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国(吉林省图门市人民医院 影像科 133100)
【摘要】目的 探讨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经CT检查确诊为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资料,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10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20例为单侧血肿,12例左侧,8例右侧。15例为双侧血肿,其中大脑镰下疝2例,1例灰白质界面内移,2例脑沟变浅,血肿呈梭形3例,新月形7例。结论 由于血肿晕等密度,CT平扫不易观察到血肿全貌,如脑沟、侧裂池变浅或消失,脑室变形,灰白质界面内移等间接征像,对密度硬模下血肿的的定性诊断具有着重要价值,为此CT增强扫描对于脑沟变浅或消失及灰白质界面内移更有价值意义。
【关键词】 硬膜下血肿 CT扫描检查 表现及特征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152-02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 (简称ISDH)体征及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如外伤史不明确或者首次CT扫描检查,漏诊、误诊率高,特别是双侧小血肿更易误诊,漏诊[1,2]。本组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5例经CT检查确诊为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及特征,以提高对ISDH患者的CT诊断认识,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的经CT检查确诊为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35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在24岁至68岁,平均年龄42.2岁。临床表现症状:呕吐2例,头痛12例,轻度偏瘫11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7例有轻微外伤史,8例有明确外伤史。
1.2 方法: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SCT—3000型与SomatomDR型CT机),以听眦线上10mm为扫描基线,自基线至颅部做连续 CT等距平扫,矩阵512×512,层厚、层距10mm,10例行CT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应用欧乃派克89-100mL或60%复方泛影葡胺团注。
2 结果
20例为单侧血肿,12例左侧,8例右侧。15例为双侧血肿,其中大脑镰下疝2例,1例灰白质界面内移,2例脑沟变浅,血肿呈梭形3例,新月形7例。分布在额颞顶部的血肿最多,共25例,其次为颞顶部10例。CT诊断正确34例,诊断准确率97.8%,漏诊1例。
2.1 CT表现征像:CT表现直接征像:紧贴颅骨内板处无脑沟、脑回结构的等密度梭形、新月形影,凹面指向中线侧。本组研究中血肿呈梭形3例,新月形7例。CT表现间接征像:(1)单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使得同侧的侧脑室呈均匀一致受压、移位或变形,其损害程度与血肿的大小成正比。侧脑室变形或受压,中线结构和脑室向对侧移位。本组研究中20例单侧血肿,患侧脑室受压变形14例。双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本组研究中15例双侧血肿,其中9例中线结构偏移表现不明显。(2)患侧脑皮髓质界面内移,脑白质变窄塌陷,远离颅骨内板,其受损面积较广。本组研究中1例灰白质界面内移。(3)患侧脑表面脑沟变浅或消失,研究中2例脑沟变浅。
2.2 CT增强扫描:CT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血肿壁强化,而且还可显示轻度强化的脑皮质内移或脑表面的血管内移,借助血肿包膜,脑表面静脉及强化的皮层可勾勒出血肿轮廓。研究中9例在造影增强后血肿壁强化显影率达97.8%%。
3 讨论
慢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值和脑实质极为相似,边缘表现模糊[3]。如是轻微外伤史或外伤史不明确,体征与表现症状不明显,加上少数医生临床经验不足,误诊、漏诊率高,特别对于双侧血肿者。如具有下列征像则应考虑双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1)中线结构移位不明显而临床症状较重应即刻考虑双侧硬膜下血肿。(2)脑白质塌陷或变窄,脑裂、皮层脑沟变窄或消失。(3)双侧侧脑室夹角变小或前角内聚。(4)双侧侧脑室呈对称性变小,其体部表现为长线条状。(5)必要时加做增强CT检查或MRI检查,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笔者研究体会:在观察侧脑室体部层面,脑表面脑沟及中线结构移位时,采取窄窗技术可明显提高脑组织与血肿之间的密度差,应用双侧对比更容易发现异常征像。采取多层CT重建,矢状位或冠状位CT扫描,对位于顶骨穹窿部与后颅窝的小血肿则有重要价值。本组研究中3例患者在加做冠状位扫描后,发现血肿范围累及颞枕部。黄尚飞[4]姜伟[5]等文献中报道,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不一定是亚急性或慢性血肿。本组研究中6例临床症状出现距CT扫描检查时间为25天,且均有头部轻微外伤史,这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由于本组研究选择病例较少,这也可能和贫血时血红白浓度低或脑脊液渗入血肿相关。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在临床上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疾病,以占位征像为主要表现[6]。如对其具有特征性的CT检查表现,如侧裂池消失,脑室移位、变形,中线移位,灰白质界面内移,脑沟变形或消失,血肿与邻近脑组织界面模糊,密度相近等征像准确掌握,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结合认真分析,加上CT扫描技术,可及时、准确的进行作出诊断。综上,对于脑沟、侧裂池变浅或消失,脑室变形,灰白质界面内移等间接征像,CT增强扫描更有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章留,郭晓燕,高剑波.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100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09,14(19):88-89.
[2]张贵平,张玉祥,赵春云,等.双重影颅脑血肿的CT诊断及形成机制[J].河北医药,2010,32(19):2738-2738.
[3]陈斯春.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附30例分析)[J].上海医学影像,2011,20(4:)304-305.
[4]黄尚飞.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及分析.吉林医学,2011,l2(32)35:7550-7552.
[5]姜伟.李瑞斌.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2):232-232.
[6]张旭,王艳莲,王孝佳,等.晚期慢性硬膜下血肿的MRI影像特征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240-241.
论文作者:黄龙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19
标签:血肿论文; 密度论文; 脑室论文; 白质论文; 硬膜论文; 双侧论文; 中线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