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宣传、信息不对称与债务融资成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债务论文,不对称论文,融资论文,成本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公司对于广告宣传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近年来,上市公司不惜重金争夺央视和地方媒体黄金时段冠名权,天价广告现象层出不穷。广告支出已经成为众多上市公司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疑问是,为什么面对公众质疑和反面教训,上市公司依然不惜重金进行广告宣传?天价广告费用真的值得吗?天价广告所产生的轰动效应到底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收益?面对公司对于天价广告的热捧,客观地分析广告宣传对于公司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并讨论广告宣传相关效应有效运转的制度背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广告宣传与信息不对称、公司融资的关系探讨上述问题。 二、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资本市场有限注意理论 资本市场有限注意理论认为,个人投资者的决策过程是,先将投资范围限定于最近吸引他们关注的公司股票,然后再从限定的股票中选取投资组合。这是因为,个人投资者拥有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在面对数量众多的股票时只能先将筛选范围加以限制[1]。这样一来,关注就成为引发投资者进行投资的重要驱动因素。在股票市场中,引发投资者关注的事件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股票异常表现,二是广告宣传。股票异常表现是引发投资者关注的第一类事件,Barber和Odean发现购买股票时的搜寻难题会使个人投资者更加关注和追捧率先抓住他们眼球的股票,包括具有异常收益率、异常交易额以及被媒体大量报道的公司股票[2]。广告宣传是引发投资者关注的第二类事件。广告宣传可以通过增加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对公司股票的熟知度,进而提高个股的流动性和所有权深度[3]。此外,广告宣传可以通过吸引投资者关注引发资本市场轰动效应,提高公司透明度,从而为上市公司融资提供便利,Chemmanur和Yan发现,准备IPO或者增发的上市公司更愿意利用广告宣传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关注[4]。 除了通过研究股票异常表现和广告宣传验证有限注意理论的真实性之外,学界还探讨了有限关注所带来的经济后果。饶育蕾等发现,吸引投资者关注具有一定的价值,高关注投资者能够充分理解包括盈余和现金流在内的盈余组成部分的信息,从而实现公司应计的合理定价[5]。然而,广告宣传所引发的有限关注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当外界媒体试图通过报道公司出现的问题发挥外部治理功能时,上市公司会以增加广告支出的方式支持本地媒体,减少其对自身的负面报道,而媒体也不愿意得罪潜在的广告客户。但是,醋卫华和李培功发现广告宣传不会影响媒体的治理功能[6]。 (二)信息不对称与债务融资成本 与本文主题相关的还包括信息不对称和债务融资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具有价值效应,通过缓解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披露能够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增加会计信息的参考价值,并对融资产生正向影响[7]。由于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的正面效应,企业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信息披露政策提高公司价值。Easley和Ohara发现,上市公司可以通过选择信息披露质量、分析师跟踪和市场微观结构等影响资本成本[8]。于富生和张敏证实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负相关,这种效应对市场风险更大的企业更强[9]。郭桂花等进一步发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10]。 (三)文献简要述评 从有限关注理论的相关研究看,实证分析已经佐证了有限关注理论的正确性,个股的异常表现以及广告宣传都能引发投资者的关注,进而影响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进一步地,广告宣传引发投资者关注的价值效应被初步发掘,广告宣传引发的轰动效应有利于公司股票的增发和上市。然而,这些研究止步于广告宣传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并未深入探讨广告宣传通过引发关注影响信息不对称以及债务成本的具体机制。而之前的研究确实表明,广告宣传有利于外部市场对公司的公平定价,从而提高公司的透明度[4]。本文将研究视角拓展至广告宣传对信息不对称和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有利于推进有限关注和广告宣传的相关研究,为广告宣传的融资效应提供实证支持。 目前,针对信息披露的研究已经证实了信息披露水平和质量有利于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然而,目前鲜有研究直接涉及广告宣传对公司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水平进而对融资成本的影响。本文沿着广告宣传通过有限关注影响信息不对称和融资成本的路径进行分析,扩展了行为金融理论与公司财务理论结合的理论视角,有利于为公司广告实践提供实证支持。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广告宣传与信息不对称 由于有限的时间和资源约束,个人投资者往往很难直接从成千上万只股票中选择出适当的投资组合,这构成了个人投资者的搜寻难题。基于此,个人投资者通常遵循关注驱动的投资模式,即先将投资范围限定于引发他们关注的股票集合[1]。在资本市场中,广告宣传是引发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因素。广告宣传无处不在,借助于大众传媒强大的信息共享和传递功能,广告宣传不仅使产品市场的消费者了解公司产品,也使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熟知本公司的股票,这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大额广告宣传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一条信息来源,使得投资者可以低成本地了解公司股票,为投资者制定投资决策提供了便利,所以广告宣传引发的关注效应有助于解决投资者的搜寻难题[3]。 广告宣传为个人投资者限定投资范围、解决搜寻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个人投资者在选择最终的投资组合中会更多地考虑进行大额广告宣传、进而吸引他们眼球的上市公司,这会通过两条渠道降低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广告效应的存在使得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析那些进行高额广告宣传、吸引他们关注的公司,这会使外部投资者更多地了解这一类公司的情况,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水平;另一方面,广告宣传引发的关注解决了投资者在购买股票时的搜寻难题,更多地吸引投资者持有本公司股票,这有利于增加股票流动性,从而使股票价格中包含更多的公司信息,股价信息性的上升意味着信息不对称水平的降低。上述两方面的效应说明大额广告支出会引发投资者的关注从而降低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水平,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1。 假设1:广告支出越多,内部人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 (二)广告宣传与债务融资成本 前述假设说明,广告宣传有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地,信息不对称会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现实世界中充斥着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会引发借款人的道德风险问题,也会使金融机构在贷款合约中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所以金融机构会要求借款企业提供一定的溢价作为补偿[11]。换句话说,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了更高的债务融资成本。而当企业内部人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时,金融机构既能对借款人的资金用途进行有效监督解决道德风险,又能对借款人未来盈利能力进行稳定预期减少不确定性,有利于降低其要求的借款利率,这意味着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缓解降低了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综合假设1的分析,我们认为,广告宣传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了金融机构对企业要求的借款利率。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2。 假设2:广告宣传支出越多,债务融资成本越低。 (三)不同公司广告宣传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异质效应 本部分我们将讨论不同所有制、盈利能力以及制度环境下广告宣传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中国特定的制度背景导致民营企业长期以来面临信贷歧视[12]。与国有企业存在的隐性担保相比,银行在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时将更加谨慎地考虑公司的偿还能力。当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剧时,由于较高的审查、监督高成本以及事后可能造成的更大损失,银行会要求更高的利率作为补偿。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贷款配给,降低信息不对称对于民营企业的边际价值更大。因此,当民营企业通过广告宣传降低信息不对称水平时,银行将会在更大程度放松贷款条件。 不同的盈利水平也会导致广告宣传的异质性效应。市场中的投资者更加关注获得异常收益的公司股票。而那些盈利能力较差的股票可能更少地受到关注。实践中,管理层更有可能选择盈利水平较差的时机通过广告提振市场信心,重新获得市场青睐。因此,与那些已经获得市场关注的高盈利的公司相比,低盈利公司通过广告宣传能够获得更大的边际关注度,从而在更大程度上降低信息不对称和融资成本。 不同的制度环境也会影响广告宣传的效果。公司所在地区的法制化水平越高,广告宣传的运作将更加完善,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将会获得更好的保护,原因在于:我国民营诉讼采取“原告就被告”的一般地域管辖原则。当消费者由于公司的虚假广告宣传受到损害时,可以向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时如果公司所在地的法制化水平越高,消费者权益的受保护水平越好,相应地,公司会减少虚假或者不实广告。这意味着,企业所在地的法制化水平越高,企业事前的广告行为越可信,广告宣传对于公众的吸引力更大,从而在降低信息不对称、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效果上越好。 公司所在地区受信任程度越高,一方面广告宣传的可信度越大,公众的认可度越高;另一方面,公司由于虚假广告受到本地舆论谴责从而造成的潜在损失越大,相应地,这些地区的广告宣传将更加可信。上述两种机制使得公司所在地受信水平越高,广告宣传能够更多地引发投资者关注,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的融资成本。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3。 假设3:对于非国有公司或者低盈利公司而言,广告支出降低债务融资的效果越好;法制化水平越高或者地区受信任程度越大,广告支出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效果越好。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我们从各公司年报中手工获取了上市公司的广告信息,由于2008年以前,上市公司对于广告费用的披露较少,因而选择了2009~2012年上市公司的广告费用。在数据汇总过程中,我们借鉴Chemmanur和Yan的处理方法,剔除了未披露广告费用的上市公司[4],并进一步剔除了金融类上市公司和ST类上市公司,初步获得了802家上市公司共计2722个样本。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广告样本与其他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合并。为了剔除极端值的可能影响,我们对所有的连续性变量在1%水平上进行截尾处理,最终获得2443个样本。 (二)主要变量定义 本文涉及的主要变量包括信息不对称、广告费用以及债务融资成本。 首先,我们借鉴经典的关于信息不对称的相关研究,将证券分析师跟踪数目、预测偏差作为信息不对称的代理变量[13]。证券分析师的数目analyst等于预测公司当年盈余的证券分析师人数。证券分析师预测误差等于单个证券分析师每股收益预测偏差的绝对值平均再除以公司股票年初的价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标签:债务融资论文; 股票论文; 融资成本论文; 信息不对称理论论文; 股票分析师论文; 投资分析师论文; 融资公司论文; 个人投资论文; 股票融资论文; 效果广告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