊重、关心和教导,当学生的学习情感达到满足后,会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进而使他们以更大的激情参与课堂学习活动[3]。除此之外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教师不应该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应该用"画得像不像"来简单的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充分的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达表扬,表扬的同时可以在他们的美术作业中使用画笑脸、星星等激励方式,这种方法使学生信心增加,对学习美术更加有兴趣了。如此这样,通过合理的点评,有效的加强了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显著的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5.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小学生美术教学中,我们应不停的研究探索,不停的创新提高,研究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形成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最终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使学生自娱自乐的学,教师尽职尽责的愉快地教,这也是我们教师长期不断追求的最终目标。在小学美术教育阶段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已经是必然选择。教师在课堂美术教学中应用此类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美术创作绘画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涵养。同时不停增强学生对于美术绘画的真实体验感受,从而巩固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
参考文献:
[1]傅华英.小学美术体验式教学实践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97-198.
[2]朱佳慧.体验式教学在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7(22):150.
[3]棣海峰.基于体验教学模式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教师,2015(S2):34.
论文作者:徐茂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美术论文; 美术作品论文; 能力论文; 教学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