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路质量的好坏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更是衡量一个企业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进行施工项目管理质量与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为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确保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本文在此从施工的角度对如何科学有效做好公路施工质量控制做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公路;质量;项目
一、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
(1)要建立严谨、规范的内部约束、考核、激励机制,用制度管人,用规章管理工程;(2)要补充调查工程沿线影响施工的因素,标注出平面位置图,并进行分析、论证,写出调查报告,作为修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控制预算的依据;(3)研究施工图纸 吃透设计意图,澄清图纸中的问题,恢复定线和施工放样。对所有控制点进行加密、保护、记录;(4)根据施工合同协议和现场调研认真编制施工控制预算,作为控制支出、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经济核算以及统计工程进度的依据;(5)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相关人员对工程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资料整理有全面的了解;(6)建立工地试验室,并申请临时资质。对施工中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取样试验,建立相关技术参数的数据库;(7)绘制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和试验操作规程、质量检查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事故处理等操作管理框图,并使图表上墙;(8)根据工期要求、技术标准、机械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二、进一步建立完善公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增强工程质量意识
对工程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管理方针,提高全员素质,增强质量意识,以全员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争创优质工程。建立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质量检查组织机构,项目总工负责质检、试验、测量三位一体的质保体系,责权利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制定检查制度,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验收工作,关键工序实行跟踪检查。进行全员业务培训工作,按分项工程内容划分路基、路面、桥梁等管理系统,使各系统负责人明确分工范围,做好计划进度、技术质量、施工方法、作业顺序、各项管理制度和工种内部监督制度等工作。
三、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强化对地基和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工序
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是由一系列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构成,所以,工序影响了整个地基和基础工程的整体质量,成为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要做好施工的质量管理,首先就必须做好工序的质量控制。这一部分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管理,第二部分是活动的效果的质量管理。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对工序活动条件质量的控制是指在对地基和基础工程施工的时候每道工序中机械、材料、方法、施工人员等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的需要;另外每道工序在完工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效果评价,确保其达到施工的质量标准。因此,在就需要施工单位在对地基和基础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强化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对施工人员进行新规程、规范的组织和学习培训,将工程的质量目标进行分解,逐层评定,同时将地基和基础工程中的施工任务分解到组、到人,并做到与经济效益挂钩。
2、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严格的技术要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例如在对基坑工程进行开挖施工的时候,首先要严格遵循开挖施工的技术要求:第一、按照测量定位,抄平放线,按照土质和水文情况确定开挖形式和坡度大小,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分段施工的工程施工顺序;第二,对基坑和管沟周围的地面要采用可靠的排水办法,并且对基坑的开挖要尽可能的避免对地基土的破坏,基坑的周围也不能超堆荷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进行填方与压实的施工时候:填方的时候应当对填土的含水量进行实验,确定密实要求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和碾压次数,尽可能采用相同土质,土质不一样时就需要按规则分层,同时对底部的处理工作也应当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对于压实要求和方法,碾压机在碾压的时候要控制好速度和压实的遍数,并注意好对管道和基础的保护。对基坑的边坡还需要做好稳定工作,并选定良好的支护方法。进而保证基坑的施工质量。
3、强调施工工序、工艺管理
首先要坚持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工长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讲述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使施工人员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要求。其次应落实施工技术措施,坚持按工艺要求施工。在任何项目施工时,都应编制施工技术措施(或作业指导书),明确工程相关的工序、工艺,由工长或技术员向每一个参与施工的工人交底,严格按要求施工,防止因减少工序或工艺措施不到位引起的质量问题。再次,加强现场工序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工序均设置岗位职责牌,牌子标明负责施工的工序、工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工长的姓名等。
4、现场跟踪检查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观察,手勤就是要勤记录。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
5、加强技术交底工作的控制
明确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在技术交底控制过程中,应做好各专业工作间的衔接工作,确定施工基本需求以及规定,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施工内容、频率以及方法等,审查施工中各环节安全文明的实际情况,确保各专业的协调。此外,在施工中还应加设置相应的关键点,进行有效地合理地预防,以此达到动态管控的目的。
6、严格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评检施工质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标志着质量好坏的程度,其关键在于做好下面几点:一是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检验标准主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二是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三是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苛地进行妥善管理,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不能迁就。
四、切实加强对公路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加强对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加强工程质量控制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负责质量管理的人员必须在公路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地督促,要求施工操作人员按照设计方案、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并且对一些项目进行随机抽查。例如,对钢筋的绑扎长度以及焊接进行检查,保证其达到规范要求,对混泥土的砂石料以及水的比例进行抽查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必须在现场做好示范工作,深入调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与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质量问题的策略。对施工现场质量监管要赏罚分明,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在现场营造“质量第一,安全生产”的氛围,不断的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对于施工现场的隐蔽工程、公路工程建设的重点部位、施工的关键工序以及较为薄弱的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和跟踪,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五、结语
综上,要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现代化的施工流程,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工作。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工程施工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彭定燮.加强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对策与措施[J].科技咨询导报,2007(24).
[2]热孜完古丽?木沙.新疆公路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197.
论文作者:许昭媛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8
标签:工序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坑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