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建设必定要进行灌溉,在农业灌溉方面能产生重要作用的是灌区水利工程。要推动灌区水利工程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对带动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积极作用。然而,如今在灌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这篇文章在探讨这些问题的前提下,对灌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安全工作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应对措施
前言
水利工程对于防洪减旱、除水灾等有重要影响,适用于农业灌溉用水、居民食用、生产生活用水,生态建设及经济水平等多有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渐关注下,水利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就更要重视对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工作。这篇文章我们对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情况作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建议。
1灌区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
水利工程肩负着抗洪减涝、水源灌溉、发电供水等重任,对国民经济建设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可替代。水利工程质量,就是水利工程要满足经济、适用、安全等特性。水利工程质量既影响着投资成果,其运行情况也有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发展,对国民生命财产也有着重要影响。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一般涉及到三点:农业用水通常是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的关键要素,对农民的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在一些受灾严重的区域,灾害会极大的影响农村经济收益。所以,对于各个地区农业用水要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全面调动和协调农业用水,确保各区域用水需求都能实现;灌区水利工程设施是能够维护农业用水和保证农民正常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通常在西部区域,水资源严重不足,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农业水利设施。并且,农业水利设施管理还涉及到养护和维修,从而维护设施的顺利运行;充分实现农民饮用水并确保安全性是很关键的环节,对于农民饮用水管理,要确保水质安全,加强监管检测力度,合理控制农民用水价格,确保价格在科学合理的区间内,供以各家各户的农民都能够正常用水。
2目前我国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存在的不足
2.1管理内容繁多
水利工程区别于其他工程建设,涉及要素多、内容复杂,在修建过程中还要全面分析当地的地形特点、施工材料、要确保施工安全稳定,水库选址要科学、渠道布局要合理,堤坝的高低及灌溉渠分布设计都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下进行,完成后还要充分考虑外部因素,水利工程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运行时间长,使得管理内容各式各样,对工程运行管理安全有不小的难度,如果管理人员任务中、负责项目多,管理工作权责不明确,就极易引起管理缺陷,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
2.2缺乏可以统筹规划的专业管理人员
这些年,水利建设工程不断兴起,工程量不断增大,然而在水利工程人员中缺乏技术过硬或专业技能丰富的水利人员。这导致水利管理机构中设计不合理,技术指导不规范,水利人员技术薄弱,难以负责设计和监管工作。并且在机构改革、水利人员的调动频繁、流动性强的特点下,水利人员的激情严重受挫,导致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薄弱。
2.3水利设施老旧
水利设施通常年久失修,质量性能好的工程最关键的条件就是新型设备,然而我国较多的水利设施更新不及时,很多的设备年代久远使得工程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机械化水平对技术创新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设备的更新程度关系着技术更新步伐。在我国市场经济形势下,水利工程不断由国家事业单位发展为企业自筹,政府资金投入变少,设备任务量不够,一些空闲机械,缺乏足够资金进行维修检查,机械失修限制着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4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
一直以来因我国应用的计划经济的管理制度,因此传统的机制、模式还是遗留在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中,使得灌区水利工程的管护效率低,责任落实不具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国家在投资建设灌区水利工程之后,会由乡镇负责管理维护,然而因土地是属于国家集体,农民是农田成本主体,因此区域的小型水利工程往往是由个别农户组织进行管理,因此要权责到人还有一定困难。
2.5灌区水利工程设计施工不合理,管理落后
因地区环境的制约,一些小型水库项目大多致力于功能优化,而忽视全局规划,导致水利工程体型庞大、设计简陋粗糙、缺乏科学布局规划。并且,资金不足,对规划设计缺乏了解,面临着偷工减料的现象,在工程立项期间缺乏科学完善的体制,对体制规范难以贯彻落实,那么这类水利工程就必将面临着设计不科学的情况,极易引起后期的设计变更。对于技术工程的管理缺乏规范专业性,较多小型水库、小罐区及河道设施缺乏专人监控,使得水利施工设施年久老化,缺乏维修管理,造成严重损失,这既会引起水资源的大量消耗,还会及其破坏生态条件。
3有效保证灌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的措施
3.1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专业人才是促进科技更新的重要条件,因此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水利施工技术创新和完善的重要途径。当前,施工人员面临的问题就是员工老龄化严重,对新技术掌握能力低,限制水利施工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因此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就要优化组织水利施工单位的人才结构,由考核形式或者与高校联合的形式挑选高技能人才,不断培养他们掌握新型技术,在施工期间把这些技术全面推行应用,从而强化整个团队的技术能力。并且,还要建立健全人才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发挥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水利施工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完善。
3.2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责任意识
要把握好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工作,能够从源头上控制水利工程管理的无序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要涉及到对质量要求的管理和任务量规格的管理。质量标准的控制就是,要确保施工设施能够维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工作量标准的管理就是确保设备能满足质量标准中一定要完成的任务,是质量标准条例的再次细分,是达到质量标准的基础环节。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工作是长期而漫长的历程,在该阶段中管理人员可能始终在更新状态,然而管理工作要持续进行,所以要把握好技术的资料的存储管理,从而确保水利工程管理的持续进行。
3.3增大在灌区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加强政府的资金保障制度。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最关键的经费来源就是对农田用水费用的征收,因此要重视对农村有偿用水机制的推行,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维护管理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所以,要全面展开对水利工程管理作用的普及和推广,确保各村民及负责人都能意识到管理产生的实际意义。
3.4帮助灌区人民充分意识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的重要性
由于农民是水利工程用水的主力,因此一定要完善农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的思想,确保各地能贯彻执行农民自主管理机制,利用广泛宣传来加强农户自主管理意识和增强农户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4结束语
灌区水利工程的投建是维护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一定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将其落实到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中,进一步推动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工作渐趋优化。在未来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的大力扶持下,灌区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形势肯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周晓云,李朝满,张灿明,等.黄冈市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11- 113.
[2]盛天彪.探索小型水库管理机制保障病险水库安全运行———浅谈公家墩水库运行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做法[J].甘肃农业,2013,(20):79-81.
[3]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司长 孙继昌.加快除险加固 加强运行管理 确保小型水库运行安全 发挥应有作用和效益[N].中国水利报,2010-08-13(006).
论文作者:查世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灌区论文; 水利论文; 用水论文; 农业论文; 水库论文; 设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