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论文_刘自增1,姚建华1,王志有1,原振方2

1宁夏回族自治区遥感测绘勘查院 宁夏 7500212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 430073

摘要:【目的】《国土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重点加强土地实施监测、动态评估和精准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土地资源资产和规划空间的监管能力”的具体内容,要求以信息化驱动国土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宁夏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信息系统构建以高分遥感影像为核心的遥感数据资源库,形成空间规划监测、预警技术与方法,解决自动化监测和冲突提醒预警,形成规划督察一张工作底图,实现遥感监测、城乡规划、统计监管等相关数据资源的有效管理、数据共享,节约资源利用。【方法】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空间规划监测系统的数据成果,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空间规划高分遥感监测系统监督监管模块,利用基于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的遥感解译特征库,形成空间规划监测、冲突预警提醒,解决自动化监测和冲突提醒预警的需求,实现全区用地监测督察的有效监管。【结果】综合运用数据库、GIS、网络通讯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各类数据的综合利用和可视化程度。宁夏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信息系统与空间规划监测系统数据实现无缝衔接,构建以高分遥感影像为核心的遥感数据资源库,空间规划监测系统成为宁夏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信息系统重要功能组成模块。

关键词:高分遥感影像;监督监测;空间规划;“一张图”

0 引言

为了可以有效加强用地管控监督监测的质量和效率,需要把信息化作为用地管控监督监测工作的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对用地管控监督监测的组织模式、管理机制、思维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规划管理相关部门需要注重实时监测服务平台的建设,把信息化充分结合到督察模式的创新上,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督察的流程进行重塑。通过实时监测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准性和全面性,从而有效提升土地督察工作的效率。

1 宁夏空间规划高分遥感监督监测模块建设背景与主要建设内容

1.1.建设背景

2016年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23次会议审议同意《宁夏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试点方案》,同意宁夏开展省级空间规划试点,要求加强组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按照《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要求:对规划实施进行数字化监测评估,及时发现纠正管控违规的问题,定期评估规划指标完成情况,保障空间规划的落地实施。为此,在规划实施前,亟需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流程,市县空间规划实施情况的数字化动态监测评估。

1.2.建设内容

1)在空间规划监测系统与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空间规划监管业务流程与监督实施办法,以保证监管实施的到位到边。

2)基于宁夏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信息系统,构建以高分遥感影像为核心的遥感数据资源库,空间规划监测系统成为宁夏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信息系统重要功能组成模块,形成空间规划监测、预警技术与方法,解决自动化监测和冲突提醒预警。

3)形成规划督察一张工作底图,实现遥感监测、城乡规划、统计监管等相关数据资源的有效管理、数据共享,节约资源利用。

4)创新政务管理模式,违法建设早发现、及时查处、防止违法建筑出现新的回潮和新的违法行为,全面提升城乡规划管理的质量。

2.宁夏空间规划高分遥感监督监测模块业务需求

1)实现图斑筛选及下发

高分遥感影像空间规划监测系统对比变化图斑与空间规划基础资料,分析变化图斑的基本信息,结合各类规划建设,筛选出疑似图斑,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传递疑似图斑信息等监测结果,并将疑似图斑下发市(县)空间规划主管部门和相关管理机构自查核实。

2)实现区县图斑自查核实

市(县)空间规划主管部门和相关管理机构对相应的疑似图斑涉及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自查核实,并反馈到规划办。

3)构建图斑研判途径

根据各地对疑似图斑的自查核实情况,规划办组织国土、城建等主管部门共同对疑似图斑进行研判,适时组织专家参与,将图斑分为无效图斑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图斑。

4)对违规图斑进行建档

针对确实存在的违规图斑,汇聚各方面证据信息,形成文字报告,并配以数据与图像,形成违规图斑说明材料归档与报送。

3.宁夏空间规划高分遥感监督监测模块总体架构设计

3.1.宁夏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信息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宁夏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信息系统采用新一代基于云环境的T-C-V(Terminal-Cloud-Virtual)软件系统架构,T-C-V架构是继局部网软件的C/S结构、互联网软件的B/S结构发展起来的适合云计算、云服务的新一代软件三层结构,它将在架构上提升数据存储、组织和管理能力,决策支持能力以及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的地理信息服务的能力,从而为全区用户提供更广泛、更智能的地理信息服务。

整个系统架构分为基础设施层(V层),多规大数据中心、多规功能仓库和多规云服务中心(C层)、多规云应用中心(T层),总体框架如图3-1所示。

V(Virtual)层为基础设施层:基于虚拟化技术,将云平台、云存储、云计算、网络设施、网络安全等软硬件设备组织起来,虚拟化成逻辑资源池,对系统提供虚拟化服务。

C(Cloud)层包括多规大数据中心、多规功能仓库和多规云服务中心。

多规大数据中心:提供一个开放式的数据管理架构,统一管理多规合一行业涉及的所有数据资源,将规划数据和业务数据,包括矢量图层数据、非矢量规划数据、规划编制项目数据、建设项目审批数据和公文办公数据,以及存储在MySQL、DB2、Oracle、Sybase等类型数据库的网络数据源数据,依托MapGIS空间数据技术和大数据分布式技术,实现海量、多源、异构的多规数据统一管理。

多规功能仓库:依托MapGIS工作流引擎,建立功能全面、性能稳定、简便易用、高效共享的功能仓库,提供业务搭建运维、MapGIS组件、基础引擎等服务体系,通过聚合、重构为云服务中心提供功能插件。

多规云服务中心:采用简单、快速的“框架+插件”纵生式开发模式,保证框架与插件的独立性;支持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独立开发插件,实现插件之间的松耦合;提供一种层次化的目录树结构来分类管理和组织插件服务资源,以此实现多规相关功能服务统一管理。

T(Virtual)层为多规云应用中心:基于大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资源,将云服务中心的多规相关功能服务资源聚合、重构,形成六个具体的应用系统,包括多规规划编制系统、多规综合服务系统、多规合规审查系统、规划编制项目管理系统、市县规划管理系统和规划门户网站。

3.2.宁夏空间规划高分遥感监督监测模块系统构架设计

空间规划高分遥感监测系统监督监管模块的建设涉及到大量的遥感影像的操作,考虑到要保证一定的响应速度,以及 GIS 图形数据处理需求和对系统平台安全性、稳定性的考虑,因此采用B/S 结构。结合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的架构,该模块总体框架自底向上由设备层、数据层、支撑层、业务层和用户层构成,并建有统一的标准体系与作业规范的信息化制度。

1)设备层

空间规划高分遥感监测系统监督监管模块是一个可在同一网络环境不同机器站位上并行操作的业务,不同的机器站位将可能同时对数据层的综合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入库操作,因此,自治区政务云平台成为支持上述所有业务操作的基础,它可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共享与流通。此外,在设备层上还应包括用于数据存储的服务器设施与存储器设施。

图 3 1系统总体框架图

2)数据层

数据层是统一规划设计、标准统一的综合数据库,它包括项目信息库、遥感影像库、现状图库、规划图库和监测数据库等。项目信息库存储空间规划项目相关的属性信息;遥感影像库存储空间规划规划前、规划过程中、

规划后的遥感影像;现状图库包括空间规划的现状图和对应的矢量化图层;规划图库包括空间规划的规划图和对应的矢量化图层;监测数据库存储了根据遥感影像提取的信息及统计查询等信息。由此可见,综合数据库是整个土地开发整理遥感监测系统的数据仓库,也是上层业务运作的数据交换枢纽。

3)支撑层

基于自治区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信息系统扩展的空间规划高分遥感监测系统监督监管模块是在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空间规划监测系统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三区三线”及行政审批情况实现对可疑图斑的重点督察。

4)业务层

业务层是针对实际的业务内容,基于应用支撑平台,设计、开发和构建的空间规划高分遥感监测系统监督监管模块,实现对可疑图斑的智能查询、统计分析、图斑审查及业务审批,并对违建区域进行监察,对违规图斑进行建档和形成统计报表输出。

4.宁夏空间规划高分遥感监督监测模块业务设计及应用实例

4.1.宁夏空间规划高分遥感监督监测模块业务设计

根据空间规划遥感监测监管要求,结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及自治区实际,系统业务流程有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建设合法性筛查→市县核查反馈→规划办审核分发→部门及市县查处整改→结果反馈→归档备案。

方案二:建设合法性筛查→市县核查反馈→空间规划管理机构审核分发→市县查处整改→结果反馈→归档备案。

本次高分遥感监测系统与宁夏空间规划系统衔接的技术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技术环节,首先是从遥感监测系统中提取可疑图斑数据,然后对可疑图斑数据进行脱密处理,在将可疑图斑进行脱密处理后需将其上载至空间规划数据中心,然后将已经抖动后的可疑图斑经过系统的查询统计后将结果分发给相应市县的规划部门,他们在核查完结果数据后,再将检查的信息上报至自治区规划办,自治区规划办通过上报信息确定重点督查图斑,再将重点督查图斑数据反馈至自治区相关厅局及市县相关部门,市县在逐图斑查处后将信息上报至规划办备案并反馈至自治区相关部门。

4.2.应用实例

以银川市作为示范性区域进行操作过程的描述:

图4-3 可疑图斑比照情况示例

2)图形属性信息查询:

图 4-4 属性查询

3)图形信息统计

对可疑图斑的信息按照各行政区疑似违法数量、各行政区疑似违法占所在行政区面积、各后规划分类数量、各行政区的各后规划分类数量、疑似违法使用面积统计热力图等进行了统计分类。

图 4-5银川各区疑似违法使用面积统计热力图

5.结论与讨论

本次项目建设完成了空间规划高分遥感监测系统监督监管模块研发,形成规划督察一张工作底图、创新政务管理模式,违法建设早发现、及时查处、防止违法建筑出现新的回潮和新的违法行为,全面提升城乡规划管理的质量。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空间规划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数字城市、虚拟城市的发展,必将对空间规划监督监测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空间规划监测系统也将向网络化体系结构、分布式存储的方向发展,具有更快的处理速度、更准确的三维模型、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多的评价分析手段,更好的发挥系统在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的辅助决策作用。

参考文献:

[1]基于ENVI的遥感图像监督分类方法比较研究[J].闫琰,董秀兰,李燕. 北京测绘.2011(03)

[2]遥感原理与应用[M].武汉大学出版社,孙家抦主编,2003

[3]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研究综述[J].李石华,王金亮,毕艳,陈姚,朱妙园,杨帅,朱佳. 国土资源遥感.2005(02)

作者简介:刘自增(1981年11月-),男,宁夏盐池县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遥感测绘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方向的应用研究。

论文作者:刘自增1,姚建华1,王志有1,原振方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5

标签:;  ;  ;  ;  ;  ;  ;  ;  

基于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论文_刘自增1,姚建华1,王志有1,原振方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