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者的文化素养与维汉翻译论文_沈静

浅析翻译者的文化素养与维汉翻译论文_沈静

沈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11-206-01

翻译是跨越文化的语言交流途径之一,是把原语言的信息用目的语语言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得到原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与原文作者大致相同的感知。翻译要求要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言所要传达的含义、情感和深层意味,翻译者不仅要有双语能力,还要具有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内涵,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宗教、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影响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

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来看: 一个民族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化。语言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反映了该语言族群认知世界的方法,记录了该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集中体现着该文化的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信息。在维汉翻译中,文化差异是其存在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正是缺乏对维汉文化深入理解,使得两族民众对对方语言理解存在偏差。因此,为了更正确、全面、深刻地传递原文信息,就必须要深入探究维汉两个民族的民族特征和文化差异,将双语的文化内涵必须适当连接起来。两族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仅表达原语言的表面意思是不够的,还须对两族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目的语中要包含了操原语言民众的民族文化和个性,最大限度地还原其文化背景,翻译者要运用自身文化素养进行翻译,必须要尽可能地结合目的读者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使原语言文化反映的内容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

翻译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个思维再创造的过程。在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翻译者首先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也就是说翻译过程中主要是传达准确意思,而不是自己进行创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是文字翻译更注重形式上的忠实;其次,要讲求语言文字的流畅性;最重要的是,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的传达,要准确的翻译源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这是翻译好一篇文章的关键。

从维汉民族文化差异来看:“文化”这个概念的涵盖面极为广泛,内涵极为丰富。在翻译中密切注意文化上的差异,对其处理的优劣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维汉两种文化背景差异很大。汉语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把我国的传统文化视为“儒家文化”。 而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主要重视的是该民族的名族风俗。如:在打招呼、道谢、称呼等方面,维汉民族具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如:汉族人通常见面打招呼时的见面语是 “你吃过饭了吗?”“你要去哪里?”等,这些礼貌用语在汉文化中是没有更多深意的,只不过是具有礼节性的寒暄方式之一。但是汉族这样的问候形式并不适用所有民族,比如维吾尔族人见面的时候还是问别人吃饭了吗这样的语言,则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人们认为提到吃饭就会误解为问候的人要请他们吃饭,所以这样的见面语要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翻译者文化素养的重要性看:翻译者必须具有文化素养,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离开特定的文化背景,任何语言都充满了人类文化活动的痕迹,不仅体现了本民族的习俗文化、地域差异,而且也透视着该民族的宗教信仰、世界观和价值观。翻译者要认识到翻译既是跨语言、又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而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跟语言的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缺乏文化素养的翻译者,只顾到表面意思的转换,而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导致翻译存在误差。

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入交际,语言便承担着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这就要求作者不但有双语能力,而且要了解两种语言文化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对宗教文化以及地域特征等都需有一定的了解认识。翻译要将两个民族,甚至多个民族的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的真正交流,也无法达到语言翻译“雅”的境界。

从维汉翻译所处的现实状况看:随着新疆各族人民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我们应时刻注意两个民族间语言的差异,用敏锐的感受来发现文化鸿沟并努力跨越,才能使得维汉翻译问题变得简单。

论文作者:沈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浅析翻译者的文化素养与维汉翻译论文_沈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