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人生道德教育的哲学论争--受陆杰“自问”的启发_哲学论文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人生道德教育的哲学论争--受陆杰“自问”的启发_哲学论文

经验论与唯理论:生活德育的哲学之争——由鲁洁先生“自我质疑”而来的启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理论论文,经验论论文,而来论文,之争论文,德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7-0042-04

从理论上看,鲁洁先生所建构的生活论的德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涉及道德的起源、道德的存在方式、道德的标准与目的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对人及道德理解的全方位的对焦。诚如先生所坦露的,“‘道德源于生活,为了生活’的理念面临着诸多理论上的挑战和难题”,并对生活论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康德的“为道德而道德”,道德与经验无涉,在当今是否还有现实意义?第二,道德第一性还是生活第一性?第三,道德是手段还是目的?第四,是动机性道德还是评价性道德?[1]先生的“自我质疑”极其深刻。其中第一个问题是从哲学上提问的,后三个问题鲁洁先生合成一个整体从伦理学上来提问。本文循鲁洁先生所指引的方向,就生活德育之后的哲学论争进行探讨。

一、生活德育的经验论基础与哲学的论争

从哲学谱系进行探源,所谓经验哲学,是一个与唯理论哲学相对的概念,它相信“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经验”。早期的经验主义者如霍布斯仍认为单纯的经验不能给人以确实性,但是其继承者如洛克、埃尔法修等则都试图从经验的立场确立知识的合法性来源及其确实性。经验论“(假定)盲目的风俗、强加的权威及偶有的联想的重负一旦排除了,科学及社会组织就自动地进步。经验论的职务是要帮助人排除这个重负”[2],从而为不断的超越提供哲学可能。经验论者持目的论伦理学观,认为“是非的知识来源于经验……洛克之后的道德学家主要把道德知识建立在感情或冲动上,而不是建立在理性或天赋的是非观念上……”[3]。

生活论属于典型的经验论哲学的模式。鲁洁先生曾指出过,生活论意义上的生活世界这个概念,“只是借用了西方哲学生活世界的术语,本文的生活世界所指的是人的全部生活领域,包括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也即所有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意义的实践活动”[4]。由此可见,生活论中所言的生活世界并不是胡塞尔唯理论意义上的“生活世界”,而是一个与“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概念。鲁洁先生所说的“人是生活着的人,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人之生成的根据、源泉、动力以及运作机制都内在于他自己的生活之中,不需要到生活之外某种实体或法则中去寻找”[5],“生活世界的基本属性是实践性”[4]正是揭示了这一点。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生活论意义上的“生活世界”等同于人的一切实践活动的总和,这在某种程度上与马克思所言的“人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同构甚至是一致的。道德来源于生活世界与道德来源于实践这两者在哲学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可以从鲁洁先生用大量实践论的哲学来论证生活论的内容中领悟到这种深邃的哲学用心,这同样也可以帮助我们窥探到生活论在哲学谱系上所源出的土壤。

鲁洁先生指出,“道德存在于生活,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把道德理解为生活、生活的方式,澄明了道德的本质”[6]。道德并不是存在于前经验领域中,也不是存在于超经验的世界中,而是与经验世界紧密不分的,道德意识本身就是一种“经验性的结构”[4]。这个观点充分反映出生活论在本质上主张经验哲学所主张的,知识(道德)本身是由经验产生的,而绝不是天赋的。

在哲学史中,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唯理论相信人的理性可以对最基本的哲学问题提供最终的解答,而且这些解答都将是必然真理,①经验论主张“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经验”[7]。这两大哲学阵沿所争论的基本问题最终的核心就是“天赋观念”是否存在,亦即“实体是否存在的问题”。这个概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曾有多种说法本质同一地规定它,如本体、终极实在、基质等;斯宾诺莎的定义则具有明晰性: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被认识的东西[8]。唯理论哲学认为,实体存在且可以为人所认识,是理解一切概念的前提。经验哲学否定这个世界存在一个实体性的本质,从而将哲学的阵沿由本体论转移向经验本身,认为是经验而不是由实体生成这个世界。在经验哲学的体系中,建基于经验论的生活论德育也具有反“实体”的本质:“这种理性主义教育……认为,只有隐藏在现象后面的道德‘实体’才是具有逻辑上的本源性和基础性的真正的存在,它是第一和最高的,只要达到对于它的把握,其余的存在都可以从中推演出来……生活论的道德观则认为,道德、道德的意义不能到远离生活实践的、超感性的第一世界中去寻找,只能在生活实践中去领会……。”[4]

生活德育论的基本思想是,“道德和道德教育源于生活、透过生活、为了生活”。“透过生活”是一个教育学问题,我们暂且搁置;“源于生活”是一个哲学②问题,是在本质上确立道德的形式③;“为了生活”则是一个伦理学问题,是在伦理上确立道德的正当性。这应合了经验哲学和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特征。下文将循上文所揭示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论争,从这两个学科进行反思。

二、世界的本质与意义的生成:哲学的反思

第一,经验哲学是亚里士多德式的吗?在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派》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人指天一人指地:柏拉图认为,这个世界的本体存在于另一个形式的世界当中;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本质就存在于这个实存的世界当中。经验论和柏拉图思想之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和亚里士多德也是不同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存在在“在”那里,而经验论则认为“是”存在在“我”这里,即“我”的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当中。亚里士多德坚持本体的概念,他认为,“本体有两个意义:(1)最终的基质,它不再用于断定其他任何东西;(2)由于是‘这一个’,因而亦是被分离的东西——这一本质乃是每一物的形状或形式”[9]。在第一层意义上,本质与唯理论相似;在第二层意义上来看,本质与事物相关,而与经验无关。所以在本质上,经验论也不是亚里士多德的继承者。

第二,实践生成人还是人生成实践?主体性在关系中还是关系性在主体中?马克思的观念是“劳动产生人”,这在生活论中就表述为“人自己创造自己”。“人自己创造自己”是以马克思所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的观念为基础的,认为是劳动将人从动物中分离出来。但劳动是指实践论意义上的人的活动,史前的前人类活动就不能称之为劳动,那么这些不能称之为劳动的前人类活动怎能创造人呢?只有具备主观能动性的人,才能从事实践活动,那么是人的主体性赋予活动以实践意义,还是活动的实践意义赋予人主体性?在唯理论的立场上,是人使得一切与之相关的事件成为人的实践,是人生成了关于人的一切,而不是关于人的一切生成了人。

在唯理论中,人的意识是天赋的(争论的中心始终是是否有“天赋”这一观念),外在于人的一切,都是在人的主体意识中统合起来的,这是认识论的重要论题。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也是为此提出来的,“在莱布尼茨的心灵里……单子认识世界……它完全没有本来意义的经验,然而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就在单子的本质中这样预先安排着”[10]。在此,唯理论和实践论在对社会的认识上就产生了一个重要的分歧:唯理论认为,社会是透过单子这一最基本的认识单元而被统合在主体内部的,人的社会性是由主体的主体性自身确立的;而实践论则认为,人的社会性是由人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属性所确立的,所以人的社会性是由实践以及实践的场域——社会,这些外在于主体的东西所确立的。

唯理论与实践论对主体间性的认识也不相同。作为一个唯理论者,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概念建立在主体内部的性质当中,“构造性的感知活动与被感知到的存在者一样,都从属于我的具体的自身本己性”[11]。这种观念认为,主体间性本身是在“自身本己性”中被构造的,人的类主体性存在于人的主体性当中。而实践论的主体间性认为,人的主体性存在于人的类主体当中——正因为人的生活是类的生活,所以人的主体是存在于社会这一类主体当中的——主体间性是一种社会属性而非个体属性。这种理念也为人的空场的社会决定论种下了哲学上的祸因,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决定论的问题,回到唯理论的思路未必不是一个出路。

第三,经验哲学的一个显著问题在于它缺乏方向。如果按照纯经验论的思想,那就是生活确定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而作为意义本质的道德也必然是由生活确立的,但是到底生活在何种意义上能够确立意义呢?鲁洁先生指出,“意义世界是人所特有的生活世界,人是追寻意义的存在者……人要活得有意义,有的人就是因为感到活得无意义而不再活下去……”[12]。这指出了意义对生活的重要,而非生活对意义的重要,那么怎能说生活产生意义呢?如果“经验在被接受以前,即已被预先解释,而此种解释又是依照最先赋予生活的意义而进行的”[13],那么,就是将意义赋予生活然后再来解释经验的,那还能说意义是由生活产生的吗?

如果实践产生了意义,那么谁规定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的方向?如果意义以及道德不是先存于实践活动的话,能动性就失去了主观依据,就是无目的的、随意性的,就不是主观的能动性了。如果“意义的追寻使人回归于他的真实存在,人正是在意义追寻中不断超越现实的规定,走向自由的本质”[12],那么尚没有意义(尚在追寻中)引领的自由的本质就是随意和妄为——意义和道德难道就是被之规定?谁来引领超越的方向?如果“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生活”[14],那么,创造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现存的生活是否需要反思?依据什么反思?将来的生活依据什么创造?

这当中还存在着一个人性判断的问题。当说实践产生道德、道德源于生活的时候,这当中还隐含了一个判断,即一切的实践以及生活活动都必然是向善的、超越的,若非如此的话,实践和生活就不能规定道德,但是这就意味着人性是天然善的。但是谁给予了这个判断呢?舍勒对人的认识的一个判断发人深思:在某些时代,人微笑着故意自称动物,在另一些时代,人误以为自己就是上帝,后者较之前者对自己的兽性的认识要深刻得多[15]。实践人的概念意味着我们是站在物质性的位置上的,用上帝的心态来改造这个世界,这是否兼具了舍勒所说的两种判断呢?当我们思考道德问题时,这不能不考虑。

三、道德问题的本质与判断:伦理学的反思

道德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有两种比较典型的对道德本质问题的描述:一种观点是生活论所认为的,“道德就其本义而言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建立的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手段”[16],这也就意味着道德是人自己做出来的;另一种是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知识即美德”,即道德是一种知道了就能行的东西。这两个观点中,一个认为道德是做出来的,一个认为道德是知出来的,这其实还都是在讨论道德的来源问题,属形而上的范畴。但是我们说,“道德本体”是一个形而上的哲学问题,而“道德问题”却是一个真正的“道德”问题。那么道德所关涉的“道德问题”是什么呢?生活论认为,“道德的‘知’是为了‘非知’,知的意义在知以外,在前知识的领域中,也即是在生活中、在行为中、在实践中,道德之知的任务在于道德的实现”。这里的“道德的实现”是一个真正的道德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能否由“实践中的道德之知”来担当呢?无论是从实践中还是从天赋观念中的知,与实实在在的行之间是否可以有因果的关联?难道从实践中来的知就比从天赋观念中得来的知更能致行?或者相反?恐怕这个问题需要商榷。我们认为,“行知”是一个如何致知的方法论问题,而“知行”却是一个如何致行的道德问题,这两者很难联系到一起。说到底,道德问题的本质是人能否或如何能行出良心中已经明了的道德之知,而与如何获得这种道德之知没有关系。

此外,紧随的问题是:外好还是内好?外好、内好,投射到政治哲学上是一个正当和善的问题。但是在纯粹的伦理考察中,它实际上是一个良心的判断机制问题,即人的良心到底是以什么作为判断道德的标准,由此产生了道德的正当性来源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良心是凭外在的行为及其效果的评价来确立良心的道德判断呢,还是凭着内在的动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来确立良心的道德判断呢?这实际上就是伦理学上的目的论和义务论的问题。

而唯理论哲学与义务论伦理学之间是相缔连的,而经验论哲学则是与目的论伦理学相缔连的。这首先从大师谱系中可以看得出来,如康德、内格尔等义务论的伦理学家,在哲学上基本上都在大陆理性主义(唯理论)的阵沿,而边沁、穆勒等目的论伦理学家,在哲学上基本都在英美经验主义(经验论)的阵沿。再从它们的逻辑谱系中也可以看得出来,因为唯理论认为有“天赋观念”的存在,而“天赋观念”作为实体或最终实在,又是超越物质实在而存在的本质存在,因此,它的判断必然落实在对超越物质的本质能够有所知的人的动机当中。而在经验哲学当中,由于是实践生成了道德,而实践又无任何先在的道德、意义上的意义,那么道德判断就只能落实在实践的效果当中。正如文德尔班所说,基于实践的哲学体系所建立起来的伦理学,“其典型特色就是经过反复思考的德行与幸福的关系;或多或少鲜明地提出来的最后结论是:个人欲望的满足被提高到作为伦理功能的价值标准。以此原则为基础而树立起来的实践哲学体系就是功利主义”[10]。生活论兴许并不赞同“个人欲望的满足”这样的说法,但是当我们来考察实践这个词的时候,却发现这是一个哲学上的必然。因为实践的本质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实践又是先在于道德的,那么实践中引导人的能动性的主观,在人的内部,除了道德以外,那就是欲望了。这也是为什么最近的德育研究中一再地强调要人性化(实际上就是要“照顾”人的欲望)了,这在伦理学上有其功利主义的思想源泉。

四、天赋与否:生活德育中所蕴含的虚无主义危机

问题还是要回到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根本分歧,即是否存在“天赋真理”上。诚如黑格尔在批判经验论哲学家洛克时所指出的,“洛克完全不把自在自为的真理放在眼里。他的兴趣不复在于认识自在自为的真理”[17]。经验论认为一切都是在生成中,但如果是这样的话还会有什么真正的永恒的真理吗?经验论者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他们认为一切的意义都是在被超越和生成之中的。但如果是这样的话,还存在亘古不变、贯穿历史的永恒性的精神价值吗?如果一切的道德和意义都是“与时俱进”的话,那么还存在精神意义上的文化传统吗?

加缪说,“荒谬的人知道,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在这微妙的时刻,人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之中,……他的命运是他自己创造的,是在他的记忆的注视下聚合而又马上会被他的死亡固定的命运”[18]。如果意义是在生活本身,生活本身就是意义,而不是先存的;如果只是人的实践勾连了世界的关联性,而不是本质的实在;如果是人自己创造了命运,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主人……,那么是否意味着生活论在本质上是与加缪的虚无主义同构呢?是否最终导致的结果恰恰就是虚无主义?脱离天赋而由人自身所建构出来的意义是否最终在本质上就只是如加缪自己所说的落个荒谬之名?是否生活德育最终所生成的就是意义上“荒谬的人”?在哲学上,这是一个很容易就可以得到的结论。生活世界可以在性质上是一个意义世界,两者并不是完全等同的,但是如果按照经验论的观念,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同一,生活本身就是意义的话,那么恐怕难逃虚无主义的窠臼,最终所导致的是道德以及道德中所蕴含的意义问题。同时,经验论认为,世界本来就只有偶然的事实性真理,而没有统一的必然真理。若是这样,实践也不能成为事理本身联系的统一性,也不具备这个世界联系的最终解释力,最终产生存在意义的虚无主义。

最终,由超越于历史的纯粹的精神、先在的意义、超验的道德而上溯到“天赋真理”是否存在?这是唯理论与经验论哲学的不可调和的问题,也是思考教育、生活、意义和道德问题不可回避的问题。

注释:

①必然真理是先于经验为真的或先验为真的,也就是说,这些真理是我们生而有之或天赋的;而经验真理则仅仅是一个事实而偶然为真。

②这里的哲学指狭义的哲学,即形而上学,而不是指广义的包含了宗教学、形而上学、伦理学、逻辑学的哲学。

③这里的形式是取古希腊的意义,即亚里士多德所讲的“个别事物的是其所是(本质)及第一实体都称为形式”。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64.

标签:;  ;  ;  ;  ;  ;  ;  ;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人生道德教育的哲学论争--受陆杰“自问”的启发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