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方法机械刺激迷走神经加ATP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06例论文_张博辉

河北省兴隆县人民医院 067300

摘要:目的:观察物理方法机械刺激迷走神经加ATP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兴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下称室上速)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在相同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物理方法机械刺激迷走神经加ATP治疗,对照组B组直接应用ATP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物理方法机械刺激迷走神经加ATP治疗室上速快速、有效、安全,效果明显优于单用ATP药物治疗。

关键词:机械刺激 ATP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患者可感到心悸、胸闷、头晕、乏力、胸痛或紧压感,持续时间长,严重者也可能发生血流动力学障碍,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阙冷、血压下降,可发生晕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运用物理方法机械刺激迷走神经加ATP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53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急诊科收治的106例室上速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内科分会制定的《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治指南》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将入选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53例,男25例,女28例,年龄在20—65岁,平均38岁;对照组B组,53例,男24例,女29例,年龄在23—65岁,平均年龄39.5岁,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有1—15年的心悸、胸闷、焦虑不安病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以吸氧、心电监护、建立大静脉通路等常规治疗。A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物理方法刺激迷走神经加ATP治疗。具体方法:将13℃--16℃冷水放入脸盆中。量能使水浸到双耳屏为宜。患者深吸一口气憋住,将额面部浸入水中,水至双耳屏处,观察心电监测,如心电显示恢复窦性心律或患者不能坚持时终止,若未恢复窦性心律,应用ATP0.2mg/kg弹丸式注射,而后以20ml氯化钠注射液快速静脉推注。B组对照组直接应用ATP0.2mg/kg弹丸式注射,而后以20ml氯化钠注射液快速静脉推注。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心悸、胸闷、焦虑不安等症状,均于治疗前后给予心电监护心律、心率及心电图检查。

1.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心悸、胸闷、焦虑不安等症状明显改善,心律、心率、心电图在1h内完全恢复至正常,无复发。有效:治疗后心悸、胸闷、焦虑不安等症状改善,心律、心率、心电图在1h内完全恢复至正常,1h后复发。无效:心悸、胸闷、焦虑不安等症状1h内无改善。

2、结果

治疗组显效53例,有效0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45例,有效2例,无效6例,有效率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治疗前患者心电监护心律、心率、心电图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所有患者完全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心悸、胸闷、焦虑不安等症状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心律、心率、心电图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大多数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形态正常、RR间期规则的快速心律,大部分室上速由折返机制引起,折返可发生在窦房结、房室结与心房,分别称为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旁路逆行传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通常突发突止,呈阵发性发作,发作持续时间由数秒、数分及至数天不等〔1-2〕。物理方法冷水及憋气刺激迷走神经,可减慢窦房结的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增强心脏的抑制作用,可终止室上速,ATP能产生短暂的负性肌力、传导和速率作用,因产生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因而能成功地终止房室结参与折返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TP在体内代谢迅速,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一般仅10-20s,消除半衰期﹤10s〔3〕,常有恶心、呕吐、咳嗽、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但均在数十分钟内消失。此药的优势是起效快,半衰期极短,可以重复用药,可用于心力衰竭、低血压或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4〕。故物理方法冷水及憋气刺激迷走神经加ATP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比单用ATP临床效果好,而且操作方法简便,成功率高,费用低廉,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可英、钟南山内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张博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物理方法机械刺激迷走神经加ATP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06例论文_张博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