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宜章县人民医院 湖南宜章 4242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结合输尿管镜治疗多发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多发性肾结石患者2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104例,对试验组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则行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并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机体功能恢复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我院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统计分析得出,在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机体功能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均优(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肾结石患者,在治疗时用腹腔镜结合输尿管镜治疗具有一次性取石成功率高、不良反应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应当推荐使用。
【关键词】输尿管镜;多发性肾结石;腹腔镜;疗效
作为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多发性肾结石的发病往往表现为无尿、急性梗阻性少尿、血尿等,一旦无法得到及时且针对性的治疗,其对于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甚至可能引发肾衰竭、尿毒症而死亡[1],基于此,我院对选取的208例收治患者中的104例患者运用了腹腔镜结合输尿管镜治疗方式,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08例多发性肾结石患者,其中男116例,女9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5.8)岁,平均结石直径为(15±1.2)mm,患者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采用影像学检查证实所有患者均至少一侧存在至少一颗肾结石。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试验组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则行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比较方面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行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进行取石。试验组患者,采用了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具体操作如下:行全麻进行手术,取健侧卧位,腰部升高,继而在其腋后线十二肋下作为手术入路,钝性分离至腹膜后间隙,置入橡胶手套扩张气囊,充气至有良好的操作空间及手术视野,后于麦氏点、脐与剑突之间、右侧锁骨中线肋缘下置入5、10、5mm的T roca,打开Gerotas肾周脂肪囊及静膜,充分游离并显露盂背侧,术中避免挤压肾盂,防止肾盂们结石滑入肾盏内增加取石难度。利用分离钳钳夹有硬物感,以结石中心做“U”型切口,确保将结石找到并取出。后放置双J管,并注水冲洗有结石的肾盂,将小结石冲出,输尿管镜经由腋后线的12肋下手术进入并由U型切口进入肾盏,链接好生理盐水对输尿管镜实施清洗,小结石直接冲出,较大结石采用钬激光击碎后冲出,进而于肾盏内重置肾盂切口外的双J管,缝合后肾盂切口用4-0可吸收缝线缝合;充分洗净腹膜冲洗液后,进行止血,在此基础上留置一根肾周引流管,完善手术后,医院应及时对患者进行KUB复查[2]。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机体功能恢复时间;(2)术后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3)
1.4统计学分析我院在数据统计分析方面运用了SPSS20.0软件,并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的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及机体功能恢复情况对比经我院研究统计分析得出,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机体功能恢复时间更短(P<0.05)。具体如表1。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结石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方面的对比,试验组患者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显著于对照组,未能一次性清除结石的试验组4例患者于术后第2周再次取石;对照组有13例患者术后2个月再次采用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结合ESWL取石,9例成功,4例患者术后第4个月采用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结石ESWL取石成功。两组患者在术后不良反应方面的对比经我院术后对两组患者的统计分析,得出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1%,而对应的试验组则为3.8%,相比之下,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具体如表2
3讨论
当前发展中,作为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病症,多发性双肾结石即为双侧肾脏有超过两个以上的结石,在对其的治疗方面,有常规开放性手术、输尿管镜取石法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法等[3],其中运用第一种时手术切口大,残石率高、复发率高、感染率高及出血多等缺陷,对于术后患者的身体康复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其对应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而当前医学发展中腹腔镜微创手术诸多优势,使得其在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运用有了现实可操作性[4]。对于多发性双肾结石患者的治疗,运用腹腔镜结合输尿管镜治疗取石,具有切口小、损伤轻、可避免机休的损伤,经由腹腔镜对肾盂肾盏处的多发性结石治疗过程中,可有效的利用输尿管镜经由肾盂切口钳取肾盏内结石,且手术视野开阔,手术操作方便,取石彻底。在实施完手术后,患者不易发生尿漏、输尿管狭窄及尿路感染等现象,疗效更优[5]。
本次研究中,经我院对选取的208例患者中的104例患者实施腹腔镜结合输尿管镜治疗,从我院后续的统计分析看来,在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机体功能恢复时间、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方面,相比于对照组的患者,试验组的104患者的情况普遍较优,其住院天数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机体功能的恢复所用的时间更少(P<0.05),一次性结石取石率为96.2%,充分显示了腹腔镜结合输尿管镜治疗在疗效方面的优越性,且在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1%,而试验组则为3.8%,相比之下,显然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说明腹腔镜结合输尿管镜治疗后的安全性更高,使得患者的预后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对其生活质量很好的提高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多发性肾结石患者,在治疗时用腹腔镜结合输尿管镜治疗具有一次性取石成功率高、不良反应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应当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葛玉锋,宋体松,吴永兵,等.腹腔镜、输尿管镜联合治疗多发性肾结石17例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1):83—84.
[2]马亮,余大敏,张志根,等.经腹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117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0).44—45.
[3]杨国山.腹腔镜联合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48例肾囊肿并多发性肾结石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8(24):140一142.
[4]胡嘉盛,袁鹤胜,谢国海,等硬、软性输尿管镜结合治疗内支架管管周继发多发结石9例临床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5,25(3):159—162.
[5]严峻.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7):2538—2540.
论文作者:李善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8
标签:输尿管论文; 患者论文; 结石论文; 肾结石论文; 腹腔镜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肾盂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