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突破——评《东南亚文化发展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南论文,亚文化论文,发展史论文,史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初期以来在中国兴起的文化研究热至今仍在升温,并且正在向纵深化、宽领域发展,其研究成果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由贺圣达研究员撰著、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东南亚文化发展史》就是这一系列成果中的一种,具有开创意义,而且也是一项精品。“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需待七年期”,以此来评价《东南亚文化发展史》,可能并不为过。
首先,贺圣达研究员所从事的全面、系统的东南亚地区文化发展史的研究工作,在我国东南亚研究中可以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工作。
东南亚文化史是东南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很早以前,国内外学术界就对东南亚文化史的研究给予了注意,对其史料进行了有限的发掘和整理,并就某些局部问题开展了初步的研究。涌现出一批著名学者。如雷金纳德·梅(著有《东南亚文化——印度的遗产》)、赛岱司(著有《东南亚的印度化国家》等)、大卫·大卫沃恩(著有《婆罗门教在东南亚》)、卡奈·拉尔·哈兹拉(著有《小乘佛教在东南亚》)以及我国学者如陈序经、姚楠、朱杰勤等。但是,他们大都只是对东南亚文化史作过专题的研究,人们看不到一部东南亚文化(或文明)发展方面的通史性著作。
贺圣达的《东南亚文化发展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第一次将包括知识、信仰、哲学、法律、道德、艺术、风俗习惯等基本组成部分的数千年东南亚文化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浓缩为一部洋洋洒洒40余万字的长篇巨著,奉献给读者,填补了东南亚地区文化史研究中的一大空白,丰富了世界地区文化史的研究。从这种意义上说,《东南亚文化发展史》具有开创意义是恰如其份的。
其次,撰写一部系统的东南亚文化发展史也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学术界长期无人敢于问津,《东南亚文化发展史》的完成,解决了东南亚文化史的许多难点和疑点。
长期以来,东南亚学术界视东南亚文化史研究为畏途,不敢轻易涉足。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东南亚地区是一个多样化的地区,情况异常复杂,10个国家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同时并存着多种民族、宗教、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音乐、舞蹈以及建筑和雕塑艺术风格,且又相互渗透,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难以概括和总结。二是由于种种原因,研究东南亚文化史特别是古代文化史文字材料较为缺乏。三是撰写一部通史性的东南亚文化史或文明史,时间跨度长、涉及的内容多、情况极为复杂,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甘愿坐冷板凳,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难以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贺圣达研究员知难而进,凭着其学术造诣和长期从事东南亚研究而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大量资料,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项研究工作,显示了他的学术功底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从学术价值来讲,《东南亚文化发展史》围绕下列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所创新。
第一、对东南亚文化的整体性和多样性的关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东南亚文化的整体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问题,东南亚历史学界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东南亚文化无中心,也就是说,东南亚是一个多种类型的文化并存的地区,并无一种起主导作用的主流文化。另一种观点则主张把东南亚文化看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东南亚文化发展史》认为,东南亚文化的整体性并非贯穿于迄今为止的东南亚文化发展史的全过程,更多地和主要地是表现在其早期历史发展阶段上。也就是说,在早期,更确切地说是在11世纪以前,东南亚文化的整体性是存在的,而且是比较明显的。考古材料表明,东南亚各地的新石器文化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从人类学角度来看,许多民族在风俗习惯和信仰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从11世纪起,这种整体性开始发生变化。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造成东南亚早期历史上文化的共同性和整体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东南亚的地理环境、民族迁徙、早期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的落后以及印度文化的影响。”而11世纪以后东南亚文化的整体性受到冲击,则是因为此后“东南亚历史发展的进程加快,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外交往的扩大与多样化、新的国家的崛起和发展以及越族(京族)、泰族、缅族等民族形成,并且在相应的国家成为主体民族和统治民族,东南亚文化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这种分析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研究表明,11世纪以后,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东南亚迅速扩大。13—15世纪,中南半岛各国基本完成了小乘佛教化的过程;与此同时,伊斯兰教的影响在海岛地区也迅速扩大,至16世纪,已形成了包括印尼群岛、马来半岛和菲律宾南部在内的伊斯兰文化圈。16世纪以后,随着西班牙人侵入马来半岛,荷兰人侵入印度尼西亚群岛,英国人侵入马来半岛,以及法国人侵入印度支那,西方文化渗入东南亚地区并且同原先存在的印度文化、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以及当地民族文化交织在一起,对东南亚人民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以及包括音乐舞蹈、建筑和绘画在内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强大的影响。这种局面又与东南亚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且又形不成一个占绝对优势的主体民族,以及多国并存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东南亚文化更加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使东南亚地区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
第二,精辟地分析了导致早期东南亚文化具有较高整体性,而11世纪以后又迅速多样化的原因。
关于造成早期东南亚文化具有较高统一性的原因,作者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地理环境的影响,二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首先,作者认为,地理环境对古代特别是古代早期东南亚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抑制作用不可低估。东南亚地区大多处于热带,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很容易获取生活资料,相对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因而“使得古代东南亚社会发展缓慢,从而使得其文化上的原始性和共同性得以长期保存”。
其次,作者认为,东南亚历史发展的缓慢和不平衡性,也是造成其早期文化有较高的统一性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东南亚历史发展的进程相对缓慢,直至公元前后才出现最初的城市,而直到公元10世纪前后,东南亚仍处在早期国家的发展阶段,其历史发展进程与文明程度较高的西欧、西亚、南亚和中国相比落后了若干个世纪。由于长期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的遗风也就得以长期保存,也就使得东南亚早期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了相当大的一致性。
关于导致11世纪以后东南亚文化迅速多样化的原因,作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京族(越族)、缅族、泰族等民族崛起以及建立以其为主体的较为稳定的国家,二是外来宗教文化的影响。作者指出,东南亚地区号称民族博物馆,民族成份极为复杂,“大量移民的进入和影响使得当地民族力量的消长和文化的变化发展交织,呈现出复杂的图景”。民族关系的变化、发展,京、缅、泰等族崛起,建立以其为主体的国家,发展具有其自身特点的文化,使得东南亚文化变得不同于11世纪之前,具有了多元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外来文化的影响是东南亚文化在11世纪以后迅速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又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从历史的早期起就进入东南亚地区并且落地生根,影响不断扩大。以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又相继渗入到东南亚社会之中,并且与当地的民族文化交织并存,使东南亚文化成为今天这种复杂多样,五光十色的样子。
第三,第一次对东南亚文化发展史进行了明确的分期。
关于东南亚文化的发展阶段,作者在东南亚历史分期的基础上,根据东南亚文化(或文明)发展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原始文化时期(公元前150万年——公元前后)、东南亚古代文化的孕育时期(公元前——10世纪)、东南亚古代文化的成型时期(11世纪——19世纪)、近代东南亚文化时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40年代)。
作者认为,东南亚的原始文化大体上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原始文化一样,它为东南亚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东南亚早期古代文化虽保留了原始文化的特点,但它在本质上已是一种新的文化,主要标志是“外来文化和宗教的传入并与当地社会原有的文化结合,塑造了当地古代文化的早期形象”。所以,作者又将其称为东南亚古代文化的孕育时期。第三个时期即古代东南亚文化的成型期,其特点是“东南亚古代文化的基本面貌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民族文化,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型。……形成了由中国传入的儒、佛文化在越南、由印度和斯里兰卡传入的小乘佛教在缅、泰、老、柬,以及伊斯兰文化在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各占据统治地位这样一种格局”。“由于这些宗教和文化统治地位的确定,又与东南亚大部分民族国家和主体民族的形成相一致,这些文化同时又成为相应国家的主干文化或主流文化”。
东南亚文化的第四个时期即近代东南亚文化时期,时间跨度较短,仅约一个世纪,但却是东南亚文化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其间,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到来,东南亚古代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与此同时,随着华人移居东南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数的增多,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近代文化)扩大了在东南亚的影响,因而使得东南亚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化进一步发展,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图景。东南亚近代文化开始得到发展。
还必须指出的是,本书资料较为翔实,基本上吸收了作者所能够见到的国内外学者研究东南亚文化的所有成果,以及作者实地考察所获得的大量资料。近些年来,作者曾利用出国访问的机会多次深入缅甸、越南、老挝和泰国进行实地考察,收集了许多有用的资料,并且对东南亚国家特别是中南半岛国家的文化进行直观了解,为完成这部长篇巨著作了充分的准备。书中所附关于越、老、缅、泰四国文物古迹的彩图,大多数为作者亲临现场拍摄,这就使得本书更具有说服力和可读性。
本书的上乘之处,还体现在编辑、校对、印刷和装帧设计方面。在近年来出版物编辑、校对质量严重下降的情况下,本书编辑、校对认真负责,将行文中错误之处降到了最低限度,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书中附有110幅精美彩图,使本书做到了图文并茂,使读者既能从字里行间,也可从感观上了解、认识东南亚文化的风貌。这的确是很不容易的。
说到本书之不足,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两点:
一是由于它本身是一部通史性的著作,且涉及面广(涉及十个国家和多个学科领域)、内容多而版面又有限,因而广度有余而深度稍嫌不足。
二是从论及的国家和学科领域来看,有明显的厚此薄彼现象。比如对中南半岛国家特别是越南的论述就显得资料更为丰富、更深刻,也更有说服力,而对海岛国家特别是东南亚的大国印度尼西亚的论述则显得力度不足。从学科领域来看,着墨点最多的是宗教以及包括建筑、雕刻和雕塑、文学等在内的文化艺术,而对作为文化中重要方面的人们的风俗习惯和思想意识的发展则着墨点不多。这看来与作者所掌握的资料情况有关。相信,如果作者能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特别是印尼和菲律宾走走看看,那么这部《东南亚文化发展史》的资料会更加丰富,作者对这几个国家文化发展的分析会更加深刻。
虽然存在着以上两点缺憾,但对本书的价值无丝毫影响。本书的问世,已经为学术界撰著多卷本《东南亚文化(或文明)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相信,不久的将来,多卷本的《东南亚文化史》以及包括《东南亚文学史》、《东南亚艺术史》、《东南亚哲学思想史》等等在内的东南亚文化专门史就将摆在我们的案头。本书仅写到1945年,我们也希望今后能读到战后或当代东南亚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