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_经济论文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_经济论文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年中论文,建议论文,政策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中国经济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未来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在未来的15年,中国经济将是世界经济增长中最富活力的;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3.技术装备将有较大提高;4.居民消费水平将达到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消费水平;5.人口和就业压力仍然难以缓解;6.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7.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8.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人群间收入差距扩大;9.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10.同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

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在今后15年应采取的方针是:面向世界、深化改革、高速增长、产业升级、集约经营、协调发展。为实现此方针,作者提出十点政策建议: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制定和实施配套的产业政策;3.依赖科技进步促经济增长;4.加快内地的经济发展;5.建立一个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分配机制;6.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7.继续扩大开放;8.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9.完善法制建设;10.推进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中国的经济建设经过建国40余年不懈的努力,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工业生产体系等方面衡量,中国经济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在,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开始了全面工业化的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实践更为其加速发展、全面走向世界提供了无以估量的动力。在未来的10年多时间内,中国经济的增长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活跃,更富有活力,其变化主要将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

一、经济

未来15年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中国将是世界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地区。

到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位居世界前列;人均收入虽然仍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但可望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根据不同模型测算都可得出以下相似的结果,1991-2010年GDP年均增长率将为8.25%左右,到2010年,GDP总量将达到86000多亿元人民币,人均GDP将达6000元以上,如果人民币保持相对稳定,届时中国GDP总值将居于世界前三位。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高的增长,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有一个比较宽松,宜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尽管世界还将有许多这样那样的政治上或经济上的纷争,但总的是趋向和平、合作、发展的潮流,各国将以努力发展本国经济作为首要目标而致力于稳定国际局势。国际间的合作气氛有利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放。此外,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中国海峡两岸日益加强的交流合作,将为大陆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改革十几年来打下的基础为这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各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得以加强,在今后几年内将逐步发挥出巨大的效益,能源、交通等瓶颈制约将逐步缓解。

3.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积累了许多关于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有利于自觉地遵循和利用经济规律,少走弯路,减小波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将为我国经济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奠定一种新的和更为有效的制度性基础。

4.供求总量、消费规模都将会有较大的增长,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时期,巨大的消费需求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拉动力。

5.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形成的递推式区域增长模式,必然形成一浪推一浪长期保持增长的格局,这也将是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将发生明显的变化,并逐步趋于合理。

从现在到2010年期间,第一次产业的比重将有较大幅度下降,第二次产业比重继续上升,第三次产业的比重逐年有所增长,到下世纪初将有较大提高。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将分别由1990年的28.4%、43.6%、28.0%,变为2010年的12.8%、52.2%、35.0%。在此期间,第二次产业在发展中仍将处于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工业化的进程以及伴随的城市化进程将大大促进第三次产业的发展,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变动的特征将很明显。

各次产业内部结构也将会有比较显著的变化。一向在农业中占统治地位的种植业,比重将有较大降低,林、牧、渔业将有较大发展。随着对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一个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局面将展现在人们面前。第二次产业的内部调整将经历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的双重历程。轻、重工业都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重工业发展的速度略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比现在略有上升。各生产行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大型成套设备制造业、电力工业、建筑业等将有较大发展,并成为该时期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中的主导产业。第三次产业的发展将基本与第二次产业的增长同步,但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稳步上升,到2010年预计将达到35%,其中交通运输、通讯业经过艰苦的努力,将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技术装备

各产业领域内的技术装备将有较大水平的提高,到201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初步现代化。

现在中国已建立起门类齐全、完整的工业体系,科技进步将成为推动其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随着“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金桥工程等高新技术发展与扩散以及不断地加强和完善,为提高中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积极引进国外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大缩短了中国各领域技术装备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与此同时,国内在消化利用引进技术设备的基础上,独立开发与研究能力将大大提高,R&D的比重将有所上升,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将形成一个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完整的先进技术体系。

四、居民消费情况

居民消费水平将达到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预计全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将由1990年的723元上升到2000年的2400元左右,2010年的7500元左右(按价格年均上升5%计算)。分别提高2.3倍和9.6倍。农民与非农业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仍将持续下去,但其差距可望随着农村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进程而有所减少,至少会对目前差距拉大的趋势有很大的缓解。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也将会呈现以下特征:

1.未来15年间,食品费用比重下降趋势会更明显,恩格尔系数可分别下降到2000年的45%左右,2010年的40%左右。

2.随着城市居民的住房消费体制由供给、半供给型转变为市场型,城乡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的住房费用占支出比重将有较大幅度的上升,2010年可望达到20%左右。医疗费用占支出比重也会随着现代体制的改革而有所上升。

3.文化消费比重将会逐步上升,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用于培训、书刊、声像、戏剧、旅游、娱乐等文化教育方面的时间和费用必然越来越多,其消费比重自然会有所上升。

五、人口情况

中国大陆的人口总量仍将继续位居世界首位,到2010年,总量将达14亿。这一阶段人口增长的态势仍很迅速,人口和就业压力仍然难以缓解。

尽管人口的增加使得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但如何使其得以充分就业将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特别是近十年,农村将会有一亿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安置,每年至少有1500万人需要安排就业。

尽管政府将加大教育部门的投入和改革力度,总体人口文化素质呈提高趋势,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例将继续上升,但希望工程等为老少边穷地区普及教育的任务仍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以“民工潮”为代表的流动人口大军将继续游荡在中国大地上,其对社会各方面造成的压力难以有彻底改观。

人口老龄化在不远的将来即会成为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仅到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就占全部人口的6.8%,即接近老年型年龄构成。

六、城市

中国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比例有可能上升到40%,2010年有可能上升到50%,但比预测的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例60%仍要低一些。

有中国特色的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工业化,也对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伴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城市化水平也要不断提高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仅靠“离土不离乡”的政策已远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给社会造成的巨大压力,而且就业的城市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因而此时期中国将出现历史上最快的城市化运动。

鉴于目前大中城市对移民的吸纳已近极限,一大批中小城市的兴建和发展将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方向。中国绝大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方向将是这一大批新兴起的中小城市,并最终安定下来从事非农产业。同时,国家对农村非农产业集中布局,加快农村第三次产业的发展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农村也将出现一个城镇化的高潮,从而会容留相当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七、资源和环境

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

尽管中国许多种类的自然资源储量巨大,但人均水平很低,许多指标远低于世界平均值。而且许多新探明的储量由于自然条件和技术水平所限而不能为我所用,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会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

生态环境的变化总体趋于稳定、小有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到2010年期间,工业的污染强度会有所下降,并产生加速缩减“三废”排放总量的效应,但仍将无法抵销工业快速增长造成的“三废”排放总量的增长。植树造林、荒山绿化、水土保持、沙化治理等随着技术进步和制度安排取得进展而出现良性发展,保持稳定乃至有所改善的生态系统越来越多,但总体生态环境的改善仍任重道远。尽管城市的环境污染的相对强度将缓慢下降,但现有的由农村发育起来的新建城镇的环境污染强度将逐渐提高,而且将出现污染源产业或企业向农村转移的趋势。从地域上看,中西部地区的污染增长率将会大大高于东部地区。

八、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呈现不平衡增长的格局,不同区域、人群间的收入差距也将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会加剧,沿海与内地的绝对差距不仅不会出现逐步缩小的局面,而且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沿海与内地的增长速度比例大体将保持在1.3∶1左右,近期内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即使政府采取适当干预措施,其相对差距也难以有所减缩,而只能在较远的时期内才可能使沿海与内地的相对差距有所减小。但通过中央政府的干预和内地经济发展的加快,将能够逐步避免因两极分化而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收入分配的机制将趋向于市场决定。其历程将是先拉开收入差距,随着市场竞争和要素流动的充分实现,居民的收入差距最终又将缩小,呈现一个倒“U”字型。在将来十年里,由于市场的作用,区域间、不同阶层人群的收入分配差距将是不断扩大的,在中国城乡都会出现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和人群。但随着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人们在要素市场获得收入的机会将不断趋于平等。我们预测,当农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元时,城乡收入差距开始缩小;其他居民收入情况也有类似的转折点。这一转折时期大致将发生在2000年后的五年中,随后各收入层达到稳定状态,收入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最终经历一个倒“U”字型曲线达到一个较公平和稳定的状态。

九、市场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到2000年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10年整个市场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与完善。

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移是最为令人注目,也是最为关键的。公司制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进一步转移经营机制的主要形式,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逐步进入有序状态,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基本建立。

十、对外开放

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增加。

对外贸易的年均增长率将继续高于同期GNP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0年出口规模将可达到4000多亿美元。出口产品结构也将有较大变化,随着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将由以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不高的产品出口为主转为以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出口商品为主。2000年实现工业制成品由初加工到深加工的战略转变;2010年实现劳动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产品出口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战略转变。

香港及澳门的相继回归将对大陆经济产生更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届时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国际金融和国际转口贸易中心的地位将会因大陆更有力的支托而得以保持和加强。到2010年,中国海峡两岸可能会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形成某种形式的统一,两岸的经济互补关系会使双方都大受其益。

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加强的趋势下,出于切身利益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以中国、日本、韩国等为主体的东亚共同市场历经艰难之后,将会取得共识并初具雏形。

以上是根据对中国过去的经济、目前的状况和国际环境的状况分析并采用模型进行预测与模拟所提出的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个轮廓性描述,当然,未来是千变万化的,难以准确把握,但也应充分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经济发展亦不例外。人们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但这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被动的,只能消极服从。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地认识它,并利用它求得更大的发展。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无先例可循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根据目前的国情,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我个人认为,在我国今后15年的经济发展中应当采取的方针是:面向世界、深化改革、高速增长、产业升级、集约经营、协调发展。

以下就为如何实现以上方针提出一些粗略的政策建议。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长期坚持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其增长的特点应是“高速度、高质量、非高通货膨胀”。

“高速度”就是保持经济以比较高的速度增长,具体量化就是保持以8~10%的年均速度增长,这是因为我国已开始了工业化的历程,以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特征的标准意义上的工业化阶段才在我国真正开始,高速度的增长是规律使然。另一方面,城镇居民由以轻工产品为特征的消费结构开始向以汽车、通信、住宅为主特征的现代消费结构,加之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发展,也是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同时,高速增长也是充分利用我国丰富劳动力资源、减轻就业压力必不可少的措施,对经济、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

“高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高速增长持续、稳定、不发生大起大落;②通货膨胀被控制在一个能够接受的范围内;③不是高投入、低产出,不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④产业结构不断得以优化。

“非高通货膨胀”,即应充分认识高速增长并不是非得以高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我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到1993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3%,而年均物价上涨率为6.4%,情况就比较理想。特别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在通过产业结构的大范围调整,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大规模转移,并渡过基础产业发展、建设的初期阶段后,对因农产品价格、基础产业价格上涨引起的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的重要问题加以解决,物价上升过高这一问题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二、配套的产业政策

制定和实施配套的产业政策,促使产业发展保持协调,并不断优化。

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很短的时间走完工业化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化过程,必然在各个发展阶段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重叠,阶段性特性不明显,因而要求制定的产业政策要更具有灵活性、准确性和层次性。

工业仍应是我国今后15年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产业与部门应作为领先发展的部门。

对各次产业内部的产业政策也应做到区别对待。一些产业只需要政府为其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即建立和完善国内的市场体制,而不需要过多的特殊支持。对有些属于公益性,非国有资金不愿进入的,政府应进行重点投入支持。

三、科技进步

经济增长应更多地依赖于科技进步,改变过去粗放经营、浪费资源的生产模式。应从提高生产率,节约资源的角度去看待、解决问题,实行集约化生产,以保证做到高产出低消耗。

技术进步应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依托。

技术进步需要投入,技术水平的提高总是离不开资本投入的增长,因此重视技术进步就必须增加投入。鉴于我国目前财力物力相对有限,在此问题上可采取“抓住重点,加快改革”的方针,即在有限的高新技术领域内采取重点突破的战略,对于大范围的产业技术进步,则应通过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依靠市场竞争来加快其步伐。另一方面,在引导技术进步,规范企业行为上,可采取“适度干预,赏罚结合”的政策,通过制定各种有时效性的产业政策,促使企业走集约化道路,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有效利用稀缺资源,并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对低水平的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和组织实行惩罚,迫使其重视技术进步。

四、加快内地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内地的经济发展,逐步实行“北上西移”的区域发展政策。

中央的区域政策的作用应主要集中在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方面。随着华南经济区的初步繁荣和华东地区经济的崛起,下一个增长浪潮将在环渤海地区涌起,中央应根据这一形势,及时将发展重点转移到北部并向中西部推进。借助华南华东地区已有的经济优势,立足中西部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动态的地区比较优势原则,延长加工业链条,不断提高资源的加工深度和增值深度,走综合开发的路子。对中西部、北部的发展给予适当的财力和物力支持,特别是通过建设全国性的交通、通讯网络以及大型能源原材料基地,加大对内陆地区的投资比重,改善其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同时逐步实行全国全方位的开放,缩小区域间的政策差别,变区域优惠政策为产业优惠政策,对于国家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给予优惠,尤其是对建在内地的该类产业给予大力支持和资助。再辅以扶贫、重点改造老工业基地等专项措施,采取阶段性的倾斜政策,以加快北部、中西部的发展速度。

五、收入分配的合理和稳定

在收入分配上,建立一个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分配机制,使收入分配趋于合理和稳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区域、人群之间的收入有差距是必然的。特别是目前的情况下,仍要允许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并鼓励人们依靠智力和勤劳先富起来,以带动全局。微观上可以鼓励拉大收入差距,但从国家的角度来讲,要更多地注意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在区域收入差距上,由于不可能通过自然进化来缩小差距,因此政府要予以干预,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等手段,促进贫穷落后地区的发展,增加其收入。扶贫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在城乡差异上,要加快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进程,最大限度地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农村,要深化其行政管理体制,坚决取缔各种行政性乱摊派乱收费,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建立和完善。通过税收等手段调节收入差距,尽可能减小不同阶层收入的巨大差异,逐步理顺收入形成机制。

六、控制人口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重视提高人口素质。

继续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并常抓不懈,不能有丝毫大意;否则,再快的经济增长也要被迅速增加的人口所抵销。

加大利益调节力度,通过各种经济手段让人们从经济角度认识到计划生育的好处。在实行独生子女奖励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独生子女伤亡保险、加快养老保险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在同等条件下,对独生子女,城市可在入托、上学、医疗、就业上级予一系列优惠;农村可在就业和农转非上给予优惠。

加强对人口增长的综合调控能力。将人口生产纳入社区发展规划中,对各级人口管理部门给予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和加强。同时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节人口结构全面结合起来,通盘考虑。人口管理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如民政、司法、财政、教育、卫生等部门协同动作,改变单一侧重控制人口数量的局面。

对增加教育投入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人口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有利于提供给社会合格的劳动力,还可以帮助人们更新观念,帮助其走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

七、扩大开放

继续扩大开放,重视国际事务的参与。在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的过程中,中国应对国际事务发挥更积极,更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或组织都不可能忽视中国的存在和影响,这不仅因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中国仍将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且由于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将不断扩大,中国的存在与发展是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因素。

中国将继续执行吸引外资的政策。外资的进入不只为中国的建设提供资金,也有利于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今后特别要注意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吸引外资参与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

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努力实现产业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下,紧跟国际市场的变化,制造出富有竞争力的出口拳头产品,并根据需方要求组织生产,靠优质优价赢得信誉和市场,提高创汇能力,逐步改变靠增加出口数量提高创汇水平的做法。

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加快各项立法进程,并注意与国际惯例接轨,培养一大批熟谙国际业务的律师、会计师、金融外贸从业人员。

重视国际经济发展中的生产国际化(经济生活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进生产要素在地区内的优化配置,加强本地区的国际分工,借助互补互惠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建立、形成东亚(东南亚)经济一体化合作的进程中,我个人认为,中国作为这一地区的一个大国,不应该也不可能回避这一问题,而是要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促进这一地区共同市场的逐步形成与繁荣。

八、完善市场体系

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在深化改革方面,今后十多年里任务仍然很艰巨,诸如: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尽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打破地方封锁,尽快建立全国的统一市场,并完善和健全各类市场;加快法制建设,实行统一的竞争规则;建立新的就业制度和分配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建立公平、效率兼顾的分配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改革现有医疗体系;建立宏观调控体系,改变政府职能,变政府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为主,为社会提供服务和进行检查监督等等。这些都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

九、完善法制建设

推进和完善法制建设,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法制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保障,在加强法制建设中,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建立和完善各种约束和监督机制,维护法律的尊严,杜绝一切违法乱纪行为,特别是要从法制上彻底杜绝腐败的产生。在政治改革方面,必将继续扩大人民民主,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巩固和发展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爱国人士的民主协商制度,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要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其宏观调控作用,削弱其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构想。

十、推进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重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同时进行,也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进行,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重视经济建设,不等于可以对精神文明的建设有丝毫放松。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国家应积极地发挥作用,加强引导,净化社会环境,让人民生活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之中。

对一些文化、社会科学领域内不能实行市场化的事物,政府应予以扶持和保护。

标签:;  ;  ;  ;  ;  ;  ;  ;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