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观察连续性护理措施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对其健康行为的依从性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01月-2016年10月间在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00例,根据住院号尾数奇偶数之分分为两组,对照组内50例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内50例则加以实施连续性护理方案,两组患者在接受定期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依从的患者45例(占90%)高于对照组25例(占50%),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在予以有效治疗的同时,通过实施连续性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对患者疗效有效提升,而且还能改善其预后,效果显著。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健康行为;依从性;连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84-02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非常高,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类型,其中又以冠心病最为常见,而且该疾病还表现出病死率高的特征[1]。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尽管老年冠心病患者有死亡率高的特征,但是其死因往往与疾病本身无关,而表现于生活方式不合理、健康知识缺乏、疾病知识认知程度较低等,所以在临床中,对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在予以合理用药的基础上,还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行为采取连续性的护理方案,通过对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度、疾病知识认知度不断提升,在减轻其心理压力的同时,确保患者病情可以得到充分控制,以避免疾病复发现象出现。为观察连续性护理措施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对其健康行为的依从性产生的效果,此次选取2016年01月-2016年10月间在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00例进行分析,旨在提升其疗效及依从性,且观察组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进行汇报。
1.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案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01月-2016年10月间在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00例,以住院号尾数奇偶数为依据分组,观察组50例中,24例(男性):26例(女性);60岁~79岁,平均年龄(64.0±5.5)岁;病程6~22年,平均病程(11.2±1.9)年;文化程度:大学学历10例,中学17例,小学23例。对照组50例中,22例(男性);28例(女性);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68.5±6.2)岁;病程5.5~20年,平均病程(10.5±2.5)年;文化程度:大学学历患者共有10例,中学学历患者共有18例,小学学历患者共有22例。两组老年患者间的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100例入选患者都符合1997年10月WHO/ISFC制定[2]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均给予扩冠、抑制血小板凝集(替罗非班)、并予以用药硝酸甘油,以防止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再以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50例均实施常规护理,在进行饮食宣教的同时,嘱咐患者适当运动,并对其血糖值有效控制,嘱咐患者定期复查,同时遵照医嘱严格用药。同时,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性的护理方案:(1)一般干预。当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基础护理,并且重视晨晚间的护理工作。(2)心理干预。一般而言,老年冠心病患者都会有抑郁情绪、紧张情绪、恐惧情绪以及焦虑情绪等出现,不仅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对疾病控制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所以要进行心理干预。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地与患者交流以及沟通,通过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以确保护理工作有序性、严格性、通畅性以及完整性进行。不仅如此,护士还应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减轻思想负担,积极面对疾病、战胜疾病,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支持。(3)健康教育。护理中,护理人员还要展开健康教育,在给予患者运动教育以及疾病教育的基础上,施以饮食教育,并为其制定合理的作息方案、饮食计划以及运动计划等。首先,在进行疾病教育时,除了要予以介绍冠心病发病机理、疾病特征以及病因等知识外,还要介绍该疾病的治疗措施、发展进程以及预后方法等,以提升患者认知。其次,给予患者详细介绍疾病诱因,指导患者勿用力大便,保持情绪稳定,如有胸闷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给予及时处理[3]。再次,给予患者饮食教育时,由于老年患者多存在机体功能受损问题,而且消化功能异常降低,所以在护理中,需告知患者合理饮食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嘱咐其进食纤维素含量高、低脂型、维生素含量高、低胆固醇型、蛋白质含量高以及低盐型食物,与确保营养的均衡性,不仅能够增强患者体质,而且还能对其体重有效控制,在加快血糖指数、血脂指数及时代谢的基础上,确保患者血压水平始终处于稳定状态。最后,告知患者少食多餐的价值,避免过度进食,且睡前禁止进食,除了要加大粗粮食物、蔬菜以及水果的进食量外,还要确保大便的通畅性。此外,在给予患者运动教育时,需告知其适量运动的价值,并坚持快步走。(4)用药护理:详细介绍常用药物的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项,讲解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实施不同护理后,对两组病例依从状况、焦虑状况、抑郁状况等进行评估,并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为标准,若患者主动配合各项治疗活动的进行,表明其依从性偏高[4]。
1.4 统计学
选取SPSS 16.0型统计学软件统计和分析各项数据,用t对相关计量数据进行检验,同时以χ2对相关技术数据进行检验,若检验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冠心病病例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表比较
实施两种不同护理方案后,观察组病例焦虑自评量分数、抑郁自评分数都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冠心病病例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表比较(例)
3.讨论
国内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冠心病患者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已经对老年人群正常生活带来诸多影响,加强对该疾病的防范和治疗迫在眉睫[5-6]。在心血管病中,冠心病表现出较高发病率,通常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及不适,另一方面还会使其生活质量受损,所以要重视对老年患者的连续性护理,通过规范为健康行为,在提升其依从性的基础上,有助于缓解疾病[7-8]。一般而言,冠心病患者大多年龄偏高,不仅会伴随着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等疾病同时出现,而且患者多存在巨大心理压力以及生活压力,所以对其施以连续性的护理方案表现出必要性特征[9-1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表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在予以有效治疗的同时,通过实施连续性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对患者疗效有效提升,而且还能改善其预后,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董煜.对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3):312.
[2]董燕,王静.健康教育卡用于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4):125-126.
[3]杨秀玲.社区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219-220.
[4]张漫红.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4):739-740.
[5]靳芹.老年冠心病患者106例健康教育及其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7B):110-111.
[6]徐晓红.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1):163-164.
[7]陈雪芬.持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人健康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4(5):57-58.
[8]孟欣.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3):65-66.
[9]张璐.浅谈辛伐他汀治疗中老年冠心病人100例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4:111-113.
[10]郭亚君.专家门诊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4(28):231-232.
论文作者:钱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老年论文; 疾病论文; 连续性论文; 两组论文; 对其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