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深圳市中小学德育基地的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深圳市论文,德育论文,基地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镜头一:赵老师组织学生去仙湖植物园春游。全班52名学生“打的”前往的26名,占50%。中午在酒楼吃饭的30名占58%,一天中消费最高的陈××1200元,消费最低的王××60元。面对这组统计数字,赵老师在沉思,决策者在沉思。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九十年代的学生缺什么?这是引起人们深思的问题。实践告诉我们,他们不缺吃,不缺穿,缺的是艰苦奋斗精神,缺的是对社会责任感。如何解决这问题,市教育局长廖槎武同志纵观特区教育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在对市育新学校办学成果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军事训练、生产劳动,走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极好渠道。但市区的中小学缺少这样一个场地,因此,要充分利用位于光明华侨农场的市育新学校的有利条件,创办特区教育系统“南泥湾”,创办集军训、劳动、法制教育和开展假期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教育“基地”。廖槎武同志的这一设想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厉有为、王众孚、林祖基、李容根等领导同志分别对市中小学德育基地的建设作出了批示,林祖基同志还亲自兼任市中小学德育基地名誉主任。市公安局对“基地”的建设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黄拓芬副局长兼任了“基地”管委会副主任,并委派驻育新学校的6名干警直接参与“基地”的管理工作。为建设好“基地”,市教育局领导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杨柏生副局长对“基地”的每一项工作都作了具体的规划,并亲自率领市区各中学的校长来育新学校研究部署带学生到“基地”的训练工作。为探索我市德育教育的新思路,各级领导殚精竭虑。
镜头二:10月15日中午,“基地”的工作人员在清理“少年军校军营”时,发现了一张留言条和50元钱,留言条上写道“军校领导:由于不慎损坏学校热水瓶两个,水壶两个,按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损坏东西要赔偿,特留下人民币50元。育才二中参训学员。”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跃然纸上,“基地”领导眼眶湿润了。
近千名参训学员均是今年秋季刚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你别看他们平常有的长发垂肩,有的自由散漫,有的玩世不恭大大咧咧,进“基地”后,在军营的熏陶和解放军教官的严格训练下,他们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男学员精神焕发,成了军营男子汉;女学生英资飒爽,不爱红装爱武装。这就叫:“环境造就人”。
“基地”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制,建立了深圳市少年军校,并按解放军的三大军事条律,对学员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军训使同学们了解了军营,懂得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懂得了什么是“苦”什么是“甜”。碧波中学的刘伟友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到了军校,我才真正理解了一句大人常对我们讲的话:身在福中不知福。吃饭,在家里饭菜好吃,想吃就吃,而在军校十人一桌大锅饭;睡觉,家里的‘席梦思’不见了,呈现在眼前的坚硬的木板床,一下子真难适应过来。军训进行了四天,我们腿板开始酸痛,脸也晒成了‘包青天’,真是吃得黄连苦,才知蜜糖甜。”
军营,紧张艰苦的训练生活使学员们自觉地形成了一个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了集体的荣誉,他们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劳动。每次夜行军,都要在黑暗中走过许多杂草丛生的田间小道或崎岖坎坷的山路,每当此时,总有些体质较差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体力不支,腹痛腰酸,但从来没有一个人掉队,更没有一个人临阵逃脱。碧波中学的吴品璇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中途,许多人特别是我们女生都走不动了,当时曾闪过退出活动返回营房休息的念头,但一想到班集体,想到连队,想到我们碧波中学营的荣誉,大家便只有一个愿望:快点赶上大部队,不要落伍。我们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在训练场上,同学们头顶烈日面对的是威严的解放军教官,他们从“立正”、“稍息”、“正步走”等基本步法练起,有时一些动作要反复做几十次,直到教官满意为止。很多同学的衣服湿透了,腿脚都站肿了,但从没有人败下阵来,更没有人当逃兵。育才二中几位瘦弱的女同学,刚开始训练时脸色发白,先后被老师扶了下来,但她们只要喝过一杯水,喘过一口气,又勇敢地走向了训练场。同学们说:在“基地”晒黑了皮肤练红了心,磨破了膝盖锤炼了意志。真正的军人将在这里走出。
镜头三:吴书记参加高一(2)班《爱惜粮食主题班会》,问学生:米是从哪儿来的?学生答:从商店买来的。又问:商店的米哪儿来的?答:从批发市场批来的。再问:批发市场的米哪儿来的?答:不知道。吴书记哑然,想起《论语》中一段话,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为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风尚,市中小学德育基地专门开辟了被誉为“深圳教育系统南泥湾”的“深圳市中小学劳动基地”。在这里,学员直接参加开荒、种菜、养鸡、养鱼、养猪等生产劳动。结合劳动,“基地”对学生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革命传统教育,使学员树立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荣辱观。三期五百余名参训学员都在这块热土上洒下了辛劳的汗水。他们挥锹举锄,除草施肥,干得非常认真。碧波中学的李仰芬同学是一位身体素质较差的女孩子,到“基地”前就有病,劳动时,老师和教官让她回营房休息,而她却说:“在家,父母把什么活儿都包揽了,我们根本就没有劳动的机会,现在机会来了,我非要干出个样儿不可。”最后这位女生虽晕倒而被送回营房,但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大家树立了热爱劳动,不怕吃苦的好榜样。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儿时就背得烂熟,但只有今天亲身参加了生产劳动,我才领会了它的真正含义,才知道了即使种一颗白菜,也是那么不容易。我们应该珍惜八亿农民的劳动,节约每一粒粮食。”还是那位吴书记在参观了学生的劳动场地后说:“让深圳尤其特区内的这些孩子参加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很有必要。”实验学校、外语学校的领导表示,要专门组织学生来基地参加生产劳动。
镜头四:某大学毕业典礼大会上,毕业生们殷切地希望校长(著名教育家)能告诉他们一生中应该记住什么?校长说:“守法”。
法制教育是“基地”活动内容之一,“基地”开辟了法制教育园地和系统的法制教育讲座。每期参训学员除参观法制园地,接受形象直观的教育外,还要听取二至三次法制报告,主要由市公安局派驻“基地”的干警许登权同志联系青年违法犯罪案例分别讲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我防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义务教育法》、以及深圳市除“七害”的有关法规等。在法制课堂上,同学们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并在课后结合实际展开讨论。一些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过去我们法制观念淡薄,不知道约束自己的行为,遇事好冲动,且不考虑后果,通过法制课学习,我们增强了法律意识,既懂得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知道了如何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参加第二期训练的松岗中学的34名学员是该校挑选出的差生。他们来到“基地”的第二天,就想打群架,称“大佬”。经过军校老师、教官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教育和法制课学习,这些同学不仅打消了不良念头,而且全身心地投入集训。他们决心练出点样子证明自己“有料”。经过一星期的艰苦磨炼,这批学生在结业汇报表演中,展示出崭新的精神风貌。松岗中学领导赞叹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基地于今年9月18日开营,至10月15日已先后接纳碧波中学、笋岗中学、松岗中学、育才二中等四所中学505名学员(其中男生294人,女生211人)来基地集训,育才学校、实验学校等正准备进“基地”参训。“基地”工作开展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中央电视台、深圳电视台、特区报、商报、晚报、法制报等陆续报道了“基地”的活动情况,对“基地”的开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誉,认为市中小学德育基地的创办是特区深化教育改革又一新的思考和实践,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特区四有新人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标签:碧波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