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新课程理念论文_徐志样

浅析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新课程理念论文_徐志样

徐志样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长林中小学 331800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实现根本性的转向,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由“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发展”。笔者经过教学实践与摸索,认为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实施新课程理念,应该努力寻求以下途径。

一、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为支撑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绪。数学教师优秀的人格魅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数学的热爱,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和蔼可亲,语言幽默风趣,无疑能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形式的新颖性,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教学方法的灵活与多变性,无不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之中。

二、以教材内容所蕴含的知识点为切入点,精心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创设好的教学情境,课就上好了一半。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依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巧妙地融合数学新知,呈现新的问题情境。这样,学生既有亲切感又有新鲜感,学生就能情绪饱满、热情投入,很快就会找到新知识的停靠点,参与的切入点和思维的激活点,就能促使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去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三、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为关键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对教师而言,重不在于“授鱼”,而在于“授渔”。数学课堂中,要精心设计能够充分凸显“数学发现思维过程”的教学模式,做到不掩盖数学思维的任何一个环节,为学生的再创造拓展空间。因此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把学生的活动设计放在首位,把知识的教学融于活动中,大胆放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动手实验,动脑思考,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知识的形成相伴而行。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能很好地体现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四、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立足点,坚持变式开放。在目前的数学课本中,大量存在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灵活运用这些素材,以之为原型,设计一题多证思维训练,做到源于教材,活于教材,又不脱离教材,从而把课本知识变活,把课堂气氛激活,把学生教活。通常可以对教材的一些例题进行重组变式,这样使学生的思维向纵、向深、向反发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以挖掘数学与生活的结合为突破点,激发学生联系实际升华数学学习。学以致用,“用知”是“学知”的升华,每个数学知识都有它的应用价值,只有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才会有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可能。从学生对实际生活的体验入手,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身边鲜活生动、富有内涵的实例,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有效地激活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愿望。

论文作者:徐志样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5

标签:;  ;  ;  ;  ;  ;  ;  ;  

浅析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新课程理念论文_徐志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