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式下如何提升农村供电所管理论文_郝强,董稷泽

浅谈新形式下如何提升农村供电所管理论文_郝强,董稷泽

(国网石家庄市栾城区供电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1430)

摘要:农村供电所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按照有利于促进乡镇供电所管理提升、有利于保持队伍稳定、有利于提升供电服务水平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乡镇供电所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持续提升乡镇供电所整体管理水平,为助力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三新”农电战略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助力。

关键词:新形式;提升;农村;供电所;管理

1目前我国农村供电所供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供电所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欠缺

在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必须要求供电所工作人员有专业的工作素养,从而为农业生产与农民日常生活带来稳定的供电服务。但是农村供电所工作人员如今还存在着专业素质不足的现实情况。一方面,供电所在供电工作人员的配置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在编排工作人员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工作人员的实际年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等,这样就会影响到供电所员工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供电所工作人员无论是业务素质还是工作能力都需要得到有效增强与提升,若没有专业性的供电知识与必需技能,一旦供电设备出现故障问题亟待维修,会因为缺乏专业技能水平而造成设备无法得到及时维修,从而影响到供电工作。

1.2收入分配缺乏激励与公平

供电所工作人员往往需要负担较多的供电业务管理,包括装表接电、日常抄表、电费收取、电网检修等工作,这些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已严重超过城市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营业所在薪资分配方面带有“大锅饭”的思想,真正在一线工作的员工并不一定能够获得与之相匹配的薪酬和奖励,导致员工收入缺乏公平和激励。

1.3供电管理工作缺乏制度规范

目前我国农村供电所针对供电管理没有充分的规范制度,系统内部松散,没有考虑到成本控制。供电所员工工作习惯较差,安全意识薄弱,违章指挥与违章操作行为频发,给供电所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在新形势下,我国整体电力供需矛盾得到缓和,这就更需要加强对供电工作服务质量的重视,需要实现供电信息化。然而,如今我国供电所服务质量不够规范,没有健全的硬件设备与先进的服务意识,再加上专业性人才的缺乏,工作质量很难保证。另外,很多农村供电所存在一人多岗情况,单名员工兼任收费员、抄表员、供电设备检修员,不仅要负责安全管理工作,还需要保障工作效率,面临着很大的工作压力,这就造成他们的工作十分被动,工作质量也会受到影响。部分农村供电所采取以包代管做法,放纵包片专职电工自管自抄与自报自收,以完成企业线损指标与电费回收任务,这就增加了钻管理空隙、谋私利、隐瞒临时用电、估抄用户电表指数、转变用电性质、截留用户电费出现的概率,导致线损现象非常严重。此外,个别供电所没有健全的基础台账制度,跟进不及时;个别供电所以罚代管,不论过程论结果,管理制度不合理,导致供电所管理混乱。

2新形势下提升农村供电所管理水平的策略

2.1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素质与积极性

首先要做好员工的选聘与培训工作。农村供电所选聘员工时,必须要公平、公正与公开,被任用人员要经过统一考试,合格后方可任用。供电所要公开薪酬管理、岗位设置以及竞聘方案等,要号召优秀电工竞聘,为新员工尽快适应岗位需求提供保障。供电所也要组织员工专项培训、主题讲座、有奖竞猜等,让员工在短时间内强化自身专业技能。其次,要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供电所要心系用户实际需求,对工作方式及时调整,供电所员工是供电所的形象,必须要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还有要相应的服务意识,让他们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百姓感受到电力人员的工作效率。供电所要经常开展优质服务评比活动,以树立典型榜样与物质奖励方式来提升他们服务水平。最后,要改善员工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供电所日常工作较为危险,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危险系数较高,如果员工没有较高的福利待遇,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影响。

2.2统筹业务协同,提高服务效率

在“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中,须优化乡镇供电所作业组织形式,应用“互联网+”技术,推进乡镇供电所营配业务末端融合,建立更加高效的农村供电管理和服务模式。其中台区经理制、综合柜员制的推行,供电服务班、配电运检班的设立,在一定层面上使管理责任更加明晰,考核更容易量化。但同时,因为具体的分工,也对业务协同带来更高的要求,台区经理之间须相互协作,形成网格化服务网络,特别在配网运维人员和台区经理之间、在营销专业和配电专业之间,必须强化协同配合,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首到负责制等相关要求,不能各自为战,更不允许推诿扯皮。应充分发挥供电服务指挥平台作用,发挥供电所所长的协调指挥作用,以“互联网+营销服务”“互联网+配电运检” 为支撑,推广应用台区经理移动业务终端,实现客户服务、低压配网运维日常业务的智能化管理、可视化监控和信息化调度,确保服务高效,用户满意。

2.3建立健全岗位薪点绩效工资制

建立并完善岗位薪点绩效工资制,将员工薪酬划分为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补贴三个部分。根据员工工作业绩确定绩效工资,并与供电所效益结合起来;对累计贡献工资的比例进行调整、实现福利发放形式的丰富,使得薪酬可以起到长期激励的作用。“点因素”分析法是岗位薪点工资制的核心,这一方法结合了员工的岗位因素,先进行各个岗位的点数测定,再套入薪级和薪点标准,从而对员工薪酬进行合理发放。“点因素”分析法的具体内容如下:(1)岗位薪级4的套用标准:具有高级技师资格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文化程度及以上或工作年限超过十六年;(2)岗位薪级3的套用标准:具有技师资格或相关专业大学大专文化程度及以上或工作年限在11至16年之间;(3)岗位薪级2的套用标准:具有高级工资格或相关专业技校文化程度及以上或工作年限在6到10年之间;(4)岗位薪级1的套用标准:不满足以上条件的工作人员。通过对薪酬进行量化处理形成薪点,以工作数额的形式体现人员工作价值,不仅实现了绩效工资的合理分配,还能促使员工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4系统化管理整合策略

系统化管理整合策略的重要宗旨是提高供电所管理效率和效能,全力支持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乡镇供电所管理工作的若干重要举措,进一步制定“高效”、“全能型”乡镇供电所的建设方案。探讨契合公司战略发展的创新型管理策略,解决当前面临的管理难题,增加乡镇供电所员工的工作激励与效率,改善供电所内部班组层面上的管理结构,并最终提升电力客户的服务水平与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供电所直接服务于农村广大用电客户,不仅要负责管辖范围内的抄表收费、故障抢报修及线路巡视等工作,还需要对电量计量、供电安全与线损等进行管理。农村供电所为农村百姓日常生活与农业生产提供了电力服务,满足了农村群众的用电需求,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了促进作用。为了向农村用户稳定安全地供电,农村供电所必须落实好供电管理工作,供电所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整体形象。以上内容就新形式下如何提升农村供电所管理展开了分析。

参考文献

[1]庄育明.关于基层供电所管理规范化与专业化的优化研究[J].当代经济,2016(35):140-141.

[2]阮伟龙.反窃电技术在供电所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质量探索,2016,13(06):106+105.

[3]杨春辉.乡镇供电所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

[4]李孟孟.针对规范基层供电所管理的对策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6(04):42.

论文作者:郝强,董稷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浅谈新形式下如何提升农村供电所管理论文_郝强,董稷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