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中医医院;湖北随州 4327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优质护理过程中开展认知干预、早期康复和延续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64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仅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认知干预、早期康复和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以及肢体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功能分数均显著有护理前(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中神经功能缺损分数以及肢体功能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在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开展包括认知干预、早期康复和延续护理干预措施的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更加良好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肢体功能。
【关键词】优质护理;延续护理;早期康复;认知干预;脑梗死;偏瘫;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080-01
中老龄人群常患疾病中脑梗死是一种较为多见的疾病,大多由脑部动脉出现血栓及粥样硬化引发,对病人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保证病人的自理能力积极恢复、避免脑梗死病人发生肢体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在于对病人实施积极系统的治疗及护理[1]。本次研究针对本科收治的患有脑梗死偏瘫的病人在实施护理服务时加入认知干预、早期康复及延伸护理,取得了理想疗效,现将报道整理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64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14例,整体年龄在在53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28±5.66)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12例,整体年龄在在55岁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73±2.4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我科收治的病人在住院后都要采取溶栓、营养神经、降颅压、调脂等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以传统护理,而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服务时需加入认知干预、早期康复及延伸护理,具体操作为:(1)加强认知 护士需与病人进行良好交流,当病人的病情平稳下来后,对病人进行一对一的知识宣讲,向病人讲解相关的疾病基础知识、良肢位的放置、饮食知识、服药知识及四肢功能恢复锻炼等内容,使病人意识到要主动参与治疗过程才会使预后护理疗效更加理想[2]。(2)初期康复①确保病人的生命个征稳定后0至24小时后,安排病人超早期康复锻炼,具体内容有正确的卧床位、良肢位的摆放、被动活动及保护关节功能等。②等到病人达到稳定期后,对病人进行穴位、肢体按摩,以拿捏、揉按的手法按摩穴位,含有尺泽、合谷、足三里、曲池等。频率为一天两次,每次30分钟。加强病人关于自我护理对康复的影响认知,鼓励病人,积极提高病人的训练参与度。教导病人主动活动关节、四肢,学习床上起坐运动及移行翻身动作,活动关节从大到小、程度由轻至重、循序渐进。(3)延伸护理 负责护士需为病人从住院至出院提供整体护理,出院后选用微信、电话、回访等方式进行延伸护理。督促进行康复锻炼,回答病人疑虑[3]。
1.3 观察指标
分析护理前后患者神经功能,依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估病人的神经功能,分数越高,情况越严重。在护理前后选取Fugl-Meyer 运动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分数越高,运动能力恢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接受t检验,计数资料率接受X2检验,在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以及肢体功能情况,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功能分数均显著有护理前(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中神经功能缺损分数以及肢体功能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以及肢体功能情况
3讨论
近些年来,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降低了脑梗死的死亡率,但相关报道表明,即使采用药物治疗,还是会有一半以上的脑梗死病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病残现象,严重降低病人生存品质。如今,神经内科医务人员的奋斗目标为减轻脑梗死病人的功能障碍程度。认知干预可以令病人了解脑梗死的可康复性,缓解消极心理从而高度参与治疗和护理过程;另外,实施超早期康复锻炼可以帮助构建大脑组织中侧支循环,加速病源周边脑细胞的重组及代偿。
实时监测病人的病情恢复情况以及时进行调整阶段性的康复计划,不同阶段不同目标,循序渐进执行,这出于脑梗死的生理病理特征,还有益于提升病人康复的依从性[4]。之前的护理方式终止在病人出院后,而此护理模式的延伸护理可以为出院的病人继续提供护理。负责护士督促病人进行居家康复计划,回答其疑虑,可以保证康复计划连续进行。
总而言之,在为脑梗死偏瘫病人提供优良护理服务时加入认知干预、初期康复、延伸护理可以加快病人的运动、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病人的生存品质,增加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兰恒群. 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脑梗死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中的应用效果[J]. 安徽医药, 2016, 20(9):1803-1806.
[2]孙博, 王高临, 朱秀红,等. 早期情志康复综合护理模式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情绪调节及康复护理依从性中的作用[J]. 贵州医药, 2018,14(1):120-122.
[3]谢玉艳. 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的改善作用[J]. 世界中医药, 2017,06(a01):269-269.
[4]陈丙坤, 张伟滨, 吕政,等.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8):156-159.
论文作者:黄婷婷,王和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病人论文; 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认知论文; 脑梗死论文; 功能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