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论文_刘井涛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论文_刘井涛

刘井涛

铁岭柴河垃圾处理厂 辽宁 112000

摘要: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涉及众多危险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帮助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素质。为此,本文通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我国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安全管理

分析建筑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成因以及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施工安全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在建筑施工全过程都应该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将安全管理系统化、规范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有利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水平,更能防患于未然,节约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安全管理对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一)建筑工程施工时狭小的空间增加了施工的不安全性

由于建筑物项目的固定性质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集中所有的施工人员、工程材料以及施工设备,容易造成施工作业空间狭小。尤其在进行多层次的施工作业时,由于施工的交叉性,很容易引发设备撞击等安全问题。并且,建筑项目往往体积较大,而且外部结构呈现多样化,需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措施要根据建筑的类型和施工的进度及时调整。例如,如今很多高层建筑以及特殊形态的建筑施工,由于施工和防护的空间都较为狭小,无疑增加了施工人员的难度,容易引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二)建筑工程施工的非标准化增加了施工的潜在危险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往往需要多个专业施工队伍的协同合作,需要多种不同的专业化设备和建筑技术手段。然而由于建筑企业的数量繁多,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这给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造成了很大不便,一方面由于管理层次较多,复杂的管理关系不利于进行统一安全管理,另一方面由于施工设备和技术水平的差异,不利于实现建筑施工安全有效地管理。而且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法还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施工经验进行安管监督,难以形成规范的安全管理标准。

(三)建筑工程施工的作业周期较长,施工环境恶劣

建筑工程施工一般是在露天环境中进行施工作业,而且由于建筑项目一般体积较大,建筑施工的基础、主体、屋面以及室外装修等大部分的工作量都要在露天进行施工作业,工作条件较差,环境恶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而且一般建筑工程从开始到完成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增加了施工安全的不稳定性。

(四)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复杂

由于现代建筑工程的功能性、美观性等要求日益增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的工艺也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导致其中的不安全因素也不尽相同。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的复杂性要求多种技术设备和配套的施工技术,而随着工程施工的深入,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也逐渐变化。因此,为了顺利完成工程施工,就必须结合建筑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现场的特点发现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这无疑增添了建筑工程施工的难度。

二、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责任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责任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不完善,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部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但是部分法律法规存在的监管难、执行难的问题,可操作性较差有着明显的滞后性,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建筑产业。现在的制度对建筑施工产业的约束较多,但对于包括投资方、监理方、设计方、施工方等多方面的总体责任缺乏全面的管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尤其需重点监管的施工企业,无法及时监管其安全检查是否到位,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安全教育是否开展等问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难以逐级落实,更缺少有效的考核机制。

(二)施工人员素质较低,安全教育不足

建筑企业的一线施工人员往往文化水平不高,文化素质较低,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薄弱,对于正确的施工流程认知不到位,经常随意施工,忽视佩戴安全帽、安全绳等细节,存在着安全隐患。一旦安全事故发生后,对于及时自救互救,降低人身伤亡的措施不了解,延误了宝贵的救助时间。建筑企业对于此类的施工人员也缺乏安全教育,不能及时正确地教育施工人员正确穿戴安全防护装备,单位在上岗时加以安全培训后便往往不再教育,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不能定期开展安全教育。

(三)安全施工的投入不够

要想施工安全有效落实,必须建立完整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安全管理制度,培训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购买配置响应的安全器材,这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我国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成本的控制,建筑施工流程的各个方面进行成本的控制,但是对于安全问题,丝毫不能松懈,投入不能减少,现今的施工企业对于安全施工的投入总体上还需增加,应该给每位工作人员配置足够的劳保工具。从以往的统计看来,当施工安全投入的成本降低时,施工事故的发生率会明显上升。

(四)监理工作不到位

工程监理在施工现场负责“三管、两控、一协调”,监理单位是施工安全的直接监督员,有对于施工安全进行实时监控的责任,而部分监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的监理不到位,对于现场施工的安全问题忽视,没有尽责的开展安全监督工作,对于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地发现,更无从督促建筑企业进行整改。《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规程》等各种法律法规需要严格落实,监理制度理应发挥其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的中坚作用,需要予以重视。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安全制度保证体系

对于施工安全管理而言,安全制度是由措施管理制度、岗位管理制度投入与物资管理制度等各种施工管理制度够成。应该明确安全施工的组织制度和责任制度,进行教育培训,形成成套的安全教育体系。及时编制安全措施和施工事故预案,定期进行总结和评价。对于安全设备的购入和发放予以监管,形成合理的审批发放制度。同时,应该有日常的安全检查体系,每日的验收制度、交接班制度、报告、统计与归档制度,通过安全制度层面的建立,从根本上规范施工安全管理的落实。

(二)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贯彻落实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针对特殊工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洞口临边的安全防护措施到位,设置安全指示牌。所有施工人员进场需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需佩戴安全带等,如有违反立即纠正,从而让所有施工作业人员意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

(三)重视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前期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降低对人员生命产生巨大损伤的风险。在项目设立的初期规划中就要充分考虑安全投入的因素,作好安全资金投入的准备,同时在现场预留安全设备安装的空间。一方面要确保施工企业投入了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足够的安全冗余度,各种相关人员到岗,资金到位,设备齐全。另一方面要确保各种投入物尽其用、人尽其责,确保其安全效应的充分发挥。对各种投入从项目开始就进行监督并观察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安全管理手段。加强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这些制度要不断变化,确保其与新施工技术之间保持一定的匹配性。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建筑职工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涂中均.浅析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J].民营科技,2014,09

[2]赖豪.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J].门窗,2014,07

[3]臧明龙.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

论文作者:刘井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论文_刘井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