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一般是指混凝土结构物的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的混凝土。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从而顺利完成施工任务,为工程建设创造便利。然而在施工中,由于原材料质量控制不到位,浇筑工艺流程没有得到严格落实,养护施工不到位,容易导致裂缝产生,制约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提升,对道路桥梁施工效果提升和工程有效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为此,作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该提高思想认识,根据裂缝的类型和成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让道路桥梁更好运行和发挥作用。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对策
引言
随着当前施工技术和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逐渐提出了一些新的解决对策和方式,这对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保证人民的日常出行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裂缝防治,必须要对裂缝发生的原因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切实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
一、道路桥梁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一)温度裂缝的成因
温度裂缝是最为常见的类型,也是施工中需要重点防治的裂缝类型,通常是由于温差过大而引起的。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内部与外部温差过大,容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拉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此外,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没有外部热量散失得快,在内部与外部容易产生较大温差,进而可能出现较大拉应力。一旦这种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压强度时,也会导致裂缝出现。
(二)干缩裂缝的成因
干缩裂缝一般出现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一周左右。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外部环境比较干燥,内部水分会向外散失,如果散失速度较快,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较大变形,从而导致混凝土由外向内出现干缩变形现象,在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干缩裂缝一般比较细小,表现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不仅影响混凝土结构外形美观,还会降低结构承载力。
(三)收缩裂缝的成因
混凝土凝结之前,表面水分散失较快,可能出现收缩现象,导致混凝土泌水现象明显减小,混凝土处于塑性状态。如果表面蒸发损失的水分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再加上拉应力的作用,就会产生分布不均匀的裂缝。此外,如果水泥活性较大,混凝土温度过高,水灰比较低,开裂现象会进一步加剧,在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裂缝出现后,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和处理,再加上水分蒸发等因素的作用,裂缝数量会越来越多,影响范围也更加广泛,对整个道路桥梁施工效果提升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道路桥梁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对策
(一)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保证所使用的施工材料质量,能够有效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量使用高质量的地热化水泥以及矿渣水泥等材料,最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效应,从而实现避免混凝土发生收缩的可能性。同时,在粗细骨料的选择上,要严格控制骨料颗粒的直径,一般情况下不得大于40mm,并且选择硬度较高并且相对完整的碎石,避免裂缝问题的发生。
(二)加强混凝土的配比设计
混凝土属于一种混合型材料,它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受到配比方案的影响,因此想要避免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的发生,必须要加强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工作,选择比较合适的配比方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能够符合道路桥梁工程的需要。对此,要提高配比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施工企业要建立起专门的培训和审查制度,对设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及考核,能力具有问题的人员要一律予以转职或者停职处理,保证设计人员的整体水平。
(三)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
加强浇筑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每道工序合理,质量合格,这是预防裂缝的关键。浇筑前应该根据施工目的和要求,考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现场基本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浇筑施工方案,确保浇筑起点、浇筑厚度等指标合理,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正式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之前,应该复核和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确保保护层厚度合理,位置准确,数量满足要求,结构稳固可靠。大体积混凝土入模前,为提高浇筑施工效果,应该做好测量工作,确保温度合理,塌落度满足要求,含气量合格,综合性能良好,只有在这些指标合格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浇筑施工。重视混凝土浇筑时自由倾落高度控制,一般在2m以内。当高度大于2m时,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顺利进行,可使用滑槽、串筒、漏斗等辅助混凝土浇筑。如果是在夏季施工,拌和混凝土之前,应该对粗集料洒水降温,有利于降低温差,预防裂缝产生。冬季低温施工时,有必要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浇筑温度合理,提高施工效果,有效防治裂缝产生。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振捣工作,确保振捣密实到位,提高混凝土密实度,预防裂缝产生。常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表面平板振捣器开展振捣施工。做好设备检查工作,确保综合性能良好,满足施工要求。振捣施工中,坚持“快插慢拨”原则,并保证用力适中,振捣到位,防止漏振。要注重保护周围模板,避免振捣用力过大而损坏模板。重视模板工程质量检查,确保模板支撑结构稳固可靠,接缝处密实到位,有效预防漏浆现象发生,提高振捣施工效果。施工过程中,还要合理分缝分块,这样既有利于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还能降低内部与外部温差,促进施工效果提升。通常使用分层浇筑方式,要结合现场施工基本情况,合理确定分层厚度,严格按要求做好每层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一层浇筑完成且质量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层浇筑施工。通过加强每层浇筑质量控制,最终实现有效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目的。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要求开展质量检测,详细掌握每层浇筑施工基本情况,对存在的不足及时修复,有效预防裂缝产生。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工作,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施工单位应该重视和关注。
(四)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
做好养护工作,这是预防裂缝发生的重要策略,施工中要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保温和保湿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且振捣成型后,采取蓄水保温措施养护。保温养护一般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薄膜、湿麻袋等,降低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温差,实现对裂缝的预防。保湿养护是指为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快散失,浇筑完成后在表面覆盖塑料布进行保湿养护。采取该养护措施后,能确保混凝土表面有足够湿度,防止裂缝产生。此外,为保证养护效果,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d。
结论
简而言之,裂缝防治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内容,作为施工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作用,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防治措施。此外,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对出现的质量缺陷及时修复。从而有效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道路桥梁建设质量和效益,增强结构的稳固性与可靠性,使其更好满足车辆通行需要[2]。
参考文献
[1]宣善宏.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施工技术措施[J].工程与建设,2017,24(5):671-673.
[2]李全军.桥梁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防治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0(12):253-255.
论文作者:李燕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体积论文; 桥梁论文; 表面论文; 道路论文; 成因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