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加强高师师范教育_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论文

坚持和加强高师师范教育_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论文

坚持和加强高师教育的师范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范论文,高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师范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94年高师院校已达241所,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58.6万人,占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总数的20.9%。近十几年来,已输送高师毕业生206.5万人,基本上满足了中学教育的师资需求。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高师教育坚持和加强师范性的结果。但是近两三年情况开始在起变化,一些高师院校淡化弱化师范性,举办了许多非师范专业,招生人数也与师范专业招生人数基本持平。如果不加调控地照此发展下去,势必会模糊高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难以完成国家赋予的培养合格师资的历史使命。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师范为先。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师范教育,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更强调要大力办好师范教育。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师范教育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工作母机,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投入,大力办好师范教育,鼓励优秀中学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进一步扩大师范院校定向招生的比例,建立师范毕业生服务制度。”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第十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励优秀青年进入各级师范学校学习。”这就把办好师范教育上升成了国家意志,确定为政府行为,为发展师范教育规定了基本政策,提供了法律保障。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李岚清副总理在会议总结中特别强调:“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大力培养合格的教师。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办好各类师范教育,这是我国教育的传统和特色。在这个问题上不要有丝毫的动摇。”高师教育是高层次的师范教育,必须毫不动摇地贯彻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师范性,为发展基础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坚持师范性,继承师范传统

坚持师范性,对高师院校来说是第一位的。因为师范性是高师教育的根本特性,是高师院校赖以存在、发展的命脉所在。去掉了师范性,高师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淡化、弱化了师范性,高师就很难培养出合格的中学师资,很难发挥出“教育母机”的作用。

(一)我国师范教育的主要传统

我国有办师范的传统。坚持高师教育的师范性,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国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毫不动摇地把师范教育办好。

我国正规的师范教育,从1897年盛宣怀办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开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盛宣怀在《筹集商捐开办南洋公学折》里,强调“师范、小学尤为学堂一事先务中之先务”,这种师范为先的教育思想实在非常宝贵。1898年,在维新变法期间,光绪下诏开京师大学堂。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速成科,师范馆开始招师范生。1904年,又开办师范预科,次年将师范生分为洋文、地理历史、理化算术、博物四科,这是我国师范教育按学科分设专业的开始,京师大学堂附设的师范馆,成了后来的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把师范教育划开,分师范学堂为优级、初级两阶,使之自成一个独立系统,开始形成我国最初的师范教育体系。据1910年的统计,清政府设置的师范学堂(包括各类的师资训练机构)共415所,学生28572人。辛亥革命以后,当时的民国政府相继公布了《师范教育令》、《师范学校规程》、《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师范学校以省立为主(也可以县立或两县以上合立),高等师范学校为国立。国民党统治时期,师范教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1946年高师达15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给师范教育带来了春天,高师院校的发展较快,到1965年已达59所。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发展更快,目前全国241所高师院校约占普通高校总数的1/4,已经成为高教战线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我国高师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好的传统,这是我们坚持师范性所必须继承和发扬的。

1、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传统

这是最根本,也是最有价值的一个传统。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举办师范教育的目的是为中小学输送合格教师,也就是为基础教育服务。我国师范教育是在清末维新运动的影响下开办的。十九世纪末,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了以救亡图存,实行资本主义改革为目标的维新运动,变科举、兴学校就是这场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兴学校,康、梁都主张创办师范教育。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就有了“设师范”的思想,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师范》中则把师范教育作为“群学之基”,并且得出结论:“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这就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以明确的语言赋予了师范教育以重要地位,清政府虽然很快镇压了维新变法运动,但他们迫于情势,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也不得不兴办新式学堂,建立师范教育。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强调:“学堂开设之初,欲求教员,最重师范。”1903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的《重订学堂章程折》和《学务纲要》也反复强调:“办理学堂,首重师范”,“师范学堂,意在使全国中小学堂各有师资,此为各项学堂之本源,兴学入手之第一义”,“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初级以教初等小学及高等小学之学生,优级师范以教中学堂之学生,及初级师范学堂之师范生”,“开通国民知识,普施教育,以小学堂为最要,则是初级师范学堂,造就教小学之师范生,尤为办学堂者入手第一义。”同年颁布的《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还特别强调:“初级师范学堂为小学教育普及之基”,《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则规定:“设优级师范学堂,令初级师范学堂毕业生及普通中学毕业生均入焉,以造就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之教员管理员为宗旨。”这些都明确提出了兴办学校师范为先的思想,规定了师范教育为中小学培养教师、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辛亥革命以后,我国教育逐步进行了改革,打上了资产阶级教育更多的烙印。在师范教育方面依然继承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传统,当时的教育部公布的《师范教育令》规定“师范学校以造就小学校教员为目的”,“高等师范学校以造就中学校教员为目的”,这就使各级师范学校的教育目的更为明确,突出了为中小学培养教员的办学宗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近五十年间,师范教育尤其是高师教育发展迅速,保持和完善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传统。这不是对已有传统的简单继承,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高师教育经过恢复、改造和发展,具有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性质。1950年,教育部颁布《北京师范大学暂行规程》,其中明确规定师大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能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进步的教育科学、教育技术以及有关的专业知识,这就明确了新型教师的规格,使培养目标具有新的特质。1951年教育部召开全国师范教育会议,明确高师的办学宗旨是为各类中等学校培养合格师资。1954年教育部颁布《师范学院暂行教学计划》,把培养合格中学师资的目标落实到了课程设置之中。1958—1960年间,高师教育受到干扰,不适当地提出“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的口号,1961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师范教育会议予以纠正,再次明确高师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中学教师”,强调“应该使教师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同时也必须掌握专门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巧”,提出高师应当“面向中学”。文革以后,高师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党和政府进一步要求坚持师范特性,办好师范教育。1980年6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师范教育会议,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再次重申高师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中学教师。1987年3月,国家教委召开高师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关系,强调“统一的基础是为基础教育服务”,“国家设置各级师范院校,目的是培养数以百万计的中学、小学、幼儿园的合格教师,职业教育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合格教师,如果离开了这个培养目标,师范院校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改革开放的十多年间,高师院校排队干扰,坚持国家规定的办学宗旨,使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传统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完善,在坚持师范性的道路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就。

2、师范院校单独设立、自成系统的传统

高师教育的举办,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独设立师范院校,赋予培养师资的专门任务;另一种是将师范附设或隶属于综合大学,或者先让学生学习大学课程,然后集中给予教育教学训练。

我国的高师性质的学堂,最先附设于高等学堂之内,如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不久高师就单独设立。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学校系统。这是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曾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学制,即“癸卯学制”。在这个学制中,初级师范学堂是与中学堂并列的,优级师范学堂是与高等学堂并列的。这就要求师范学堂独立设置,自成系统。在此以后,全国陆续设立师范学堂。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规划全国为北京、南京、武昌、广州、沈阳、成都六区,各区设高等师范学校一所,北京另设女子高师一所。1922年“新学制”颁布后,除北京高师和女子高师改为师大和女师大外,其余各高等师范院校均归并于大学而不独立存在。这样就出现了单独设立高师与高师隶属于大学这两种模式并存的局面。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虽于192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师范学校以独立设置为原则”的议案,实际上两种模式是并存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集中力量举办高师教育,在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中央先后在大区设置了六所由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各省市也设置了师范学院和师范专科学校。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了一个自成系统、覆盖全国的高师教育网。中央有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各省有省属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其中师专一般设在专区所在地,多数专区都有了师专。由此可见,我国高师经历了大学附设——单独设立——单独设立与隶属大学并存——单独设立、自成系统的发展历程,如今已建成了完整的高师教育体系。

高师单独设立、自成系统,是一个有价值的传统。它的好处是能保证高师教育的特征,统一高师院校的办学宗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训练要求,强化高师学生的师范意识、专业思想、教育教学训练,有利于高师院校发挥规模效应,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国家对高师院校的合理布局、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有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师教育体系。归结到一点,就是能保证培养国家所急需的合格师资,真正做到为基础教育服务。坚持这个传统是很重要的。过去提过的“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的口号之所以不妥,最根本的是它混淆了高师院校与综合大学的区别,抹杀了高师院校的特性,甚至会导致取消高师院校,使经过几十年辛勤努力建立起来的自成系统的高师教育体系逐渐消亡。一个十二亿人口的大国,一个正在实行科教兴国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单独设立高师,建立自成系统的高师教育体系,才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实现民族的新的腾飞。

3、对师范生实行经济优惠的传统

我国的师范教育,从开办初期就对师范生实行经济优惠,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资助,以利于他们完成学业,服务教育。清政府《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师范学生无庸纳费”,即可以享受“官费”。《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也规定:“公共科及分类科学生在学费用,均在官费支给。”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公布的《师范教育令》更具体规定:“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免纳学费,并由本学校酌给校内必要费用。”国民党统治时期,对师范生也实行“公费”。解放以后党和政府为了发展人民教育事业,培养合格师资,在师范院校普遍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除提供伙食和公费医疗而外,还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以适量的生活补助。这就为师范生创设了良好的生活条件,使师范生得到了最大的经济优惠,为他们完成学业提供了物质保障,大大增强了他们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和奉献精神。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师范院校改革人民助学金制度,又普遍实行奖学金制度。《教师法》规定:“各级师范学校学生享受专业奖学金。”这又从法律上提供保障,使专业奖学金制度得以普遍推行。特别是我国高校正处在招生并轨、缴费入学的大背景下,师范生普遍“享受专业奖学金”,确实是国家给予的一种特殊优惠。这种由法律提供保障的“专业奖学金”制度使我国对师范生实行经济优惠的传统得到了新的完善,对鼓励优秀青年进入各级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乐于从教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坚持师范性不动摇

我国高师院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师范性,不仅是因为师范教育有好的传统,应当继承;更重要的是因为发展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为基础教育服务相应地也是高师教育的永恒主题。正是由于加速发展基础教育,尽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迫切需要,才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师范性,办好师范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九十年代要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大城市市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许多高师院校把为基础教育服务作为办学之本,坚持师范性,取得了显著成绩。据中央一级报刊报道,北京师大、东北师大、首都师大、南京师大、四川师院等院校,长期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对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以北京两所师大为例,1995年北师大有84%的毕业生走上了教育战线,非师范专业也有25%的毕业生选择了教师职业。首都师大有95%的本专科毕业生当教师,1800多名年轻人奔赴北京市19个区县的中等学校。这是长期坚持师范性不动摇的结果。但是高师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要,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从北京市来看,基础教育的发展很快,要求首都师大在本世纪末的几年里,每年输送4000名毕业生,而首都师大1995年的毕业生还不到2000名。为了缓解急需师资的矛盾,北京市近年除了到中西部地区的高师院校招调毕业生而外,还拟新办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各大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类似于北京市缺乏中学师资的情况,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师资更加匮乏,已连续两三年到内地高师院校招调毕业生。有些省市已公开向社会招聘师资,四川省1995年就要招中小学教师3000名。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近几年特别强调要办好师范教育,强调高师教育必须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因此,高师院校坚持师范性实为时代的需要、国家的需要,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即使将来师资矛盾有所缓解,也有一个新陈代谢和进一步提高水平的问题,坚持师范性仍然是不能动摇的。

(三)正确处理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

目前高师教育坚持师范性的关键是要正确处理高师院校内部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在以师范专业为主的原则下,使二者保持适当的比例。在保持师范专业优势的前提下,师范院校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办学条件,适当开设非师范专业,有助于拓宽师范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服务的路子,有助于实现师范教育与新兴科学、高新技术、实用技术的结合,有助于增加学校的经济效益,因而在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非师范专业会得到适度的发展。但是,高师院校具有自己的特性,承担着培养各类中学师资的艰巨任务,师范专业必须占主导地位、绝对优势。加强师范专业,适当地有控制地举办非师范专业,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这不单是学校行为,主要应是政府行为。坚持师范性,办好师范教育,有国家的政策依据,也有法律规定,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只要国家和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增加对高师院校的投入,从政策上适当加以倾斜,是一定能把师范教育办好的。

二、加强师范性,优化师范特色

高师院校不仅要坚持师范性,而且要加强师范性,这样就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师范特色,提高高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培养目标

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各类中学师资,这是它区别于其他高校的一个特色。

近五十年来,我国高师院校主要以培养普通中学师资为目标,师大、师院着重培养高中教师,师专着重培养初中教师。从教育事业的发展来看,高师院校除了继续为普通中学培养师资而外,还应当担当起为职业中学培养师资的任务。最近十几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到1993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和在校学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学生人数的比例,均已超过50%。按照《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的规划,到2000年要使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数和在校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数的比例,全国平均保持60%,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达到70%,职业中学60%以上的教师要达到任职资格标准。虽然目前职业中学的学生人数已超过普通高中的学生人数,但职业中学的教师远比普通高中的教师为少。根据1994年的统计,全国普通高中教师为546839人,职业中学教师为276615人,仅及普通高中教师的1/2,明显偏少。为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高师院校应当把培养职业中学师资作为一项重要目标。现今我国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太少,远不能适应职业中学教育对师资的需要。职业中学虽然可以聘请企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任兼职教师,但主要的文化课、专业课仍需由专职教师担任。按照《教师法》的规定,职业中学的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以上的学历,因而高师院校有责任为职业中学输送教师。真正把培养职业中学师资纳入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体系,就能拓宽高师院校的办学路子,加快高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使师范性得到加强,使师范教育呈现新的特色。

(二)专业设置

我国高师院校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的。为了使高师教育更好地为各类中学教育服务,必须在原有专业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增设新的专业,改造已有专业,并相应革新课程。这是高师教育加强师范性、优化师范特色的一项重要工程。

高师院校设置新专业是很有必要的。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都要求高师设置一些新专业。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文理科学相互交叉,新科技、高科技大量涌现,这些必然会渗透到高师教育,促进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基础教育也正在发生变化,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高学生的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已成为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这也要求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高师教育在专业和课程上有一些变革。目前一些高师院校正在设置电子计算教育系或数学与电子计算机教育系,就是适合当代信息技术发展和今后中学普遍开设电子计算机课程的需要的。职业教育的规模已经超过高中教育的规模,对职教师资的需求剧增。高师教育应当根据需要和可能,适当增设一些以培养职教师资为目标而适用面又较广的职教专业,如金融教育专业、财会教育专业、商贸教育专业、文秘教育专业、公关教育专业、旅游教育专业、机械技术教育专业、电器技术教育专业,等等。除此之外,国家还可新建或改建若干所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教师资既要保证数量,又要提高质量,要按国务院的规划使职业中学教师到2000年有60%达到任职资格标准,任务十分艰巨。高师院校适当设置职教专业,必将为缓解职教师资不足状况、提高职教师资达标比例作出应有的贡献。现在一些非师范性高等学校,已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积极承担培养职业技术学校师资的任务,开始举办职教师资班,今年已作为提前录取院校在重点大学录取之前录取新生。高师院校作为培养各类中学师资的“教育母机”,更应迅速设置一些职教专业,以应急需。

高师院校已有专业也需要适当改造,进行必要的课程改革。改造、改革的重点应是加强师范性,优化师范特色。高师的课程虽然各有特殊的目标,但归根到底是为了造就合格的中学师资。所有课程都应从自己的特色出发,直接或间接地与中学教育相联系,或着眼于打好理论基础,或着眼于扩展学术视野,或着眼于锻炼教育教学能力,共同实施培养合格师资的系统工程。当前有必要在加强基础课、专业课、教育课的前提下,适当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增加选修课程,以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广博知识和职业技术、能适应中学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首都师大为了适应中学教育教学“三板块”(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的实际状况,经过科学论证,为学生开设了系统的选修课,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很快就能适应中学的教学要求。其他许多院校也重视选修课,增开了政治、经济、教育、历史、文学、艺术以及现代高新技术、职业技术等方面的选修课,使高师生更能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毕业后能成为“一专多能”的中学教师。

(三)教育学科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高师院校是国家为培养各类中学师资而设置的专门教育场所,应当成为教育科学(包括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教育学科建设方面走在前列。这是高师教育加强师范性的重要方面,也是高师教育的重要特色。

教育学科在高师学科建设中占有特殊地位,应当成为重点学科,成为重中之重。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有的高师院校轻视师范性,理由是强调了师范性就会削弱学术性,因而并不重视教育学科建设。根本的问题是要正确处理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关系,把教育理论作为办好师范教育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学术。在高师教育范畴内,师范性与学术性是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的。师范教育既要以多种学术为基础,又要综合运用多种学术。强调师范性,并不是降低学术性,而是要把学术运用于师范教育,培养出高水平的中学教师。不仅如此,加强了师范性,还能为学术发展创设良好条件,促进学术的进步和提高。正如梁启超在《论师范》中所指出的:“师范也者,学子之根核也。师道不立,而欲学术之能善,是犹种稂莠而求稻苗,未有能获者也。”再有师范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最难把握的科学和艺术,没有教育科学学术水平的提高,就不可能按照教育规律办好师范教育,培养出懂得教育理论、掌握教育技术的中学教师。因此,加强师范性就要特别重视教育学科建设,把教育学科建设摆在高师学科建设的首位。国家教委强调高师院校要把学术性和师范性统一起来,认为高师院校学术性的最大特点应当是加强对于教育科学的研究。如果在教育学科建设上不能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要建设第一流的高师院校是很难想象的。

高师院校的教育学科建设要提高理论层次,注重实际运用。以往的教育学科之所以不被一些人重视,除了同思想偏见有关而外,也同教育学科建设自身的弱点有关。据调查,高师生对教育学科的意见主要有两点,一是理论比较落后,二是联系实际不够。这就要求教育学科加强理论建设,提高理论层次,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实际运用,真正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要注重教育学、心理学、各种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用科学的教育观武装高师生,使他们具有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素养。要大力加强实践环节,创造条件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见习和实习,使高师生有较多机会接触中学教育教学实际,受到中学教育教学训练。还可开展一些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活动,指导高师生参加教育研究,培养和发展教育研究能力。

高师院校的教育学科建设面临众多的课题,但主要应为基础教育服务,把面向中学教育实际作为研究中心。目前有不少高师院校已采取措施,加强基础教育研究,给教育学科建设带来了生气。例如,南京师大就把教育学科建设当作探索新型师范教育发展的大事来抓,使之成为学校面向基础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有力支点。自“七五”以来,该校教育学科群已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91项,先后获国家、省部级奖励82项。学校充分发挥教育学科群体优势,相继成立了农村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学校研究中心、班主任工作研究中心、心理与教育咨询中心。由农村教育研究中心主持完成的我国第一部《农村教育学》,获得了江苏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高师院校的教育学科建设还要注重成果的鉴定、发表和推广,尽可能增加社会效益,起到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发表难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有些高师院校已引起重视,为教育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成果提供了发表园地。北京师范大学除办了若干专业性的教育刊物而外,北师大学报(社科版)几乎每期都以相当多的篇幅发表教育研究论文,这在全国各高师的学报中是罕见的。四川师院学报(社科版)在每年六期中划出两期作为高教研究专号,这也是不同寻常的。其他一些高师院校还办了一些直接面向中学教育的刊物,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四)师德、师能训练

加强师范性,必须加强师德、师能训练,铸造学生崇高的师魂和良好的师德,使学生初步具有教师职业技能,毕业后能成为合格的中学教师。这也是高师教育的一大特色。

训练师德,铸造师魂,是高师加强师范性的重要工程。办好高师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把培养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师德高尚的教师摆在首位。我国传统教育一贯重视师道,强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撇开它所宣扬的封建道统,是有合理内核的。优秀的教师应当具有进步之“道”,努力成为人类高尚道德的化身。社会主义的师道、师德是人类最高的师道、师德,应成为新型中学教师的特质。《教师法》强调“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这些正是社会主义师道、师德的基本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具有献身教育的思想感情。高师院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师道、师德的培养,加强以“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核心的专业思想教育,使高师生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人民教师应当具有的优良品质。师德训练要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同高师生学习教育理论、教育见习实习、辅导中小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参加家教、参与社区科教活动以及乡村文化扶贫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强化高师生准备作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为毕业后献身教育打下思想基础。

师能训练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高师教育的一项基本训练。教师职业技能具有丰富的内涵,举凡教师应具有的教育教学技能都在训练之列,如教师必须会谈、会写、会说、会唱、会画,会教学设计,会驾驭课堂,会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会批改作业,会做演示实验,会制作教具,会开辟第二课堂,会指导团队活动和社团活动,会当班主任,会进行教育心理咨询,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这些都可作为训练项目。以会说来看,高师生就必须学会说普通话,掌握口语技巧和教学语言基本功,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技能。这就有必要加强训练,坚持普通话练习,多开展朗读、演讲、辩论、对话、谈话等活动,使每个高师生都能过好口头表达技能训练这道关口。再以会写来看,不仅要求会书写,会写比较规范的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而且还要会应用写作,有较强的书面表达技能。这也需要严格训练,力求使高师生普遍达到标准。许多高师院校加强三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一话(普通话)训练,正是为了使高师生的书写技能和口头表达技能得到提高。目前的问题是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没有通盘的计划、系统的安排、严格的测试,多为一些零星的训练,不能达到全面训练的要求。因而有必要制订高师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纲要,以便把训练落到实处。最好能实行教师职业技能的水平测试,可先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标准者颁发水平等级证书,达不到标准者必须补考,补考不及格者不能毕业。以后还可进行电子计算机应用水平测试及其他测试,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收到实效。

以上四项是高师教育加强师范性的主要工程。除此之外,高师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系统,还要主动与地方教育协作,面向城乡各类中学,为各类中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支持和指导,特别是要参与各地的实验学校和教育实验区的实验,并在实验师资培训、实验设计与组织、实验成果的鉴定与推广等方面给予具体帮助,最好能建立高师教育服务区,切实有效地为地方教育服务。这样就能使高师教育与中学教育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极大地促进高师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把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师教育办得更好。

标签:;  ;  ;  

坚持和加强高师师范教育_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