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以内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作用探讨论文_苏亚兵

1岁以内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作用探讨论文_苏亚兵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中医院防保科 225321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1岁以内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1岁内小儿临床资料,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1,不参与儿童保健)和实验组(n=41,参与儿童保健),将两组小儿的体格发育情况以及智能发育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小儿的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发生率分别为19.51%、21.95%,实验组小儿的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发生率分别为9.76%、7.32%,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对照组小儿的精细动作、大动作、适应性、语言发育状况与实验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岁以内的小儿参与儿童保健,临床效果较好,小儿能够得到较快的生长发育、智力以及体格发育方面也有一定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1岁以内小儿;儿童保健;作用

人体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就是儿童时期,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时期,在此时间内,若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就会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造成直接的影响,致使小儿生长发育出现异常,因此,就应该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降低影响。参与儿童保健能够极早的发现儿童发育异常情况,并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1]。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1岁内小儿进行研究,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1岁内小儿临床资料,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其中包括53例男性小儿,29例女性小儿,小儿月龄2.5~11个月,平均(6.38±2.04)个月,对比两组小儿的性别、月龄等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能够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小儿不参与儿童保健,实验组小儿参与儿童保健,首先,组建儿童保健培训班,着重探讨疾病的预防以及儿童保健知识,借助电话咨询以及体格检查的方式做好小儿的咨询指导工作。其次,将小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化验结果作为依据,给予小儿服用维生素AD,并注意室外活动的季节性,注意多晒太阳,保证钙的有效吸收,针对超过4个月大的小儿就需要适当给予铁剂补充,最好实施纯母乳喂养。当小儿达到5个月以上时,就可以给予一定辅食。第三,在进行儿童保健时,需要充分把握小儿的心理以及生理特征,从而将符合社区儿童的保健方案制定出来,同时做好家属的辅导工作,实施针对性的计划以及指导。此外,还需要将小儿常见疾病的防治向家属进行宣教。搜集小儿资料,针对小儿佝偻病、大动作、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精细动作、适应性以及语言能力的发育情况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以及佝偻病发生率,同时观察小儿的大动作、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精细动作、适应性以及语言能力的发育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中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平均值±标准差以及百分率进行表示,同时分别借助t以及卡方检验的方式证明,若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小儿的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发生率分别为19.51%、21.95%,实验组小儿的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发生率分别为9.76%、7.32%,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对照组小儿的精细动作、大动作、适应性、语言发育状况与实验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小儿的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发生率[n(%)]

组别 例数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佝偻病发生率

实验组41 4(9.76) 3(7.32)*

对照组41 8(19.51) 9(21.95)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值<0.05。

3讨论

小儿处于儿童时期期间,大脑的可塑性较好,生长发育也会较快,在此时间段内如果能够按照人心理发育规律训练小儿的认知能力、感官刺激、社会适应能力、语言能力,就能够促进儿童的脑潜力以及心理发育[2]。同时如果儿童家长能够有较强的保健意识,儿童的保健次数就会较为规律,生长发育情况也会较好。相比于未进行保健的儿童来说,体质会有显著的差别。儿童的生长发育会同时受到先天遗传因素以及后天环境因素的制约,也就是说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个人行为特征、生物学因素、家庭因素都能够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如果能够对以上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儿童就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生长发育[3]。此外,据相关研究证实,母乳喂养对儿童的影响差异性不大,但是母乳喂养对儿童的成长还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做好宣传工作,从而使母乳喂养率得到有效的提升。综合上述实验分析,对照组小儿的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发生率、精细动作、大动作、适应性、语言发育状况与实验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1岁以内的小儿参与儿童保健,临床效果较好,小儿能够得到较快的生长发育、智力以及体格发育方面也有一定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锋.1岁以内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5):255-256.

[2]冯丽媛.1岁以内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B,2014,(12):225-225.

[3]程光磊.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8):329-330.

论文作者:苏亚兵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  ;  ;  ;  ;  ;  ;  ;  

1岁以内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作用探讨论文_苏亚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