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与科学的发展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发展观论文,以人为本论文,思想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一的,是对以往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超越,体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发展的价值目标与发展的动力源的统一。
一、以人为本是发展的价值目标
人是历史的主体,又是历史的客体,人本身的发展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结晶,也是衡量人类历史进步的尺度和理解人类历史进步的关键。人类创造历史的真谛在于:人依据自身的目的在历史上进行价值追求与实现,这种价值追求是随着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和人的自觉性的提高而不断提升的。
在原始社会,人们屈从于自然异己力量的压迫,“象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5、65页。) 人类在向文明社会的过渡过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始萌芽。特别是古希腊人在向文明的过渡过程中,建立了奴隶主民主制国家,其自由公民是社会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各方面活动的全权主人,享有政治自由、贸易自由和学术自由,使他们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创造了具有永久的魅力的希腊文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了重视人、研究人、赞美人的人本主义思潮,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观点,这表明,自由的希腊人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是社会的主人,是高于一切存在物的最高存在物。以此相联系,铭刻于德尔斐庙的据说是神谕的箴言:“认识你自己”,表明希腊人认识到,人生和哲学的要义是认识人本身。苏格拉底赋予“认识你自己”以深刻的哲学意义,认为人应该把关怀人、研究人、认识人类自己作为哲学的中心主题。
文艺复兴时期,新生的资产阶级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的人本主义思想,用人本位思想鲜明地反对中世纪的神本位思想,用“人道”反对“神道”,用个体主义反对权本主义。歌颂人的伟大,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现世生活的意义,追求现世的幸福,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用“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博爱”大力鼓吹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他们“提供了启发工人意识的极为宝贵的材料。”(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01页。) 他们把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圣西门的临终遗言是:“我终生的全部工作目的,就是为一切社会成员创造最广泛的可能来发展他们的才能。”(注:《圣西门选集》下卷,第286页。) 傅立叶申明他设计的未来协作制度是以“实现(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傅立叶选集》第3卷,第217页。) 欧文强调要培养人们的“智、德、体、行方面的品质。把他们教育成全面发展的人。”(注:《欧文选集》下卷,第13页。)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对以往的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主体性不断提高,人获得的自由度不断扩展,人的解放程度也日益加大,以确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为基本思想的人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虽然不可避免带有历史的、阶级的局限,但它毕竟是人的主体性和自觉性提高的反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淀,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创造的“类财富。”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首先是对以往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阿尔都塞和西方某些结构主义者认为,马克思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后,就把一切人本学思想都抛弃了,就同任何理论上的人本主义决裂了,(注:阿尔都塞:《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载《哲学译丛》1979年第6期。) 这显然不符合思想史发展的逻辑,也不符合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史事实。但是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是对以往人本主义的超越,把两者混为一谈也是错误的。
这种超越,首先表现在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克服了以往人本主义的阶级局限性,把以人为本视为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古希腊哲人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但他们决不把奴隶当作人。封建时代的乌托邦也只是小农平均主义思想的反映。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的目标只是“政治解放”,即从中世纪的“神本主义”和“权本主义”下解放出来,而不是人类解放。它们追求是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486、485—486、392、287、247、104、520、107、486页。) 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本身是注意人的,但它“把人贬低为一种创造财富的力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2、118、23、131、120页。) 它注意人, 无非是为了从“人”身上榨取更多的财富。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它对人的价值的否定,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一种交换价值。它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但它不可能自觉地把巨大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用于人类自身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以牺牲个人的历史过程为代价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125、124、124—125、124页。) 出现了“物的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的贬值”的怪现象。
马克思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不分性别和种族的全人类解放。”(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64页。) 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人”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他说“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9、281、272、222页。) “人应当了解自己,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按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的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5、65页。) 所以,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本位,以人为目的,以人本身为最高价值,一切为了人的幸福,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把全体人民从剥削和压迫下解放出来,最充分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使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并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既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马克思把未来社会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649页。) 或“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649页。) 恩格斯也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能“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的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64、491页。) 他们认为,社会的发展将克服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财富的增值与人的贬值的矛盾,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64、491页。) “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第124、124—125页。)(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125、124、124—125、124页。)也就是说财富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即“不以旧有的尺度来衡量的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486、485—486、392、287、247、104、520、107、486页。)
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社会主体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人能创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劳动对象,创造物质财富,而且在于,人以及人的发展是人类改造对象世界的目的本身。对象世界的被改造,只是满足人的主体需要,实现人的主体本质的手段,发展生产力说到底就是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改变自身,使人的才能、个性及各种主体本质得以发挥,丰富和发展。所以,人的发展状况就是发展的价值目标实现的状况,它是衡量社会进步尺度的尺度。
二、以人为本要以发展为基础
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对以往人本主义的超越,它的深刻、卓越和彻底之处,还在于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找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途径,科学地论述了以人为本必须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特别是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7页。) 克服了以“抽象的人”为理论基础的以往的人本主义思想。他们认为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以及由此产生的自发的分工、私有制和阶级统治。剥削制度的本质决定了它不可能把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因此,要实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就“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9、281、272、222页。) 创造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前提。
但是,剥削制度的消灭并不能自动地改变贫穷、愚昧、实现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还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是社会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道德生活等领域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自然存在物,不是唯灵论的存在物,离开了吃、喝、穿、住,人就不能生存和发展。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一方面,它是主动的存在物,人在历史活动中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有价值追求的;另方面,人又是受动的存在物,人的实践活动,人自身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的规律制约的。人并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允许的范围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125、124、124—125、124页。)(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第124、124—125页。) 在前资本主义的农业社会,人们依靠手工工具同自然界进行着为了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最简单的物物交换,因而无法发展出同自然界的多层次的、多方面的对象性关系,自然界的极其丰富的属性和价值没有被发现,人同自然界的这种狭隘单面的关系无法确证和发展人自身丰富的潜能素质,并且制约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社会人的发展水平低下和片面。在这样的社会,“个人可能表现为伟大的人物,但是,在这里,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像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个人和社会之间)原始关系相矛盾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486、485—486、392、287、247、104、520、107、486页。) 人类自古以来对“理想人”和理想社会的向往是崇高的,是人本主义的伟大传统。但人的现实发展却根基于人的现实存在。“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怎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79、39、40页。)
因此,马克思反对把历史科学道德化,反对在生产力还没有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企图通过“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9、281、272、222页。) 来实现社会公正,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认为这是“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2、118、23、131、120页。) 马克思指出,“建设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79、39、40页。)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并且强调:“这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他告诫人们,如果不具备这个前提而硬要去实现所谓“共产主义”,其结果“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79、39、40页。) 所以,马克思认为, 共产主义不是现在“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79、39、40页。) 这是极其漫长而艰巨的过程。离开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奢望共产主义,无异于早期基督教徒奢望千年王国。
按马克思的见解,共产主义是能够保证个人能力充分发挥形成全面发展的、和谐的、完美的自由个性的“自由王国”,这种“自由王国”,不是基督教的“千年王国”,不是伊斯兰教的“天国”,不是佛教的极乐世界,也不是乌托邦的幻想,而是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只有在人的物质生存问题已经作为先决条件得到解决之后,才提供人本身发展的自由天地。自由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但时间是一个常数,人类在物质生产这个必然王国花费的时间越少,提供给人的自由时间就越多,人类发展自身的空间就越大。马克思指出:“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和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287页。) 自由王国的获得,“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8—219页。)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社会剩余劳动时间巨大增长,意味着给社会成员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自由时间。它使传统劳动变为个性的劳动。传统劳动是建立在自发分工基础之上的劳动,具有谋生性、固定性、片面性、利益对抗性等特点;个性的劳动是建立在自觉分工基础之上的,出于人们发展自己多方面才能和自我需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科学性和主体性等特点,“个性的劳动也不再表现为劳动,而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287页。) 它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2、118、23、131、120页。) 这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全面的、普遍的、创造性的证实。
马克思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33)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一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作了淋漓尽致的批判,另一方面又一再肯定“资本的伟大文明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486、485—486、392、287、247、104、520、107、486页。)、“资本的伟大历史方面”(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486、485—486、392、287、247、104、520、107、486页。)、“资本的历史的合理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486、485—486、392、287、247、104、520、107、486页。) 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能力的体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486、485—486、392、287、247、104、520、107、486页。) 资本主义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从而为个人生产力的全面的普遍的发展创造和建立充分的物质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486、485—486、392、287、247、104、520、107、486页。) 这种发展“包含着清除旧基地的可能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486、485—486、392、287、247、104、520、107、486页。) 包含着“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222、218、222、219页。) 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胜利以后,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9、281、272、222页。) 只有这样,才能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为整个社会和社会的每个成员本身的全面发展创造大量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9、281、272、222页。)
三、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动力源
马克思以前的人本主义虽然重视人,肯定人的中心地位,反对把人视为社会群体的附属物和工具,但他们不能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从17世纪的霍布斯、斯宾诺莎到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都曾从主体来说明历史的运动,以人为中心来说明社会,这无疑是很伟大的思想。但他们不了解人和社会的本质,无法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与人本身发展的一致性。当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说,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时,他们看不到,环境正是由人来改造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结果“能动的方面”反而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论述环境是怎样改变时,他们作出了“意见支配世界”的结论,陷入了唯心史观;黑格尔从唯心主义方面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把人变成了观念,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史,他在唯心主义的表述中闪烁着把人作为历史承担者的自我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虽然宣扬把人和自然作为他的哲学的基础,但他的“人”是抽象的人,没有超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
在旧哲学止步不前的地方,马克思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他把人的本质和其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把世界理解为通过人的实践而不断生成的过程,“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2、118、23、131、120页。) 社会历史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只能是人所创造的,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改造着环境,创造着社会历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中,人的发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更根本的,人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水平。
首先,从生产力体系的结构看,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体系的核心内容,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当代主体能力的直接物化结果。作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测量器和指示器的生产工具,无论是手工工具,还是现代的电子计算机,都是人的经验和知识的物化或客观化。所以,生产工具的先进程度取决于人本身的发展水平。人类文明的发展是通过社会机制来实现和保证的,每一代人都从前一代人那里接受了以前历代人创造并历史地增长起来的生产力,并且在这个前提和条件下,创造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力量的和质的革命都是新的社会主体所创造的,并且反过来促进了社会主体自身的发展。新的社会主体——新的生产工具——新的生产力——更新的社会主体——更新的生产工具——更高的生产力……,这是一个以人的实践为轴心的互为对象化的双向建构的无限过程。因此,马克思认为财富就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486、485—486、392、287、247、104、520、107、486页。) “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222、218、222、219页。) 而所谓个人发达的生产力就是指“社会个人的发展。”(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222、218、222、219页。) 在这里,发展的价值目标和发展的动力源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因为生产力不是别的,生产力就是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人的个性、本质的生成。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和动力源就是以人为本,关心人、重视人、爱护人,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人的创造性,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以洗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发展生产力与人本身发展的统一:“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的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125、124、124—125、124页。)
从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和趋势来看。如果用现代统计方法计算,在漫长的农业社会,生产发展的年增长率几乎等于零。正是由于人类本身力量的发展,才发生了工业革命,使人类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由自然经济进入社会化的商品经济,由人的依赖关系进入物的依赖关系。如果说在历史的早期阶段,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尚不显著,那么到了近现代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已经十分明显,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大,科学、知识已经成为财富的巨大源泉。在以使用手工工具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初期,财富的基础是人本身完成的直接劳动(即体力劳动),大工业的发展“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变成运用于实践的科学。”(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6、570、570页。) 随着一般社会知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占有他人的劳动时间——不再构成或创造财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222、218、222、219页。) 现实财富的创造“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6、570、570页。) “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6、570、570页。) 这表明,社会生活的过程已经“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222、218、222、219页。) 科学知识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主轮轴,社会的发展日益被智力也即被人本身的发展水平所规划和控制。
所以,马克思认为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的,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是目的性和动力源的统一。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2、118、23、131、120页。) 明确了这一点,才能明确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根本手段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尊重人的价值,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按其本性来说,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比以往任何社会更快的速度发展,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在对待“大写的人”的态度上,它应当比以往任何社会更关心人、重视人、爱护人,更能实现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抓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一句话,重视人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是社会的真正主体,是社会的目的本身,人才是立国之本,人才是创业之源,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灵魂,必须自觉地把不断发展起来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用于人自身。
标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人本主义论文; 科学论文; 个人价值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社会财富论文; 恩格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