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不仅给传统的互联网应用带来冲击,更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师首当其冲成为“探路者”,一个“微”字尽显魅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行为心理学都明确地告诉我们:人总是要借助直观的、动态的表象去理解和认识抽象的、静止的事物,这种认知方式与生俱来,且要伴随一生。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借助直观形象发展抽象思维是一种必然选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让学生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阻碍着学生通过理解、感知、操作、思维等心理活动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而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特点,体现“重视引导,微处入手,快乐学习,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
刚接触“微课”也是一次偶然的巧合。记得在上二年级展示课“玩一玩、做一做”时,让孩子感知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方式,里面不乏让孩子动手活动、动手操做的环节。设计时和试讲时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孩子们能通过玩华容道的游戏去感知上下平移和左右平移,在玩中学,在做中悟,很快孩子们就能把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发现平移这种显现。接下来旋转现象,孩子容易理解,课本上提出并且做了一些简单的猜测和实践证明。需要证明的内容是:有三种图形,分别是正方形、圆、三角形。在每种图形上有三个点,一个点是图形的中心点,其余两个是除中心点以外的其它任意两个点,需要孩子用火柴插入后旋转,之后对转动进行观察和验证。绝大多数孩子得到了正确的答案,但是实验允许有一些偏差的存在。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孩子们可不这么认为,为了证实这件事情,老师就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我把准备好的教具放在投影仪上,孩子们的注意力瞬间集中在老师这里,他们屏气凝神,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屏幕里发生了什么,希望老师和他的结果是一样的。就这样,为了体现结果更加明显,我拿了两个一样的图形,只是一个旋转的点是中心,另一个则不是。当我双手同时转时,或许是左右手的受力不均,或许是制作教具时的一些误差,结果差强人意。老师的结果让鸦雀无声的教室忽然躁动起来,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本来很明显的事情被弄得一下无法收场。我给出了结果,就草草结束了这个部分的讲解, 这个部分也成了我的一个心病。一个技术性的难题,不验证的话,结果显得苍白无力;验证吧,课堂的生成是随机的,不在可控范围之内。一时间,解决这个问题成了这节课顺利上下来的拦路虎,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就是这节课最大的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有一天老师们在听课,把手机拿出来录像,看看自己的教态语言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可以提前把验证的结果用手机拍摄下来,这样结果就不会受到影响,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事实证明课堂进行得十分顺利,孩子们的学习效果非常好。没想到一次瓶颈的遇见却造就了踏入了解微课的一小步,之后微课在几何教学中被我不断思考和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通过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使用微课有这样几点建议:
一、在使用微课时
对老师上课遇到难点或者学生不好理解的几何抽象问题时,微课可以帮助老师更加清楚地演示或者细致讲解,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实现了直观媒体信息的交互传输,动静结合,声形并茂,有利于学生以丰富的感性认识、清晰的图像、准确的表达促进大脑的记忆,使孩子对知识印象深刻。
二、微课技术打破了教学时空限制,将文字叙述的定理、定义衍化为精彩的视频呈现给学生
新课程立足于“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理念,强调“数学应来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的内在魅力和应用价值。
三、微课现在很是流行,但是切忌乱用、滥用
老师接触一些新的事物时难免什么都要用上它,盲目的使用未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成了一种表象。我们应该冷静考虑如何物尽其用,在最需要的时候做最正确的选择。这样既突显了微课价值和意义,也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四、教师应克服传统数学教学“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答案,弱于动手”、“强于考试,弱于创造”的弊端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注意运用微课技术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了解和掌握数学鲜活、现实的一面,展示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的密切关系,组织、提炼学生熟悉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中寻找教学契机,把应用意识贯穿于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之中。
五、微课具有“短”、“精”、“快”的特色
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既可以查漏补缺,强化巩固知识点,也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我们已经走入微课时代,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
微课技术变革了几何教学的信息传递结构,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枯燥,为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信息的多元交互传播中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和生动的表象统一起来。
论文作者:王伊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5月总第1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学生论文; 孩子们论文; 老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数学论文; 成了论文; 直观论文; 《教育学》2016年5月总第1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