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乡村体验旅游发展探析
□龙 兰
(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摘 要: 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讨论了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提出了运用平台生态系统来解决乡村旅游中出现问题的思路,并为未来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文化认同;平台生态系统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是体验经济最早的倡导者,他在《未来冲击》中谈到:“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商家将依靠这种体验服务取胜”。1999年,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默在《体验经济》中明确提出:“体验”将成为独立的经济产出,是继“产品”“商品”“服务”之后的第4种提供物,且其将成为未来经济中“一种新的价值源泉”。由于旅游产业也是重视体验过程的,体验经济的到来,直接推动旅游业迈向新一轮的发展。国内学者沿袭国外研究的成果,注重体验的“主观性”,关注度大多是在旅游景区的主题设计和产品开发上[1]。但同质化的风格、对异文化的排斥使游客没有得到个性化体验,阻碍了体验式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建议采用平台生态系统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2]。
1 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1 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
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过去,由于身处险要位置,贵州的优势得不到发挥,一直被冠以“穷山恶水”之名。近年,在政府的扶持和市场的引导下,贵州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拓宽了产业功能,延长了产业链,对产业的升级转型有促进作用。
万:2006年以来我曾多次与您提到要做您的访谈,您总是很谦逊地说:“我没什么好访的,您还是先做我的前辈们的访谈吧!”这次福州第二届中国当代科学口述史学术研讨会我们不期而遇,我早已准备了一个访谈提纲,希望能和您好好聊一聊.
1.2 贵州乡村旅游的类型
1.2.1 自然风光旅游
贵州有很多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看山,连绵不绝,层峦叠嶂,梵净山不仅仅是佛教五大名山,更在201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看水,有5A级景区黄果树瀑布,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看峰,布依族把双乳峰看作是大地母亲和生命之源来崇拜;看石,有“天下奇观”之称的万峰林是我国西南地区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是贵州独有的地质奇观。
1.2.2 人文景观旅游
1.2.4 乡村生态旅游
因而,早在东晋建国之初,王弼《周易注》便开始以经学科目的形式从官学打入东晋儒学内部,直到刘宋时期,其被别立为玄学科目才与儒学公开抗衡。同时,因东晋玄风犹炽,王弼《周易注》在东晋世家大族的家学与中下士大夫私学中的地位更胜于郑玄与王肃《周易注》,这可从大量的东晋清谈材料与东晋经学中得到旁证,如韩康伯所注《易传》,便是王弼《周易注》的续篇。
贵州的很多地区都开展了乡村生态旅游,依靠依山傍水的自然资源,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构建乡村旅游开发区。很多景点还设计了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有的让游客直接参与到特色产业的生产制作过程当中,比如农业种植、果蔬采摘、手工艺品加工等;有的因地制宜开展运动健身项目,比如钓鱼、露营、划船、野餐等;还有的深度开发亲子活动,让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在体验中学习乡间文化知识。
乡村旅游的目的是让旅行者获得愉悦的体验,淳朴的乡野活动少不了村民的参与,村民才是让乡村旅游焕发生机的“灵魂”。若轻视村民的主体地位,游客不但体会不到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还会与村民之间生出嫌隙,破坏体验的感受[4]。
贵州的人文景观极具特色,从时间上分为早期和现代。早期的有:青岩古镇建于明洪武十年,作为当时的军事要塞,其建筑和民俗具有典型的明代遗风;海龙屯作为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其丰厚的甲胄文化吸引了许多冷兵器爱好者。现代的有:贵阳花溪的孔学堂以汉唐风格为建筑特点,具有教化、礼典、祭祀、典藏、研究及旅游的功能;“时光贵州”是贵州数亿年历史的缩影,以屯堡文化为核心,萃取贵州历史故事,融入现代商业的风格,让游客穿越在贵州文化的长廊中,度过悠闲的时光。
1.2.3 民族文化旅游
2 贵州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主题设计同质化
书,读得越早,人的灵魂就越有香气。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不一定会是最聪明的,但一定会变得智慧;不一定会是最强大的,但一定会变得坚韧;不一定会是最成熟的,但一定会不断地成长、蜕变和拔节。读书,如同在田野里种满粮食,粮食种得越精心,那些不良的杂草就越是稀少,心灵的高地就越是开阔和坦荡。
2.2 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平台系统内部,不再只是单一的或几条由上下游企业组成的价值链结构,而是利用网络效应辐射,将与衣食住行紧密联系的企业、文创、教育相关科研机构包含进来,升级成价值网络的形态。这种结构变化的好处在于,不仅能使平台系统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有效降低成本,还能为内部的各成员提供丰富的合作机会,通过网络状价值链自发地联动相关产业,以获取最大化的收益[6]。
2.3 跟风模仿,盲目学习
投资者看到其他地方的乡村旅游有了名气,从中看到商机,直接照搬过来,也不管是否与当地的各项条件相适应。如果赚不到钱,就会摒弃投资项目,于投资者或开发者来说是及时止损,但却造成当地的资源被滥用,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在有关政策的扶持下,各地掀起了乡村旅游的热潮。但大部分旅游点呈现出同质化的现象,除规模大小之分外,各地的乡村旅游设计都比较相似[3]。
2.4 忽视村民的主体地位
贵州有极好的民族文化资源。西江千户苗寨由十多个苗族村寨连成,是中国最大的苗寨,被中外民族研究学者认为是原始民族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是一个观赏和研究苗族文化的“活博物馆”。岜沙古寨是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吸引了很多民俗学家前来考察。
2.5 缺少文化认同
总结乡村旅游各种问题出现的原因发现,阻碍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于设计者没有很好地让村民参与进来,而究其根本则是缺少对文化的认同感。如今全球化的冲击,一方面为世界各族人民提供了机遇与平台,另一方面又迫使人们的生产经营方式、组织架构被重构,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认同危机由此产生。在城市化和产业化的冲击下,民族地区的村民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异质文化,不被主流文化理解,又得不到认同,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5]。
3 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3.1 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重视村民主体地位
按照生态系统类型划分,平台系统内包括的利益相关者有生产者(平台企业和平台系统、平台管理人员等)、消费者(以旅游者为主)、分解者(政府部门、教育、旅游等相关组织和机构)。一方面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能够保证有高素质人才的助力,从多个角度研究设计问题,组建智囊团,解决人才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把村民当作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可开发资源,从人身上可以深度挖掘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学习能力是无穷的,因而对于乡村旅游的开发灵感也是源源不断的。
pH值作为衡量果醋饮品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采用PHS-25酸度计对不同时段的柠檬果醋进行测量,并做出比较。由图3可知,柠檬果醋的pH值在酿造不同阶段的样品中并未产生过大的变化,由最初的2.77下降到2.66,而后缓慢下降到2.63。表明其pH值的随储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酸性增强,表明柠檬果醋的口感逐渐变得醇厚起来。
矮小症是儿童在成长期间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生长缓慢,而使身高处在一个非正常状态。在临床上,矮小症儿童多表现为身材矮小、生长速率较慢、骨成熟延迟、代谢异常等等,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且,导致儿童出现矮小的病因,最为常见的就是生长激素缺乏,而除了生长激素缺乏外,引发矮小症的病因还包括有骨骼发育障碍、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家族性矮身材等等。不过,若是儿童出现矮小症的原因是生长激素缺乏,则可以通过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其临床效果良好,大多数儿童均可健康成长,但是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利影响,尤其是身高方面尤为显著。因此,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是矮小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关键。
3.2 联动关联产业,提高经济利润
旅游设计者往往出于节省支出的目的,安排村民进行管理。这样虽然能为村民安排工作,使村民多一份收入,但从长远上来看是因小失大。管理事务不交由专业人才来做,游客的体验效果会大打折扣,不利于经济效益的增长。
3.3 集中处理信息,维护与消费者的联系
信息管理是平台系统的基本职能。平台交流作为连接内外关系的窗口,当涉及对象众多、交流信息巨大时,依托贵州优势产业大数据及平台技术,对信息进行识别、分类、整理,并换算成数据自动储存,便于下一期资料信息的分析对比。其实质就是建立一个虚拟的信息管理平台,用于管理客户关系。
甘地胶囊联合常规治疗用于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 魏 昕等(22):3134
此外,平台系统还将从各种角度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以此为需要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充分地展现信息“关联关系”。引入的评价机制能够客观、完整地向大众展现体验感受,便于督促平台吸纳反馈意见,并作出相应调整,也可以作为宣传营销的内容。
4 未来展望
第一,平台生态系统以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理念为核心,对我国产业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把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引用到具有体验价值的乡村旅游中来更是一种崭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由于这种模式在旅游研究当中还处于定性研究的阶段,缺乏实证分析,接下来的研究可以寻找新的突破口,使用定量的方法来加强平台生态系统研究。
第二,随着我国“走出去”的步伐日渐加大,“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我国展现文化自信、沟通与各国情谊的重要手段。其中,讲故事的方式、技巧对故事的好坏有直接影响。这意味着不仅需要更多地了解当地情况和掌握当地语言的传播人才,而且要将中国故事与当地的风俗文化、宗教观念相协调,这样的故事才能更好地引起共鸣,消除误解,传递真实的中国形象。要消除因文化认同带来的危机,就要从源头上梳理少数民族发展历程,从认识到学习,再到理解,最后达到文化认同。
第三,旅游设计者要明白最好的乡村旅游体验要融入到当地生活中去。以目前的研究来看,人们还没有过多地关注以住宿为核心的“木屋产业”。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气温骤升,使得避暑旅游越来越普遍,但贵州市场还没有看到“小木屋”的发展前景。如果贵州能利用少数民族独特的建筑设计和现代高科技环保材料,打造一个“小木屋”生产制作加工厂,就能率先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这一构想不仅有助于扩大就业需求,组建一批优质的工匠团队,也能由此打造成一个旅游特色加工基地,成为一个特色品牌。
参考文献:
[1]伍乐平,肖美娟,苏颖.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重构——以日本乡村旅游为例[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2(5):154-157.
[2]陈才,卢昌崇.认同:旅游体验研究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2011,26(3):37-42.
[3]徐林强,黄超超,沈振烨,等.我国体验式旅游开发初探[J].经济地理,2006(S2):24-27.
[4]匡红云,江若尘.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研究最新进展及管理启示[J].管理现代化,2019,39(1):80-83.
[5]赵承华.基于文化体验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1(3):116-119.
[6]朱晓翔.河南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1):69-70.
文章编号: 1004-7026(2019)11-006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F326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9.11.031
作者简介: 龙 兰(1994—),汉族,女,贵州遵义人,研究方向:民族地区产业经济。
标签:乡村旅游论文; 文化认同论文; 平台生态系统论文; 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