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备课方式的转变论文_谢植友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备课方式的转变论文_谢植友

广西南宁市横县横州中学 530300

摘 要:首先要转变传统备课方式,倡导新的备课观;其次要借助网络资源,实行电子备课;另外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注重记录,积累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强调课后反思,甚至二次备课,以此来提高备课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备课改革 电子备课 课后反思

一、转变传统备课方式,倡导新的历史备课观

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既是高考命题目标要求,又是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风向标,并且已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与主题。历史学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注意熏陶学生的历史情怀,使学生在历史价值观念中深化核心素养,提升核心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价值。要根据单元确定教学目的、任务、要求、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从每节课的实际出发,进一步研究单元备课各项计划的具体落实。课时备课必须做好以下工作:吃透“两头”,即深入钻研教材和充分了解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即对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各个环节、步骤、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设计,拟定出较详细的教学实施构想,并以教案形式固定下来。

二、借助网络资源,实行电子备课

现代化的教育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横县在去年各个高中已经全面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而很多教师也配备了计算机,因此实行电子备课可以给教师、教学带来众多好处,减少工作量,有利于提高效率。目前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方便,老师们都习惯性地上网搜索资料。如果利用得好,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基于网络的众多优点,我们提倡“网络资源化+教师个性化”的备课策略,简单地说就是借助网络,查找比较好的资源,再进行合理的借鉴利用,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学情进行整合,变成自己的教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电子备课。备课用电子稿或者PPT课件的形式呈现,但是切记不能照搬照抄。电子备课具有诸多优点:

1.电子备课方便快捷,能提高效率。

2.电子备课可以更有效地拓展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加快教师成长。

3.储存方便,而无遗失的后顾之忧。教师的备课笔记及备课过程中所参照的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随时记录,不断积累经验

1.记成功做法。即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导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等记录下来。有时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但它对今后的教学将提供最直接的参考。

2.记失败之处。记失败之处就是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方法陈旧、演示失败、指导不力、知识性的错误,教案与实际教学脱节,以及当堂没有处理好的学生的问题等等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就是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

4.记学生问题。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及在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并力争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5.记学生见解。即把学生“智慧的火花”(如独到的见解、好的思路)记下来,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对于一些错误见解,只要它存在普遍性,当堂剖析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记学习心得。即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四、强调课后反思,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备课质量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这样通过不断的反思,积累经验,不仅提高了备课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教师能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教材、新课改、新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备课方式的转变具有必然性。经过转变备课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采用集体备课、电子备课可以大大促进备课的改革,教师通过记录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能够较好地掌握学生学习的过程,然后再通过写课后反思可以大大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真正走上教学研究的道路。但是,在这些环节中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如何建立更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还需在今后的备课实践中继续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麦曦 主编 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M].广东:新世纪出版社,1996。

[2]毕田增 周卫勇 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杨九俊 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谢植友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备课方式的转变论文_谢植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