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持续发展论文,视角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模式论文,产业集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230(2009)01-0009-06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新经济地理学(NEG)还是新增长理论的推论,都认为产业集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泉。这一推论已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有力支持[1]。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为代表的,门类齐全、数量众多的产业集聚。目前,这占全国6.3%的国土面积和24.2%的人口的三大经济圈,生产了占全国48.3%的GDP。
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我国的产业集聚的主要竞争优势还是低成本,即主要以低成本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型的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等作为集聚竞争优势的支撑[2],无论是产业集聚程度还是行业区域共同聚集程度,我国目前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近期的水平[3],大多数的产业集聚处于低端道路(low-road)[4]。大量事实证明,这种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上的产业集聚的持续性正面临着以下四个严峻的考验:第一,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利润微薄,使产业集聚无法实现持续发展;第二,受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原有的产业集聚区的产业正在大规模转移,使产业集聚无法实现持续发展;第三,我国出口企业采取以价格战为主的恶性竞争,极大地压缩了本来就已经非常微薄的利润空间,更使我国企业面临越来越频繁的反倾销,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第四,人民币升值,更加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面对这些严峻的现实,我国的产业集聚如何实现持续发展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问题。与已有的研究产业集聚发展的文献不同,本文从品牌经济学(Brand Economics)的角度,通过模型论证了现有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之所以不具有持续性的原因,并构造了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聚集强度—品类分工程度”二维模型,通过分析发现,低集聚强度与低品类分工程度的产业集聚、高集聚强度与低品类分工程度的产业集聚以及低集聚强度与高品类分工程度的产业集聚都无法实现持续发展,只有高集聚强度与高品类分工程度的产业集聚才可以实现持续发展。
二、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及其持续性分析
本文将产业集聚的发展分为四种模式:资源型产业集聚、劳动加工型产业集聚、产品型产业集聚、品牌型产业集聚。鉴于产业集聚主要受资源约束和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的恶性竞争这两个关键因素影响而无法持续发展,因此对于受资源约束的产业集聚来说,可以考虑的思路是在资源消耗一定的条件下,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对于后者来说,可以考虑的思路必然是找到能够有效解决产业集聚区内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手段。
(一)资源型产业集聚
资源型产业集聚主要是那些基于自然资源占有或独占,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为基本生产方式,以资源占有优势为主的企业所构成的产业集聚,典型的代表是东北的老工业基地中的产业集聚,如辽宁的煤炭产业集聚、山西的煤炭产业集聚等。对于资源型产业集聚,由于其主要是依赖该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等初级要素的比较优势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当前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很难绕开当地的资源瓶颈而受制于严重的资源约束。其次,大多数的资源型产业集聚是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发展生态文明,转换经济发展方式,这对资源型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最后,由于资源型产业集聚主要是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处于价值链的最上游,面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枯竭、原材料等成本的上升、下游企业的价格压制和运输成本的限制,这类产业集聚的利润空间将逐渐被压缩,出现衰败甚至解体的现象,导致该模式的产业集聚无法实现持续发展,也就无法最终确保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劳动加工型产业集聚和产品型产业集聚
劳动加工型产业集聚主要指那些依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的外向型加工企业所构成的产业集聚,代表性的是珠三角或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产业集聚,因此劳动加工型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也可称为“珠三角模式”或“广东模式”。劳动加工型产业集聚的主要特点是大量利用外资,以“三来一补”为主要加工方式,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且大量返销海外或国内其他省份。产品型产业集聚主要是指那些大规模生产具有一定功能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代表性的是江苏、浙江等地的产业集聚,因此产品型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也可称为“浙江模式”或“温州模式”,例如嵊县的领带、大汤的袜业等等。该类集聚一般是由数量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构成,许多地区呈现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组织形态。但是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由于受到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地区的企业已经开始大量破产倒闭或外迁。同时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使这些区域的劳动加工型产业集聚的传统优势逐步丧失,影响了其持续发展。
劳动加工型产业集聚和产品型产业集聚无法实现持续发展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产业集聚内企业数量众多,生产同质商品,为了争夺有限的订单,必然采取以价格战为主的恶性竞争。产业集聚内的恶性竞争致使整个产业的利润率整体降低,进而使这些产业集聚原有的比较优势丧失,导致产业集聚衰败,最终使产业集聚无法持续发展,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中,D为市场需求曲线,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整个市场的容量就决定了,例如在市场价格为时,市场容量为,此时生产同类产品的众多企业就来分割的市场容量进而获得自身的市场份额,如、…,=。尽管会牺牲掉本来就已经不高的利润率,但是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还是会不断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有限的订单以扩大市场份额,因为没有了订单就必然要破产。此时,若一家企业降低价格,则产业集聚区内的所有其他企业就必然降低价格,因为大家生产的是同质商品,若不降低价格,则会失去整个市场。但是当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整体降低价格的时候,尽管整个市场容量会扩大,每个企业分割的份额相对扩大,但是会造成整个行业的利润率降低。下面我们用图2来说明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的状况。图2中,d为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c是成本曲线,当市场价格为时,其需求数量为,当价格从降低到时,需求数量从增加到,但是却使它的利润空间下降了—。同时我们注意到,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不断上升,又会极大地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当价格降低到接近或低于成本时,就会有企业因此而破产关门。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为了免遭淘汰,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不惜采取超常规的、甚至不合法的手段降低生产成本;二是为了保持低成本而逃离原有的产业集聚区。对于前者来说会带来劳动纠纷和环保问题,对于后者来说会发生产业转移或企业外迁。
图1 市场份额的分割
图2 产业集聚内恶性竞争
(三)品牌型产业集聚
品牌型产业集聚是指在产业集聚区内的众多企业,通过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品牌信用度以扩大市场份额和利润率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区内的产品品牌对于产业集聚的发展具有加速和提升的作用,产业集聚与品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品牌型产业集聚成为了可以使产业集聚乃至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品牌型产业集聚最为典型的就是瑞士的钟表产业集聚。瑞士塑造了众多众所周知的世界著名手表品牌,世界前十位的钟表品牌有9个出自瑞士。此外,就我国的情况看,青岛的家电产业集聚中有海尔、海信等强势品牌,浙江省台州市缝纫机产业集聚有飞跃、宝石等品牌,宁波服装产业集聚有雅戈尔、罗蒙等品牌,温州市的鞋业集聚有奥康、红蜻蜓等品牌,苏州纺织服装产业集聚有好孩子、波斯登等品牌。
根据品牌经济学的研究,品牌不等于商标,商标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概念。品牌经济学认为品牌是能够与消费者达成长期利益均衡、能有效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的排他性品类符号,这也是品牌的本质属性。品牌型产业集聚之所以能够使产业集聚实现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品牌能够通过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使企业可以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提高定价权,扩大利润空间。品牌经济学的逻辑是,在有利润的价格一定的条件下,品牌信用度的高低决定了每个品牌的市场份额。这解决了劳动加工型产业集聚和产品型产业集聚无法持续发展的问题。下面借助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即引入品牌的需求函数对此进行解释。
上式通过选择成本,将品牌引入到需求函数当中。其中,Q为需求量,P为货币价格(money price),为选择成本,即消费者花费了一定的交易费用,获取了一定的品牌信息之后最终做出品牌选择决策过程所花费的成本。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选择成本是影响和制约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的局限条件和决定性因素。“趋利避害”的理性消费者将根据“利益一定条件下的选择成本最小化”原则做出品牌选择决策。选择成本取决于品牌信用度(brand credit degree,BCD),即企业做出某个品牌代表某个单一利益点(single benefit point,SBP)或单一品类的承诺并履行该承诺的程度,也即某个品牌的品类化程度。B∈[0,1],表示品牌信用度,它是品牌品类度(brand category degree)b和品牌策略(brand strategy)s的函数。
图3 品牌建设与产业集聚内企业的需求曲线移动
根据品牌经济学原理,在选择成本一定的条件下,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是反方向变动关系;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需求数量与选择成本之间是反方向变动关系。同时,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选择成本的变动会使得需求曲线左右移动。若选择成本上升,则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若选择成本下降,则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同时,品牌经济学认为,在有利润的价格一定的条件下,需求量与品牌品类度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品牌信用度越高,品牌代表的品类越是单一,则需求数量越大;反之则越小。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品牌信用度会使产业集聚内企业的需求曲线右移,使之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扩大市场份额,或者在市场份额一定的条件下提高价格,从而提升其利润空间,如图3所示。
图3中,产业集聚内的企业通过品牌建设,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使得其需求曲线由右移至,该企业就可以在价格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提高其需求数量和市场份额。比如在价格为的条件下,需求数量由增加到。当然也可以在确保市场份额一定的条件下,提高销售价格,提升利润空间。比如在的市场份额条件下,价格由提高到,使其利润空间提高-。更进一步地,品牌建设还可以使产业集聚内的企业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提高销售价格,提升利润空间。比如将价格由提高到,提升了-的利润空间,同时其市场份额由原来的提高到,增加了-。
当一个产业集聚内的所有企业都通过品牌建设,选择不同的品类进行生产,即品类分工,则这个产业集聚内的所有企业对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则极大地降低,使该地区的总需求提高,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我们可以利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来解释产业集聚内的企业通过品牌品类化来降低消费者(广义的消费者,包括家庭、企业、政府、投资者)的选择成本,进而拉动需求的增长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如图4所示。图4中,水平的总供给曲线,即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表示本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局限条件,即过剩的经济,换言之,在社会物价水平为
时,社会能够提供任意数量的产出,那么此时决定经济增长的就是总需求。当整个产业集聚区内的品牌及其品类化程度比较低时,由社会中个体的选择成本加总而成的整个社会的选择成本是比较高的,由于个体的“趋利避害”的本性,进而造成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整个社会的总需求比较低。从图中表现出来的就是总需求曲线靠左,如A所示,此时的由总需求曲线A决定的社会总产出为。而随着品牌及其品类化程度的提高,选择成本相应地降低,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总需求将扩大。从图中表现出来的就是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A右移至A,此时由A决定的社会总产出为,显然是大于的,这本身就是经济的增长。随着品牌及其品类化程度的继续提高,总需求曲线会继续向右移动,一直会移动到品牌品类化程度最高,也就是整个社会中的品牌品类度为1的时候,此时每个品牌都代表了一个单一的品类,选择成本为零。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曲线移动到AD[*]的位置,由其决定的社会总产出为Y[*],此时的总产出达到最高。而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存在,换言之,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因此,随着品牌品类化程度的提高,总需求曲线不断向右移动,逐渐向AD[*]靠拢。这说明区域经济增长在某个静态的时点上,是有极限的,也就是Y[*]所代表的产出,为了使产业集聚乃至区域经济能够持续增长,一个充分条件也必然是品牌信用度趋向于1。
三、基于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一般说来,产业集聚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要保持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必须延长其成熟期,不断提高其综合竞争力水平。根据上文分析,资源型产业集聚、劳动加工型产业集聚和产品型产业集聚都无法保证持续发展,而只有品牌型产业集聚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如图5所示。
图6 基于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要保证产业集聚持续发展,首先,就必须使产业集聚的强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而根据前文的分析,伴随着产业集聚区内的大量企业破产和退出或转移,产业集聚的强度必然会大幅度下降,阻碍了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其次,在较高的产业集聚强度条件下,为了确保产业集聚持续发展,必须使产业集聚内的企业整体利润水平和市场份额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这需要通过品类分工或品类化基础上的品牌建设来实现。再次,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要建立在资源约束的基础上,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因此,本文从产业集聚强度、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品类分工程度、资源消耗三个维度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括为8种类型,如图6所示,下面我们依次分析之。
1.基于低集聚强度、低品类分工程度、高资源消耗产业集聚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这类模式,首先由于其集聚强度较低,因此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集聚降低交易费用的功能;其次由于其品类分工程度低,因此处于该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的利润空间无法最大限度的提升;再次,高资源消耗也注定了该产业集聚无法实现持续发展。我国目前的大多数产业集聚基本上处于这一区域。
2.基于低集聚强度、低品类分工程度、低资源消耗产业集聚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这类模式,尽管其资源消耗较低,但是由于其集聚强度较低,因此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集聚降低交易费用的功能;其次由于其品类分工程度低,因此处于该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的利润空间无法最大限度的提升,导致该产业集聚无法实现持续发展。
3.基于高集聚强度、低品类分工程度、高资源消耗产业集聚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此类模式,尽管其集聚强度较高,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经济功能,但由于其品类分工程度较低,处于该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往往通过恶性价格战牺牲利润率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因此其利润空间被极大的压缩,处于该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在面临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的压力时,必然会大量破产关闭或外迁。同时由于其资源消耗较高,因此导致该类模式的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无法实现持续发展。我国的沿海一带的产业集聚大多属于此种类型。
4.基于高集聚强度、低品类分工程度、低资源消耗产业集聚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此类模式,尽管其集聚强度较高,资源消耗较低,但由于其品类分工程度较低,因此导致该类模式的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无法实现持续发展。
5.基于低集聚强度、高品类分工程度、高资源消耗产业集聚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此类模式由于资源消耗较高,集聚强度较低,因此尽管其品类分工程度较高,但是也无法实现持续发展。
6.基于低集聚强度、高品类分工程度、低资源消耗产业集聚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此类模式尽管其品类分工程度较高、资源消耗较低,但由于其集聚强度较低,同样无法实现持续发展。
7.基于高集聚强度、高品类分工程度、高资源消耗产业集聚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其集聚强度和品类分工程度较高,但是由于其资源消耗较高,因此这类发展模式往往受到资源的约束使之无法实现持续发展。
8.基于高集聚强度、高品类分工程度、低资源消耗产业集聚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只有该种模式才可以实现持续发展,一方面可以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经济功能;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利润空间和市场份额。因此对于我国的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发展来说,高集聚强度、高品类分工程度和低资源消耗乃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四、结论
本文借助品牌经济学的分析范式,通过模型论证了现有基于产业集聚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之所以不具有持续性的原因,并构造了基于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模型,从产业集聚强度、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品类分工程度、资源消耗三个维度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括为8种类型。通过分析发现,只有基于高集聚强度、高品类分工程度和低资源消耗产业集聚基础上的区域经济才可以实现持续发展,这为当前与未来我国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通过发展高集聚强度、高品类分工程度和低资源消耗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实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