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飞
(鄂州市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湖北,鄂州,436099)
【摘 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路面的行车舒适与安全,对于路面的使用寿命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材料质量、施工阶段以及现场检测三个方面介绍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以期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沥青路面作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路面形式,具有行车舒适安全,路面平整度以及抗滑能力较好的特点。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路面交通荷载持续增长对于沥青路面的强度以及耐久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对于确保沥青路面质量,提高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以及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沥青路面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中涉及到的材料主要包括沥青、矿料以及沥青混合料。沥青路面施工材料对于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材料准备方面必须加强质量控制管理措施,避免由于材料质量问题造成沥青路面的质量问题。
1.1沥青
沥青作为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材料,对于路面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路面的耐久性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沥青的选择上应该结合公路施工项目的交通荷载以及气候环境等特点,综合确定沥青标号,选择普通或者改性沥青。同时加强对沥青质量的抽样检测,确保用于生产沥青混合料的针入度、研读以及软化点等各项控制指标满足使用要求。
1.2矿料
矿料作为构成沥青混合料的骨架,对于沥青路面的强度以及高温稳定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交通荷载的主要承受传递材料。因此,对于粗细集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相关施工规范的要求,粗集料应该石质坚硬,破碎面规则颗粒形状相对较好,针片状含量较少以便于形成嵌挤结构,同时压碎值、磨光值、冲击值以及磨耗值等物理指标必须符合要求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细集料的砂当量以及含泥量也应控制在合理的水平,用于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的矿粉必须干燥洁净,各项性质符合标准要求。
1.3沥青混合料
对于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首先必须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相关级配设计资料,进行目标配比的验证以及拌和站生产配比的调整。生产配比调整确定后,需要通过拌和机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以及试验段的摊铺,并以试验段摊铺的压实度等技术指标为依据确定沥青路面施工时的松铺系数。
在拌合站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主要集中在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沥青用量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与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以及沥青用量的控制,主要通过抽屉试验检测的手段,必须确保将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以及沥青用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生产配比的要求。由于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关系到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以及压实度等指标,因此需要根据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类型确定最佳出料以及到场温度。同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马歇尔、车辙以及冻融等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高低温以及水稳定性能。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2.1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拌合站生产的沥青混合料首先经过目视检测确定相对均匀,没有花白料的现象方可运输至施工现场。沥青混合料的运输通常情况下采用载重吨位较大的自卸汽车,以增加运量降低运输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热量散失。为了确保沥青混合料到场温度满足施工要求,在运输车辆上必须采取覆盖棉被篷布等保温措施,运距较远运输时间过长时,必须使用专门具有保温加热设备的运输车辆。
2.2沥青路面现场摊铺施工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施工对于天气状况的要求为,气温不低于10℃,出现大风及降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严禁施工作业。沥青混合料运抵施工作业现场后,技术人员应当首先检查料温是否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合格后方可用于摊铺施工。如果温度过低,则容易导致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较差,沥青路面摊铺以及压实困难,压实度难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到场温度参考施工规范确定,一般情况下普通沥青到场温度在110-130℃之间。
在摊铺过程中,应该通过刮板输送器一级摊铺机料斗阀门控制摊铺供料量,使布料高度在2/3左右,并使之沿螺旋全长布料,避免摊铺过程中发生离析。在摊铺过程中需要及时的调整熨平板以及拱度等参数,根据确定的松铺系数对布料器高度、夯锤频率及供料系统进行调整。摊铺机的行走速度应该根据摊铺层厚、摊铺机的性能等因素确定,避免过快或者过慢,造成表面拉沟或者碾压温度过低的现象发生。
2.3沥青路面碾压
沥青混合料摊铺后紧接着人工进行修补,将边缘不规则或者出现混合料离析的地方及时处理,之后上压路机进行沥青路面的碾压作业。碾压的目的是是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将沥青路面的空隙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沥青混合料碾压的层厚一般小于lO0mm,应该根据路面摊铺宽度、摊铺速度等配备足够的压路机。碾压分为初压、复压以及终压三个阶段。初压应紧跟摊铺机之后较短的区域内,尽快使沥青混合料的表面压实,以降低热量的迅速散失。初压一般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钢轮压路机的行走速度需要控制在2-3㎞/h左右,避免发生推移或者开裂的现象。复压一般紧跟初压进行,碾压的区域长度一般控制在60-80m左右,通常复压采用具有揉搓功能的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复压一般需要确保碾压区域重叠1/3-2/3,使路面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复压后紧跟着双钢轮的终压,对沥青路面进行收光是路面平整顺滑,终压不得少于2遍。对于压路机难以进行碾压的边角部位,应采用人工或者机械夯实。
2.4施工接缝的处理
由于施工接缝直接影响到路面的平整度,因此必须处理好施工接缝确保路面平整度。沥青路面的施工接缝应该连接顺滑,没有接缝离析的现象。对于相邻两幅路段与上下层的横向接缝,需要错位长度超过lm。纵向接缝应该通过热接缝,将以摊铺部分留下l0-20cm不做碾压,作为后续摊铺的基准面进行跨缝碾压避免产生缝迹。
3.公路沥青路面铺筑质量检测
沥青路面施工结束后,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确保路面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以及地方规范规定的要求。路面施工质量的检查通常包括路面压实度、平整度、渗水系数、抗滑构造深度与摩擦系数以及路面弯沉值等多项技术指标。
压实度以及路面摊铺层厚的检测通常采用钻芯取样法,对于芯样的厚度以及毛体积密度进行检测,压实度即芯样的毛体积密度与拌合站取料进行马歇尔试验得到的毛体积密度之比即为路面的压实度,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根据公路等级确定一般不小于90%。路面的筑平整度的检测方法主要有3m直尺,连续式平整度仪,激光路面平整度仪与车载式颠簸累积仪等几种方式,需要结合施工单位的配备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对于平整度的检测必须确保足够的检查频率。路面渗水系数通过渗水试验检测,一般控制在300ml/min以下。路面弯沉是指在标准交通轴载作用下,路表轮隙处所产生的变形或者回弹变形,是表征路面变形能力的指标,常用的弯沉检测方式主要由贝克曼梁,自动弯沉仪以及落锤式弯沉仪几种形式。路面抗滑性能的表征方式主要由摩擦系数以及路面构造深度两种。路面横向力摩擦系数通过横向力系数测试仪或者摆式仪测定,构造深度则通过铺砂法测定路面的粗糙程度,其检测频率均需按最少200m/1处进行控制。
结语
沥青路面施工设计方面较多,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对于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必须分阶段全过程进行。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沥青、矿料以及沥青混合料等材料的质量检测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沥青路面施工作业管理,完善路面施工期间以及施工结束后的质量检测,这对于提高路面施工质量,确保路面的长期稳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F40- 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刘海涛,李利,赵凤琴.路面基层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影响[J].东北公路,2003(1).
论文作者:刘云飞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6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压实论文; 压路机论文; 温度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6月总第2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