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大力推进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效率,还能减少劳动成本和劳动强度,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于推进城市电力网络的建立是相当有意义的。因此,为了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完善,加快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发展
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持续发展,以往的电力系统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生产对电能的需要,在国内经济水平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系统传统技术渐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陷。然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电厂的生产效率,为电力系统的完善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虽然国内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相较于国外来说起步比较晚,相关技术尚不成熟,然而因为国家对电力行业的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仍然获得了比较可观的进步,我国当前阶段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国际发达国家仍有距离,所以需要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1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条件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有效应用,需要诸多条件。① 需要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深入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得以实现的前提。② 需要自动化电网和配电网技术条件。电网自动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电网发展过程中不断得以强化的。所以,电力部门必须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供自动化电网及其相关技术条件。③ 对电气设备参数有着一定的要求,详见表 1。对于电力工程而言,只有具备以上几方面的条件,才能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深入应用,不仅能够使工作人员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而且有利于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供必要条件,确保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推动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进程。
表 1 电气设备参数表
2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技术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主要经历着三个阶段,如图 1 所示。
图 1 电力工程自动化发展历程
2.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基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等电子技术基础之上,促进了电力企业对变电站设备的优化和调整,既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又减少电力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对电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次,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中,能够使电力工作人员更好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测,确保电气设备性能良好,为电力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利保障。再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以新的设备代替传统设备装置,进而对变电站电力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监测,实现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可视化。最后,基于电气自动化的技术,能够完成变电站运行中的诸多任务,为电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简言之,该技术在电力工程变电站中的应用,有助于电气设备更新和监控,降低变电站运行成本的同时,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
2.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运行中,电网调度工作是基于显示器和计算机等设备而开展的,能够为电网调度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工作人员能够对电网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数据的传输,促进工作人员更好开展电网调度工作。电网调度在电力运行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只有有效开展电网调度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对电力运行的积极作用。传统电网调度工作中,工作者对电力故障等异常情况不能有效掌握,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为电力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然而,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条件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大屏幕对整个电网运行状况进行实施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策略,降低电力运行风险隐患。
2.3PLC技术应用
作为继电接触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相互结合的产物,PLC技术凭借自身信息记录、自动编程及运算优势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了重要的指令发布作用,电力系统低能耗状态形成后其整体运行的灵活度也大大提高。PLC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通过对电力系统中温度、压力和流量等的控制,PLC技术能够对闭环系统有效模拟,从而对电力系统各环路工作适时调节;其次,PL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还能够辅助系统本身的数据处理,这其中就涉及到信息的采集、分析、整合、转换和传递等环节,这有利于操作智能控制效果的实现;再次,将PLC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开关量控制方面,这一技术能够对信号的输入和输出以及断电通电进行控制,这更加有利于自动化生产和高效化生产的实现;最后,PLC技术在电力系统顺序控制中的应用能够得到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单独模块信息,这一单独模块信息的获得能够使电力系统工作的有序性和协调性得到保证。
2.4电网技术应用
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盛况空前,电网调度自动化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构成的要件之一,其自身的技术发展也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数字信息技术的出现也使得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和一体化技术的处理能力持续提高。因其工作范围较广,电网自动调度的应用范围也趋于扩大,电网类型和特点的差异化和明显的地域性差异相互对应。电力系统各个环节当中,自动化技术和设备装置的应用更加有利于对各设备参数、信号和运行数据的统一管理,在控制效果方面的优越性更加突出。
3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3.1以国际标准为发展方向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加注重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促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其中以IED电力自动化技术最具有代表性。该项技术能够使各厂家进行管理信息的共享及操作,具有较好的性能。为促使该系统的应用得到规范,国际上针对这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相关使用标准的制定。我国针对电气自动化应用的研究应积极向国际标准迈进,从而使该项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目前我国已经按照IEC61850标准进入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研发的起步阶段。并且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规模的扩大,也将对计算机技术等在智能控制工作中的应用起推动作用,成为国家电力系统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2实现保护、控制、测量等功能的三位一体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专业化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使电力系统人员配备和运行机制方面的改革得以实施。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将减少电力生产对人力的依赖,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将呈现出更强的独立性与更高的自动化水平。我国设计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在站内进行监控以及采集数据,可使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得到更有效的保障。电力系统状态的独立对电气运行自动一体化的结合式发展起推动作用。电气自动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将拥有更加精确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保护、控制方面,也体现在测量方面。三者功能的有效结合,将有利于自动化电力系统的优势的有效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保护功能的作用在于自行检测并采集设备故障信息,具有的控制和测量功能可使检测的精准度得到有效提升,三者的有效结合对自动化系统的智能控制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论
总而言之,电力系统的发展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水平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企业和国家应当重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将其合理的运用到电力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当中,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运行效率,为人们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曹雨萌.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8(28):9.
[2]李莉.论电力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4):24-25.
[3]高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8(05):197-198.
论文作者:周珍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变电站论文; 作用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