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
山东建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质量问题也随之减少,但是质量通病的问题却一直存在。本文探讨了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详细的防治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通病;优化结构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房屋建筑工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居民的住房矛盾,但大规模建设工程项目之际,一些不具备承包资质的施工企业通过种种途径进入施工生产领域,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诸如无底限低价中标、层层转包、偷工减料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了极大损害,制约了工程质量的提高,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为此,必须将工程质量作为建筑企业生存之本,从加强工程质量控制着手,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先进的技术设备及优秀的施工队伍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实现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真正意义上的安全。
1房屋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质量通病问题有很多种表现形式,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陈旧性质量通病和新生性质量通病。陈旧性质量通病指的是“久治不愈”的质量通病,伴随着房屋建筑工程一直存在,未能够完全克服,也很难真正克服,如水泥地面空鼓,墙体裂缝,下水道易堵塞,屋面渗水等,这些问题较早地列入至质量通病范围。新生性质量通病指的是在房屋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背景下出现的质量通病,主要是因为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引发的。比如,在推行装配式建筑中,容易出现板接缝处渗漏。又比如,在纤维石膏板吊顶中,板缝出现裂缝。新,旧质量通病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2房建工程质量通病的主要产生原因
2.1设计不合理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当设计存在不足时,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主要是因工程图纸设计不明确,施工参考力度不够,设计人员的工作疏忽或责任心不强等,导致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未依据实际工况选择合理的建筑构配件,如设计人员未对建筑外墙的某些薄弱位置开展热工计算,且未设置预防装置形成热桥的结构,导致建筑在使用后,部分墙体产生霉变、长毛、泛霜、结露等问题;进行房屋的塑窗设计时,未认真对尺寸大的塑窗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对关键节点未开展详细计算,未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标准图集中内容,引起塑窗的刚度不满足使用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引起的质量问题占很大比例,想要消除建筑问题的通病必须从源头就消除隐患,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
2.2施工管理存在控制
房建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形、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技术措施及操作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施工中的环境条件,施工所用材料、技术方法或施工机械磨损等的微小变化,都会在工程的质量上产生差异,甚至导致质量通病。房屋质量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使用的建筑原料(水泥、钢筋、砖等)质量不合格。如某些新竣工项目不久出现变色、脱皮等现象,这些都是因内墙装饰涂料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房屋顶部出现弯曲变形等质量问题是由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监管不到位导致的;在浇筑混凝土时,砼中粉砂的含泥量过多、拌合不均匀或搅拌的时间不够等情况,浇筑完成后的柱、板、梁等结构将会出现孔洞、麻面、蜂窝等现象;因基层处理不好,导致铺贴的卷材不实、未涂刷均匀,或房屋墙体的结构变形等,引发房屋渗漏等;砼养护不合格,未按温控指标操作、养护作业不及时等,引起砼构件出现裂缝等。
2.3工程造价控制过低
通常情况下项目的成本越低,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就越多。如项目成本太低时,可能会加大承包商的工作难度,一些承包商为节约资金,并减轻管理的力度,采用不达标的材料甚至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再设计时会对资金进行明确分布,减少资源浪费。施工中不要过度追求低成本,要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合理的减少开支,不是一味降低成本对建筑项目产生不利。
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1完善施工管理制度、严把工程质量关
在工程施工中,应不断完善施工企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通过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及工程质量终身制的理念,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施工质量落实到每个项目,每个工种,每道工序,并记录在案,认真做好工程“自检、互检、交接检”工作,严格按国家和地方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和验收,若验收不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施工材料要从采购、运输、检测、使用四个环节全面把控,加强采购人员思想教育,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或“三无”产品进入施工现场使用。
3.2引入先进的科技技术
为了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需要给予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技术的渗透,不仅包括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还包括施工设施、检测技术和检验工作等。在我国建设规范和发展下,结合具体的建设内容,可以基于产品发展理念,对各个环节详细分析和关注,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改善。基于先进技术的应用,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完善施工工艺。尤其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将科技作为强大动力,对产品质量的提升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为其提供质量标准、工艺流程、操作规范或考核制度等,促进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水平的提升。在整体上,不仅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其中的成本,也能缩减其生产周期,维护其安全。
3.3实行监管预防制度
要建立和完善施工的规章制度,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对建筑材料的使用严格把关,决不允许使用未达到质量检测标准的材料,使用材料遵循“先检后用”的原则,对选购渠道进行严格把关。建筑材料必须从正规厂家购买,而且质量应严格测试。对购入的材料在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只有符合标准方能进行使用。坚决禁止不合格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对当地生产建筑材料,加强质量管理,实行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认证制度。严格遵循各部门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所规定的验收制度。建设单位要严格履行检查制度,并仔细进行验收签字流程,检验不符合标准的,禁止进入下道流程。要加强对各种施工机器管理,增强对原料设备的验收,加强施工设备的养护管理。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施工水平和工作责任心,要严格按照执行标准来工作,保证监理活动的公正性及有效性,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3.4优化建筑结构设计
为达到结构优化设计的目的,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对建筑结构进行整体分析,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当前部分建筑结构存在设计不合理的情况,是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实践分析得出,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建筑结构设计有密切关系,如墙体伸缩裂缝、现浇板角部裂缝等,都是因不合理筑结构设计的造成的。所以建筑结构设计必须按照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尤其是要从建筑结构设计的角度入手,强化建筑细部大样图的设计。
结语
施工人员坚持从全方面来认识工程通病产生的原因,加强各个流程的监督力度,就可让建筑质量得到巨大的改善,坚持培养质量第一的工作理念,严格对待施工程序和操作规范,保证建筑质量标准,加强监管,实行各级检查,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建筑施工现场常出现的质量通病预防治理工作会得到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王建春.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剖析及防治措施[J].江西建材,2017,30(14):289.
[2]张啸.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剖析及防治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3):261.
论文作者:李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通病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房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不合格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