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1981-1993年,我国零售商品物价上涨率为130.2%,平均年上涨率为7.2%。①本文在分析这个期间发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论述了长期稳定的经济政策。
一、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我国发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1.1我国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情况的测算
我们对1981-1993年我国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状况进行测算。见下表:
(表1) 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与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的比较
表中的一些数据,在现有的统计资料中尚付厥如,是由我们通过迂回的方法进行测算的。测算的方法是:第(2)栏,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按1978年价格计算的,即以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3588.1亿元为基数,乘以逐年按1978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而求得。第(6)栏的流动资产积累,原统计资料系指国民收入中积累部分用于增加流动资产的积累,考虑到第三产业提供的劳务都是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难以形成积累,因此,男内生产总值中用于流动资产积累数额实际上就是国民收入中用于流动资产积累数额。第(7)栏的居民消费,因缺少包括购买劳务在内的全国居民消费总额的统计数据,故以有关各年的全国居民平均消费额乘以历年总人口数而求得。第(8)栏的社会消费,因缺少包括购买劳务在内的社会消费总额的统计数据,故以国民收入中的社会消费总额北国内生产总值/民收入的系数而加以推算。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表中所列的数字不可能是精确的,但又是贴近实际的。
上表说明(一)1981-1983年,我国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从1984年起,出现小额的供〈求的差额。以后,供需差额迅速扩大。1993年供需差额达-16413.18亿元,供需差率为-83.8%。即是说,把价格上涨因素剔除后的实际总供给同当年的需求总额相比,缺口为16413.18亿元,实际总供给只能满足总需求的16.2%(100%-83.8%)。缺口的83.8%部分,形成价格上涨的压力,这就要求1993年的物价总水平要比不变价上涨83.8%,才能使名义总供给同社会总需求实现均衡。(二)按照缺口增幅的大小,我们把表上列示的供需差指数分为三种类型:(1)1981、1982、1983、1984、1991年的年供需差指数比上年增长不超过3%上下,可称为基本均衡或低度短缺时期;(2)1986、1987、1989、1990、1992年的年供需差指数比上年增长在4-10%上下,可称为中度短缺时期;(3)1985、1988、1993牟的年供需差指数比上年增长均在10%以上,可称为严重短缺时期,如果把其他因素的影响与时间滞差撇开,纯粹的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率基本上应等于各年的供需差指数。因此,伴随着上面划分的三种时期而来的是低度、中度和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
1.2通货膨胀率与供需差率的对比
总的对比:上面说过1993年供需差额为-16413.18亿元,供需差率为-83.8%,实际总供给只能满足总需求的16.2%,缺口部分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上面还计算出,在此期间,物价上涨率为130.2%,两者对比说明:(一)在1981-1993年发生的通货膨胀总量中,需求拉动部分占64.3%(83.8%÷130.2%),可见,总需求过度增长是我国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二)通货膨胀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现象。总需求的过度增长只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成因,此外,还有其他因素(包括经济的和非经济的)也对通货膨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1981-1993年间,其他因素对通货膨胀的推动力度约占35.7%(100%-64.3%)。
逐年对比:(一)1981、1982、1983、1984、1990、1991年的零售商品物价总指数均在3%以下,可称为低通货膨胀时期。发生低通货膨胀的时间,基本上与出现供需低度短缺时间相吻合。而且,在这时期内,通货膨胀率比供需差指数都要低一些(1981、1982年除外)。这是供<需低度短缺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其根源在于,在经济出现低度短缺的情况下,缺口中一部分成为拉动生产扩张的动力,并由产出的增量所抵销;剩下另一部分缺口才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个特点表明,供人需低度短缺对产出的影响较大,对通货膨胀只产生较小的影响。(二)1986、1987、1992年都属于供<需中度短缺时期。同期的物价总水平上涨5-8%之间,可称为中度通货膨胀时期。两者之间存在彼此相依的联系,但又不是同步的。在中度短缺时期,供<需的短缺指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就上涨1.255个百分点。即是说随着供<需短缺程度从低度向中度转变,通货膨胀率就会以加速度增长。(三)1985、1988、1989、1993年的供需差指数是比较高的。高短缺率必然引发高通货膨胀率,这几年的物价总水平接近或超过两位数,而且,通货膨胀率以1:1.55的比率加速上涨,即供<需短缺指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物价总水平就增加1.55个百分点。从上面的地比中可见,保持低度的供<需短缺状态,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如果短缺的差率过大,物价总水平就会越来越高,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下降。
1.3总需求的因素分析
在社会总需求中,拉动通货膨胀的主要力量来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表现在:(一)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过快。1981-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为1296.3%,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3.8%,而同期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312.7%,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95%。两者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之比为1:2.39,即实际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则增加2.3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必然拉大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差额,从面拉动物价总水平的上涨。(二)固定资产投资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过大。我们计算出1981-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中的比重,依次为:20.1%、23.7%、24.7%、26.5%、29.8%、31.2%、32.2%、32.0%、25.9%、25.2%、27.3%、32.2%、39.7%。从中看到:凡是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接近或超过30%左右的年度,即1985、1986、1987、1988、1992、1993年,都在当年或者滞后于次年引发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历史多次表明,30%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乃是发生高通货膨胀率的警戒线。固定资产投资一旦临近这条警戒线,就超出了国力所能承受的限度,即使在货币形式上通过借债、财政赤字或增发货币等手段加以弥补,但在实物形式上必然出现巨额的供需差,最终转化为通货膨胀的压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也有相应的增长,但并不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1981-1993年全国居民消费增长指数为220%(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8%,而同期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312.7%(按可比价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95%,即是说,在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以后,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低3.15个百分点。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在1981-1993年期间发生的通货膨胀,不应为咎于居民消费增长。
社会消费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在1981-1993年,按可比价计算的社会消费增长指数为511%,它与同期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之比为1:1.63,即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而社会消费则增长1.63个百分点。虽然是社会消费的绝对额在社会总需求中只占较小的比重,因而它对通货膨胀只起微弱的拉动作用,但对其增长势头却是不可轻视的。
在这时期,商品出口总额和商品进口总额都有大幅度增长,反映出我国的出口能力和进口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有明显的提高。两者相抵以后,只对我国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差额产生很小的影响。
二、供给冲击是我国发生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成因
2.1工资成本的增长与通货膨胀
在工资和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的联系,两者是互相跟踪的。工资成本的增加会推动价格上涨,反过来,价格的普遍上涨又带动名义工资的增加。在计算工资成本对通货膨胀的推动力度时,只限于工资本身的自发性变动,而不能把工资受价格上涨的带支而发生的继发性的变动也计算在内,因为前者是推动通货膨胀的原因,而后者则是通货膨胀带来的结果。工资本身的自发性变动,表现为实际工资水平的增减。因此,按照实际工资水平的增减程度来计算工资成本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这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实际工资水平的增减,并不是全部都形成通货膨胀的推动力。在实际工资中,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成比例地增长的部分,不会对通货膨胀产生任何的影响。例如,劳动生产率提高1%,实际工资亦增加1%,在这种情况下,每件产品的平均工资成本仍然不变,因而产品价格也不会发生变化。通过以上的说明,我们给出以下的公式:
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率=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
在1981-1992年期间,②我国工业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增长速度为161.26%,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45%,而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为241.2%,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34%。两者相比,十一年间前者的增长速度低于后者79.94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速度低3.89个百分点。由于实际工资水平的相对下降,所以,在此时期发生的通货膨胀,并非来自工资成本的推动,相反,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通货膨胀的增长速度。
2.2生产资料成本的上涨与通货膨胀
生产资料(包括粮食等)价格与物价总水平的关系同样是双向的。生产资料自身的价格上涨推动着价格总水平的上涨,而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又带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由于这种双向关系的存在,人们就很难把生产资料价格的自发性变动车继发性变动区分开,也就难以把推动通货膨胀的原动力与通货膨胀带来的结果区分开,从而难以准确地计算生产资料成本对通货膨胀的推动力度。正是受这个难题所困扰,下面,我们只能作出粗略的计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六种主要粮食的生产成本都高于收购价格,多数农副产品价格偏低。有人曾经推算,1977年农副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的幅度达到41.1%。③1979年,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等十八种农副产品的收购价。1980年以后,次要的农副产品也陆续提高了价格。1984年比1977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提高了59.7%,超过了原先的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的幅度。农产品与工业品的交换比价趋向合理,农民用同量的农产品可以换到较多的工业品。事实说明,到1984年,“农产品之间的比价比较接近于市场供求状况和成本变化趋势,”“多年积累下来的农副产品价格偏低、农副产品比价不合理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④1985年,国家放开生猪等鲜活副食品的价格,许多副食品都敝开供应,出现了副食品价格上涨。这次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在敝开初期一时出现的供不应求的拉动,并非由副食品成本价格上升所致。当时,广东和福建的经验都表明,随着价格上升,副食品大幅度增产,价格就随之回落下去。1987年以后,由于农用生产资料乱涨价,尿素、农药、柴油、农用薄膜等价格大幅度增长,导致农产品成本上升,比较利益下降,驱使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我们从这个发展过程的追溯中看到,1984年以前农副产品的涨价与1985年以后农副产品的涨价,具有显著不同的性质。前者是由于解决农副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的不合理状态而造成的,属于农副产品价格的自发性变动,是推动通货膨胀的原因。从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出发,我们计算出1981-1984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上涨幅度为11%,假定农副产品及以此为原料的商品在社会零售商品中所占的比重为50%左右,那么,它对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不会超过5.5%,在1981-1993年总共发生的通货膨胀率130.2%中,它所起的推动力度约占4.2%(5.5%/130.2%)左右。至于1985年以后出现的农副产品轮番涨价,则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继发性涨价,它是通货膨胀的结果,而非通货膨胀的原因。
计算生产资料价格的调整与改革对通货膨胀的推动力度,显得更加困难。经济体制改革之初,面临着工业产品价格结构严重扭曲的状态:一些矿产品及原材料价格偏低;另一些加工产品价格偏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曾经设想过,在对不合理的价格体系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中,该降的降,该升的升,不会对价格总水平产生过大的影响;即使由于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上调而使成本增高,要由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和降低消耗而内部消化掉。这个设想是经过论证的,具有充分的理由。但是,后来的价格改革过程竟同原先的设想相去甚远。由于受总需求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企业间相互攀比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是该升的价格升上去了,该降的价格不但没有降下来,而且随之不断上升。价格的结构性调整变成了价格的轮番上涨。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通货膨胀,不能都归结于生产资料的成本推动,因为其他因素在其中起着很大的影响。有人作过测算,如果排除物价的轮番上涨,与1983年相比,原材料、能源等价格大约上涨55-60%,就可达到合理的水平。⑤我们以此测算的上限作根据,假定生产中消耗的工业原材料和能源的成本约占总产值的40%左右,⑥就可以给出这样的结果:由原材料、能源价格上调付出的成本而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不会超过24%。我们且把这个测算结果作为生产资料成本对1981-1993年发生的通货膨胀的推动力度。
三、货币的超量供给是通货膨胀的源头
3.1通货膨胀与货币的联系
通货膨胀与货币之间的联系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的,而商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各自取决于多种因素。货币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且不能独立地对商品价格水平直接发生影响。货币在进入购买者的口袋之后,才转化为对商品的购买力。货币量的变化要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对价格发生间接的影响。在通货膨胀与货币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因此,从货币量的变化到通货膨胀率的变化,经常要滞后一优时间。另一方面,在商品货币经济社会里,商品的供求活动都要借助于货币在流通中的职能才能实现,所以,通货膨胀又必然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如果没有不断增长的货币供给作支撑,那使因一时的需求增长而引起价格上涨,但随着价格上涨又会导致流通中的实际货币量减少,最终必然使需求减少,通货膨胀便会随之消失。可见,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又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源头。这个源头的流量过大,通货膨胀率就会不断上涨。因此,从较长时间来看,通货膨胀率与名义货币增长率之间又表现出密切的联系。
在说明通货膨胀与货币的联系的基础上,下面,我们把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来考察。货币数量论者的著名公式是:YP=MV。其中,Y代表实际产量,P代表商品价格,M代表流通中货币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他们认为,在短期内,Y和V都是比较稳定的,因而M的变动必然引起P的相应变动,如果增加了货币供给量,物价总水平就要上涨,通货膨胀就会发生。根据这些表述,我们概括出以下的公式:△P=△M,即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供给增长率。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Y和V都会发生变动,因此,在P和M之间就不存在直接的相等关系,而要受Y和V的变动状况所影响。在M的增加量中,有一部分用于满足随实际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货币量,即实际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另一部分则是抵补随着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而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的增减。这两部分都不会对P带来什么影响。在冲减这两部分之后的剩余增加量,也就是货币的超量供给,它必然带来社会需求总量的增加,从而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引起P的上涨。通过以上的说明,我们给出以下的公式:△P=△M-△Y-△VE(E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增减一次引起货币需求量变化的系数)。
3.2我国有关情况的分析
我们整理出以下的资料。
以上资料表明,在1981-1993年期间,△Y=212.7%,△P=130.2%,△M=1111.3%,△VE=553.9%⑦按照上式列出:△P130.2%=△M1111.3%-△Y212。7%-△VE553.9%,结果是△P130.2%〈△M345.9%。我们从中看到两个惊人的情况:(一)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惊人。在这期间,货币供给共增长了1111.3%,年平均增长率为23.1%,除了抵补实际产值增长212.7%和由于周转次数下降0.909次而需增加货币553.9%以外,货币超量供给345.9%,形成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虽然已经引起物价上涨130.2%,但仍然遗有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345.9%-130.2%)尚未释放出来。这些剩余压力,将驱使1994年以后几年的物价以较高速度继续上涨。(二)资金浪费惊人。1993年同1981年相比,货币周转速度下降0.909%次/年。为此,需增补货币13303.5亿,占同期新增货币供给量49.8%。这种巨大的资金浪费,竟然发生在我们这样一个资金短缺的国家里,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四、结论与长期稳定的经济政策
4.1结论
总结起来,在1981-1993年我国发生的通货膨胀,是以需求拉动为主要力量的多因素冲击的综合性结果。其中,由于供〈需差额拉动的约占64.3%,农副产品提价的冲击约占4.2%,原材料、能源提价的冲击约占24%,其余的约7.5%部分,主要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灾害、居民必理预期及不法商贩哄抬物价等非经济因素。这个计算结果,虽然不是绝对准确的,但在大体上可以说明:(一)我国的通货膨胀并非全是经济上的“病症”,在它的含量中,大约有30%左右属于为求得社会经济顺利发展而卸下的历史包袱。过去,长期对农副产品、原材料、能源等产品实行低价政策,导致这些产品的价格既低于其价值,又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实质上,这是一种抑制性的通货膨胀。经过十几年的经济改革,把被抑制的通货膨胀释放出来,使价格结构趋向合理,为发挥市场的正确导向作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且,在卸掉旧的包袱之后,通货膨胀的压力也随之下降,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同过去的情况相比,显然并非一件环事。(二)拉动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力量,来自不断增大的供〈需差额。十几年来,我国生产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同时又产生巨额的供需差,原因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生产的增长速度。因此,控制社会消费,重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措施。这里,需要解决好的问题是,要改善投资结构,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产出率,提高产出利税率,使经济增长不因缩减基本建设规模而陡然下滑。在这方面,我们是大有潜力的,有可能做到既抑制通货膨胀又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三)非经济因素对通货膨胀只起较小的影响,反映出我国社会是稳定的,人民对政府是信任的。
4.2长期稳定的经济政策的含义
经验证明,在决非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不宜用反周期的经济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通过反周期经济政策,使过度膨胀的社会总需求骤然收缩,从而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起到有力的抑制作用。但同时也带来十分消极的效果:市场上商品滞销,库存积压增加,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利用,社会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形成产出与价格的周期波动。为了避免在经济紧缩时遭受的痛苦,明智的选择是,制定一项长期稳定的政策,把社会总需求的增长长期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以便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总水平的稳定。要保持总需求适度增长,关键在于,作为社会总需求源头的货币供给量要保持合理的增长。
4.3适度的总需求增长率
总需求增长率过低,就使产出增长失去了拉动力,生产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果总需求增长率过高,则会拉动物价总水平下涨,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因此,适度的总需求增长率的标准是,既使社会经济在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资源的条件下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同时又能避免通货膨胀。这个标准,事实上是难以充分实现的。这是因为,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经常带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抑制通货膨胀则往往伴随着经济增长停滞。所以,在确定总需求增长率时,要比较两者的利害得失,把总需求增长控制在适度水平上。
为了借鉴历史经验,我们整理出以下的资料:
(表2) 总需求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物价总水平的比较(%)
如果把1989、1990两年我国因进行治理整顿而出现的特殊情况撇开,在这期间,就累计平均数来说,社会总需求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567个百分点,物价总水平增长0.333个百分点。与这个平均数相比较,可见:(一)把社会总需求的年增长率控制在11%左右,它带来的效益是最大的,付出的代价是最小的。以1982、1983年为例,社会总需求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带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24个百分点,大大高于累计平均数;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0.15个百分上点,大大低于累计平均数。(二)总需求增长率不宜超过16%的界限。1986、1987、1991年,社会总需求增长率均为16%,平均是社会总需求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575个百分点,虽然是仍略高于累计平均数,但其增长速度已相对下降;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0.338个百分点,已超过了累计平均数。(三)总需求超过这个界限而继续增长,就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加速下降,物价总水平加速上涨。在1984、1985、1988、1992、1993年,社会总需求增长率都超过了16%界限,平均是社会总需求增加一个百分点,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484个百分点,物价总水平上涨0.361个百分点。
4.4货币供给要渐进从紧
总需求的增长能否保持适度,关键在于把住货币供给这个源头。上面说明,现有的货币供给量已大大超过流通中货币实际需求量,遗有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尚未释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渐进从紧的货币政策:一方面,货币供给要保持渐进的流量,适度地随着经济增长而有所增加,以满足经济发展的急需;另一方面,流量又要逐步从紧,在提高资金利润率的基础上,逐步减少积存下来的货币超量供给。货币当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确定货币供给量的目标值,并运用调整利率、调整储备金率及其他货币手段促其实现。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逐步恢复货币供给量与流通中货币实际需要量的均衡,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注释:
①本文所列的各项数据,除另有注明者外,均以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作根据。
②因199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未反映1993年的有关统计的指标故只计算至1992年。
③张卓元:《社会主义价格理论与价格改革》第118页。
④《中国经济年鉴》1985年第1-15页。
⑤见:《关于进一步改革生产资料价格的建议》,刊于《成本与价格资料》1986年第3期。
⑥“七五”期间物耗成本在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为60.9%,扣除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约有70%的轻工业企业)的物耗成本估计占22%左右,其余部分为矿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的物耗成本。
⑦货币流通速度是作者根据有关的统计资料,按照按当年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流通中货币+各项存款的公式计算出来的。
⑧△VE=0.909次×14635.33亿/2401.92亿×100=553.9%
⑨根据表1第(10)栏计算。
标签:通货膨胀率论文; 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增长速度论文;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货币供给论文; 拉动增长论文; 经济论文; 货币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