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障碍机制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政策论文,中国论文,货币论文,障碍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以来,我国逐渐加大了积极货币政策的力度,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从本质上讲,我国缺乏货币政策有效运作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在制约货币政策有效运作的诸多因素中,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从我国1980年以来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状况出发,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原因,分析其对货币政策成效的制约功能,力图通过某些提高货币流通速度的操作来提高货币政策的效能,治理通货紧缩。
一、1980年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特征
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 )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以及GDP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M[,1]) 由1980年的1148.8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43217亿元, 上升幅度为37.6倍,M[,2]由1980年的1671.1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105560亿元,上升63.2倍,GDP也由1980年的4516亿元上升到1998年的79553亿元,升幅近18倍。与此相反货币流通速度则逐年递减,由1980年的2.70次下降到1998年的 0.75次。特别是自1993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已低于1次。各年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幅度是不同的,在这期间,它经历了三次大幅度的下降。第一次是1986年,货币流通速度比1985年降低了12.5%,第二次,1990年的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幅度为14.7%,第三次是1994年来货币流通速度降幅逐年扩大,1998年降幅达到9.6%, 而这三次货币流通速度的大幅下降正好是1980年以来三次经济周期的低谷。(注:第一个经济周期:1981—1986年;第二个经济周期:1987—1990年;第三个经济周期:1991年至今。参见《1978—1996年的中国经济波动》,第10—11页。)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在经济上升阶段减速相对趋缓,而在经济下降阶段减速相对提高。可以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具有长期下降的趋势,但短期的波动具有顺周期特征。
二、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状况对货币政策成效的制约
交易方程式MV=PY的动态形式%△M+△%V=%△P+%△Y表明,从“货币方”观察到的GDP支出变化百分率(%△M+%△V )等于从“商品方”观察到的GDP支出变化百分率(%△P+%△Y),也就是说,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的变化。因此,中央银行意图采取一定货币政策来调整GDP的预期变化时, 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方向和变化速度会直接促进或抵消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效果,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执行货币政策的力度。特别是1998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将法定准备金由13%调低到8%, 最近又降低到6%,取消信贷规模的管制,恢复银行间债券回购的业务, 连续几次降息等等,以期提高社会的有效需求,然而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中国通货紧缩的趋势日益严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加速下降对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抵消作用。货币流通速度这一指标主要表现在经济循环中货币交易的活跃程度和货币周转的速度,是由经济运行中各种经济变量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而共同决定的一个内生变量,是从外部无法直接控制的。也就是说,中央银行不能从数量上精确地控制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而只能引导它的变化来符合自己的政策意图。在经济运行中,企业和个人是主要参与市场交易的行为者,而他们的行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时常会违背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这种政府行为与个人行为的不一致常常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向制约货币政策成效的方向发展。在当前通货紧缩的形势下,社会产生不良的经济预期,企业的投资需求、居民的消费需求纷纷出现萎缩,大量的资金被储存起来,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加速下降。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意味着经济领域中实际发挥作用的货币供给量的减少,使得中央银行在增加了名义货币量后却无法达到应有的政策效果。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政策成效的制约作用来自于货币流通速度的顺周期性。我国自1994年以来进入了改革后第四个经济周期(1990年至今)的下降阶段,与此同时,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速度也越来越快,1994年下降速度为1%,1995年为3%,1996年为5.2%,1997年为8.8%,1998年为9.6 %,与经济周期同方向变动的货币流通速度往往与逆周期的货币政策发生矛盾。现在我国的通货紧缩使市场上交易量减少,货币流通速度减慢,而减慢的货币流通速度又会影响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从而加剧通货紧缩的程度,由此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因而,采取措施来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对于解决当前的通货紧缩问题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选择。
三、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成因分析
1980年—1998年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
M1(Money) M2(M1+(Quasimoney) GDP(十亿元) △GDP%(按可
(十亿元)(十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价格计算)
1980
114.88 167.11 451.87.8
1981
134.52 197.77 478.05.2
1982
148.84 226.57 518.09.1
1983
174.89 271.25 579.0
10.9
1984
244.94 359.85 693.0
15.2
1985
301.73 487.49 896.4
13.5
1986
385.90 634.861020.28.8
1987
457.40 795.741196.3
11.6
1988
548.74 960.211492.0
11.3
1989
583.42 1139.311690.94.1
1990
700.95 1468.191854.83.8
1991
898.78 1859.892161.89.2
1992 1171.43 2432.732663.3
14.2
1993 1676.11 3473.993463.4
13.5
1994 2153.99 4692.034662.2
12.6
1995 2559.73 6074.45826.1
10.5
1996 3066.26 7609.536936.69.6
1997 3834.33 9186.787607.78.8
1998 4321.7010556.017955.37.8
GDP/M2 △GDP/M2% M1/M2%
1980 2.70-11.2 68.75
1981 2.42-10.4 68.00
1982 2.29 -5.4 65.69
1983 2.14 -6.6 64.48
1984 1.93 -9.8 68.07
1985 1.84 -4.7 61.89
1986 1.61-12.5 60.79
1987 1.50 -6.8 57.48
1988 1.55 3.3 57.15
1989 1.48 -4.5 51.21
1990 1.26-14.7 47.74
1991 1.16 -7.9 48.32
1992 1.10 -5.2 48.15
1993 1.00 -9.1 48.25
1994 0.99
-1 45.91
1995 0.96
-3 42.14
1996 0.91 -5.2 40.30
1997 0.83 -8.8 41.74
1998 0.75 -9.6 40.95
以上GDP、M1、M2数据来自《IMF国际金融统计年鉴》,其中1998年GDP的数字、GDP的增长率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GDP/ M2的变动率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而得到。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制度性因素造成的。
首先,金融深化中的货币化进程,是货币流通速度正常减慢的主要因素。所谓货币化是指货币经济向非货币经济领域的扩展。M2/GDP常被当作衡量货币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M2/GDP的值是逐年增长的,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经济起飞的新时期,经济生活的货币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用货币来媒介的商品和劳务范围不断扩大,更多的货币投入流通,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逐年下降。伴随货币化的进程,金融深化的第二个阶段也开始了,即金融创新过程。事实上,金融创新从总体上具有提高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也就是说,随着新的金融工具和新的金融结算和支付方式的产生,交易更加便捷;非货币资产形态的流动性也提高了,货币需求减少,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但是,与金融深化的货币化相比,我国的金融创新还处于一个相当低级的阶段,在这样的一个阶段,由于各种体制的和传统的因素的制约,金融创新活跃货币流通、提高货币流通速度的效应还没有真正显示出来,还仅局限于扩大M、降低M/M的作用。
其次,我国的流通体制和价格体制的改革仍有待深入,这是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又一因素。我国的流通体制经过多年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可是过多的流通环节,僵化的流通体制,仍然影响着资金的周转速度。另外,我国缺乏高效率的资金融通工具。中国金融改革至今,还尚未形成一个健全的资金市场,金融工具大多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建设,缺乏高效率的金融工具来融通资金,资金流动不畅。
1980年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下降趋势主要来自于制度性因素,反映了我国市场化和金融深化进程处于初级阶段。而1994年后货币流通速度的加速下降又有其独特的、周期性的成因。
第一,通货紧缩的局面造成社会不良的经济预期,居民不愿消费,大量资金滞留在手中,造成整个经济循环的延缓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自从1996年“软着陆”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幅度日趋缓慢,物价水平持续下降,通货紧缩预期加重。近年来政府又加快了社会福利市场化改革步伐,许多原来由国家支付的项目费用,诸如住房、医疗等等,今后将大部分转为由居民家庭或个人开支,这使得居民家庭的预期支出增大。另一方面,随着体制转型,教育制度、劳动制度、用工制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城镇待业人口和下岗职工增加,人们的预防性货币需求加大,从而引起消费萎缩。因此,尽管政府采取了多种货币政策,仍然不能转变居民的悲观经济预期,货币流通速度则越降越快。
第二,1996年“软着陆”后,我国的通货膨胀率直线下跌,流通领域中的过量货币难以及时通过价格上涨表现出来,只能滞留于流通之中,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在采取多种措施稳定物价,通货膨胀率得以逐步下降,目前已进入负增长阶段。物价的下跌是有多方面成因的。一方面,这是对1993、1994两年价格超调的一种回归;另一方面,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短缺经济时代已经过去,逐渐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商品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当前的物价下降也是前几年经济盲目扩张的结果。前些年,企业不注重质量发展,盲目扩张、“投资饥渴”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商品市场结构畸形,低层次生产能力过剩,随着经济热度的逐渐降温,矛盾被释放出来,商品价格一降再降。
第三,货币政策的使用并未有效提高贷款的增长,大量闲置的资金影响了货币流通速度。自1998年以来,政府逐渐加大了积极的货币政策的力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影响了货币乘数的作用,利率的下降并未使贷款相应提高,1996年,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61145.6 亿元,1997年为74914.1亿元(比1996年增加了13768.5亿元), 1998 年为86524.1亿元(只比1997年增加了11600亿元),(注:参见《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第668页,《1998年中国统计公报》。)这不仅影响了GDP的增长,而且大量闲置的资金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加速下降。首先,我国银行体制存在的“信贷资金软约束”长期得不到改善,社会信用基础混乱,银行不良资产比例日益严重,成为重要的金融风险源,对我国社会稳定构成潜在的危险。这种情况下国家开始重视金融风险问题,并且加强了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银行的内控制度逐渐加强,抑制了银行的扩张行为,信贷谨慎。其次,经济不景气造成银行的“惜贷”,企业的“慎投”。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主体的行为越来越趋于规范,仅仅注意规模而不注意质量的盲目“借”、“贷”已日益减少,尤其是近年来经济增长减缓,经济预期不很乐观,企业和银行投资谨慎,影响了货币乘数的作用。再次,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金融整顿措施。这些措施从长远看有利于金融业健康发展,可短期最直接的结果却是紧缩了信贷来源,这一方面限制了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另一方面大的商业银行有多余资金用不出去,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帐户长期保持过度数量的超额准备金,抑制了货币创造的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逐年递减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就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趋势来看,这一趋势还将在相当时间内持续。在制定货币供给量计划时,必须考虑到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速率。在制定逆周期的货币政策时,还要考虑到货币流通速度短期顺周期的特征,考虑到其加速下降的多方面的原因,采取措施,刺激货币流通,缓解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速率,改善货币政策运作的货币环境。
四、提高货币流通速度,治理通货紧缩问题
第一,提高金融技术,加快金融创新。
改革以来,中国的金融创新范围涉及金融的宏观、微观各个层次,但是深度不够,由技术进步引发的金融创新更是寥寥无几。因此,目前我国的金融创新迫切需要向高深层次发展,尤其要注意金融技术创新,创造新的金融工具来加速资金的融通与周转。1.针对我国信用工具不发达的特点,大力加强对新型信用工具的创新,改变各种信用卡之间互不融通的现状,完善银行卡之间相互授信的网络。2.发展作为货币替代品的各种金融工具,诸如可转让债券,NOW帐户等,减少货币需求。3.大力发展货币市场,解决短期资金融通问题,特别是要积极发展金融机构间的同业拆借市场,提供货币市场存单、货币市场互助金等金融工具。4.在治理整顿各种非正规金融机构时,要发展新的融资渠道,支持非国有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业的发展,防止在技术层面放松银根时,由于规范整顿引起的制度性紧缩效应。
第二,改善社会经济预期,提高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刺激社会有效需求。
其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居民预期收入,减少预期支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居民在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对改善社会预期心理是至关重要的,包括:1.切实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设立再就业中心为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提供就业培训,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2.财政上有所倾斜,划拨专门资金,扩大失业保障和社会救济的范围;3.加快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扩大保险范围;4.发展诸如养老基金等新型金融工具,以增加居民的预期收入。
其二,大力拓展消费信贷业务,特别是住房这类基础产业的消费信贷,增加居民现时消费。在目前居民预期支出增加的同时,采取一些措施优惠居民,满足居民的补偿心理,可以刺激现时消费欲望,改善居民心理预期,其中开展住房消费信贷就是一个有效方法。目前我国住房信贷刚刚起步,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贷款期限短、贷款条件苛刻等。发展住房信贷,要采取多种措施,诸如:扩大信贷范围,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拓展贷款工具,采取与大企业联手推广消费信贷、推行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措施,这些对扩大现时消费,提高市场繁荣程度,改善居民心理预期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提高银行贷款积极性,缩减超额准备金率,激活闲置资金。
我国银行存贷款利率水平都由国家确定,利率调整主要是作为国家调整经济状况的杠杆,而不是专业银行经营的价格策略,这样的银行利率体系存在着以下若干弊端。其一,存贷款利差过小,银行经营困难。银行贷款利率应该是存款利率加上银行经营费用率和适当的盈利率。而近年来,银行贷款利率水平一路下调,甚至出现负的实际贷款利率水平。例如 :1994年为-9.46%,1995年为-1.3%,(注:参见谢平:《中国金融制度的选择》第99页。)如果考虑银行的费用支出,则我国专业银行用吸收的储蓄存款发放贷款,实际上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这种存贷利差现状已经成为专业银行发放贷款的一个重要障碍。其二,利率体系标准单一,束缚了银行对贷款风险的控制。近年来,企业面对市场的效益差别逐渐扩大,而固定的利率体系对所有存贷款和金融业务均执行统一的标准,必然使利率作用受到限制。这种单一的利率结构一方面限制了银行获得利润,另一方面银行不能针对不同贷款对象实行价格歧视,弱化了银行对贷款的控制权,增加了银行风险,由此造成银行宁可保持过量的超额准备金,造成大量资金的闲置。因此,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从根本上会促进商业银行的竞争性,完善银行的自我监督机制,刺激贷款额的扩大。
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必须在整体战略上强调配套,在相应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下逐步进行,要通过健全金融监管,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加快银行体系制度创新等等一系列步骤来实现。目前,在发展各方面条件的同时,可以适当放宽商业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做好准备。
第四,改革流通体制,畅通资金周转。
目前我国的流通体制存在着物资流通不畅,资金划拨方式单一的问题,影响了货币流通速度。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要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畅通物资流通和货币流通的渠道。为此,必须要打破传统计划体制遗留下来的条块分割,消除流通体系中因行政方式而形成的各种无形关卡,尽早形成一个完整、统一、开放的全国市场。其次,革新结算制度,实行转帐结算网络化,提高资金划拨速度。再次,积极发展票据市场,提供更广泛的商业信用。在商业信用的情况下,公司之间的交易可以通过记帐进行,这就大大降低了频繁进行的资金划拨的必要性,从而减少了货币需求,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我国目前的票据市场不甚发达,1997年商业汇票年度发生额仅为4600亿元,票据市场工具单一,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而商业汇票和本票都比较少。为此,必须要积极推广商业信用票据,扩大票据工具范围,尤其要着重发展支票业务,以此作为现金货币的主要替代品。
标签:货币流通速度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银行论文; 中国货币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货币论文; 金融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