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卷烟厂;烟草制丝设备;故障分析;防范措施
1 前言
相较于传统的制丝设备,现代卷烟厂的制丝设备已经越来越自动化以及智能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制丝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故障,比方说,部分设备经常会发生罢工使得制丝设备不能够正常进行作业,无法进料或者是发生堵料,根据作者多年对于制丝设备的观察来看,这些故障发生并没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突发性较强,因此,对于制丝设备,查找故障原因比较困难,如果不能够及时查找发生故障的原因,就会对于卷烟厂的生产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也拉低了卷烟验生产的工艺水平。本文主要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于卷烟厂制丝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探讨,并且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2故障分析
2.1 设备故障的原因分析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们可以总结出烟草的制丝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是切片机以及烘丝桶等等,在这其中切片机发生故障的概率最大,主要故障的表现为切片机的提升时,没有反应,自动手动多次切换后才能够恢复正常;对于松散的回溯发生故障主要表现在:松散的回潮片松脱,烘丝桶出现故障主要表现为加热产生漏气。ZS1出现相应的故障主要表现在抱闸过,或者是提升出料时电器发生跳闸现象。针对这些部位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以下的几种原因进行查找:第一,在卷烟厂车间自动化的设备里面,接线松动是比较容易产生问题的原因,由于电器元件主要安装到振槽之中,因此很容易在制丝设备运转的过程中发生电气接线不良的情况,第二,控制线断路的时候也经常会发生故障,制丝设备由于进行长时间的往返运动,因此其相应的电缆会出现疲劳或者是断裂的现象,电缆表面镀有一层橡胶保护,因此我们肉眼很难观察到其中发生的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制丝设备就会产生偷停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由于我国现阶段大多数卷烟厂车间都采用plc的工程控制平台,但是这个系统的站点都是通过网络进行控制,如果网络不通畅就会造成制丝设备发生故障;第三有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也会对制丝设备产生相应的影响,制丝设备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电气控制系统,因此在各种电气设备周围会形成一定的电磁场,并且会彼此产生相应的影响,如果设备自身鲁棒性不强就会导致因为受到其余电磁场的干扰而发生整体控制系统运行不稳定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会造成整个控制系统参数紊乱。因此,如果电磁场在干扰性比较强的情况下,会造成相应的设施设备控制系统的网络故障,最后造成卷烟厂制丝设备停运的故障,给相应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3卷烟厂烟草制丝设备故障的防范措施
3.1技术方面的防范措施。第一,相关的设备技术人员要定期对卷烟厂制丝设备的线路进行严密的审查,并且对于接线进行紧固,进行这一工序的目的主要就为了排除因为电气设备的接触不良或者是外观消耗造成控制元件发生故障;第二,我们可以利用万用表对于各种电压电流参数进行测量,通过测量整个系统的电压和电流,我们可以有效掌握发生故障的线路通断;同时为了能够有效的减少设备由于震荡而产生整个系统的干扰,我们可以对于非固定的线路用手进行晃动,这样可以检测其在振动过程中电路的参数;第三,在维修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替换法来寻找发生故障的电气元件,用替换法进行故障检测时,我们需要软件参数设定好之后再进行设备运行检查工作;第四,主要针对卷烟厂plc控制系统容易发生故障的现象,我们可以采用plc延时程序来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的突然性,根据一般工作经验,我们可以采用一秒的延时保持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由于电器开关接触不良而导致的制丝设备的故障.
3.2管理上的预防措施
制丝设备发生故障时,我们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且对于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排除故障的方法都应该进行认真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够判断出设备故障发生内部的规律性,从而找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第二在进行电器元件安装时就要采用质量较好、可靠性较高的原件;第三我们对于所有的是设备的安装过程应该符合规范要求,这样才能够发挥设备基本的功效,使其安全运行;第四,做好自身设备的养护工作,减少磨损。
3结束语
对于烟草的制丝设备故障进行有效的预防,能够有效降低其发生故障的概率,在进行电气元件的安装和调试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投入生产运营之后,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检查以及调试,保障制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高玉梅,李辉,孙革,等.新型叶丝、梗丝高膨胀干燥设备 的设计应用[J].烟草科技,2008,(10):12-15,29.
[2] 郑金卫.论监测检修技术在烟草包装设备的应用[J].机电 信息,2010,(12):77.
[3] [3] 邓勇.浅析烟草设备电气控制常见问题与对策[J].制造业 自动化,2011,(2):213-214,220.
论文作者:李昕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发生论文; 卷烟厂论文; 烟草论文; 我们可以论文; 原因论文; 《科技中国》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