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第一测绘院 青海 西宁 810001
摘要: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地理测绘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正经历一个不断发展成熟的阶段,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是指从地理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地理国情的监测的结果来开展对应工作,随着监测技术的进步,地理国情监测的发展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文章重点就地理国情监测的应用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对策
引言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对测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未来我国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正从定位和制图,走向工程应用、管理与辅助决策、信息服务、控制与管理等社会调控方面。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地理信息的形式、内容、专题层次、尺度等应用需求不断扩大和深化。地理国情监测正是在这种新形势下提出的,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1地理国情监测概述
所谓地理国情,是指包括国土疆域面积、地理区域划分、地形地貌特征、道路交通网络、江河湖海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城市布局和城镇化扩张、生产力空间布局、灾害分布等在内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在宏观层面的综合表达,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国情监测就是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测绘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对地理国情进行动态的测绘、统计和分析研究,及时为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提供地理国情信息服务,以提高科学决策、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地理国情监测属于国家基础测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基础测绘工作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拓展。
2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
地理国情信息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地理统计信息和地理演化信息,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是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组织实施基础测绘获取的可量测的、高精度的基础测绘成果,主要包括了地形地貌、水系及附属设施、道路交通、居民地、土地利用等地理要素的分布信息;地理统计信息是在地理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和信息,如道路长度、地区面积、水库库容等;地理演化信息是在动态测绘的基础上,通过获取不同时间段的地理信息,采用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揭示被监测对象的变化演进规律,并对监测对象的未来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所形成的相关信息,如冰川退缩、城市扩张、地表升降等。从地理国情信息所涵盖的基本要素看,监测对象基本上都包含在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体系要素之中,并与传统地形图表示的基本要素相吻合,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地理国情监测的一些基本内容。地形图表示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工矿建筑物、公共设施和独立地物、道路及附属设施、管线和垣栅、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地形图注记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地理国情监测面临的问题
3.1测绘能力
地理国情监测相关的测绘能力包括测绘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分析与分发能力,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地表实施持续的动态测绘,监测数据具有实时性强、准确性高、覆盖范围广、监测频率高以及成果展现方式丰富等特点,因此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对测绘数据获取、处理以及地理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工作流程的测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资金投入
目前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资金获取的主要来源还是国家的基础测绘经费,而这些经费还主要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如常规4D产品等)的生产、更新和维护,很多省份甚至还没有完成全省范围内1:10000比例尺4D产品的全面覆盖。近年来,通过从传统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不断推进,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技术水平、装备设施和人才队伍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前期投入相对较大,且短期内无法及时完成资金的回收,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现有的基础测绘经费仍不足以维持地理国情监测的长期持续性发展,使得许多工作难以开展。
3.3标准体系
地理国情监测具有涉及行业领域广、学科交叉强、数据获取量大、服务需求多样化等特点,现有的测绘标准中仅涉及了其中某些环节某些方面,部分标准滞后,不能很好地指导实际生产,同时还存在部分现有标准之间协调性差、现有标准和地理国情监测要求不一致等问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标准体系。为了使地理国情监测能够全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要建立和完善地理国情监测相关标准体系,确保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权威性。
3.4成果应用
地理国情涉及到跨地区、跨部门的专题地理信息,各种专题地理信息的不协调和不一致也将造成地理国情监测数据难以利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正是这样一个公共的、权威的、标准统一的平台,将地理国情监测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相结合,既能满足监测成果应用的需求,又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重点工程建设思路相吻合。
4地理国情监测的应用对策
4.1建立地理国情监测机制,强化测绘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
地理国情监测既是测绘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持续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提升地理国情信息服务水平,必须建立顺畅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是明确地理国情数据是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并通过修改《测绘法》调整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发布制度,强化测绘部门相关职能,由测绘部门适时发布地理国情监测报告;二是在现有条件下加快调整基础测绘工作内容,把地理国情监测作为基础测绘的重点任务,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同时将地理国情信息直接作为基础测绘成果由测绘部门适时发布;三是按照不同周期,不同尺度以及不同范围,建立健全各级测绘部门既分工明确、又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四是要建立地理国情监测标准体系,科学制定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和编码、监测工艺和技术规程、产品体系与产品模式等标准规范;五是要培养一批覆盖全国、布局合理、满足地理国情监测要求的专业化人才,确保地理国情监测的顺利实施。
4.2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强化地理国情监测的手段支撑
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地表实施持续的动态测绘,对测绘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我国自主的测绘卫星和先进航空遥感平台,建设地面快速测量系统,着力构建以先进测绘技术和现代化装备设施为核心的信息化测绘体系。要根据地表变化的区域特点和地理国情监测要求,进一步优化测绘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的功能分布和区域布局,不断增强地理国情监测的支撑手段。
4.3完善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强化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支撑
根据地理国情监测的新要求,加快完善各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一步拓展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型,丰富信息内容。加快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机制,不断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要统筹协调全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加快推进涵盖主要地理国情要素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与更新,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完善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夯实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在国家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是推动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发展的核心内容,不仅关系到国家和区域的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等多个方面,所以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中推进地理国情监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帆,杨俊艳.“3S”技术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应用[J].经纬天地,2014(02):41-46+72.
[2]王树文,刘俊卫.遥感与GIS技术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应用与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测绘通报,2012(08):51-54+68.
[3]马万钟,杜清运.地理国情监测的体系框架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28(06):104-111.
论文作者:冯国杰,吴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国情论文; 地理论文; 地理信息论文; 基础论文; 数据论文; 体系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