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途径论文_周军

简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途径论文_周军

上海申迪园林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广大人民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抬高,随之市政公用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但因为市政工程建设多处于繁华的闹市区内,人口流动性较大,故而就非常容易导致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混乱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鉴于此,本文章将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点问题入手,在解析现今市政工程的发展情况以及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就相应的解决建议进行提出,希望能够为提升市政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质量提供一些意见上的借鉴。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1.工程概况

所属公司:上海申迪园林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二期市政道路新建景观工程

工程地点:上海国际旅游及度假区核心区域

开工日期:2016年09月

该市政公用工程为笔者所参与的一项重要管理项目,下文笔者所述内容较多的来自于此次工程的管理心得,如有阐述不足之处,还望同行斧正。

2.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的重难点问题

2.1工程建设场地多变,人口密集

首先,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地点大多集中在车流、人流比较密集的商业地段,人口流动性大,这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其次,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增多,公用工程的建设已经不满足于陆地上的商业地带,现已扩展到上空、地下以及可以利用的一切的河滩等地。由于场地以及使用功能的不同,施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对工程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而施工人员就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的建造方案,同时依据场地的不同特质,考虑到其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出解决预案。最后,尤其是在陆地建设中,因为是在车流、人流比较大的商业中心地带,所以要考量过往车辆以及人口流动的问题,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工程为周围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这也是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能力的一个综合测评。

2.2 高空作业风险大,施工监管难以把控

现如今,公路交通、桥梁搭建、污水处理等基础建设都在不断的完善,但仍存在着问题,一些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缺乏相应的管理,从而为人们的出行安全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像桥梁搭建这样的空中作业,相比于市中心的建设,空中作业时,技术人员需要对项目周围的一些情况进行调查,例如吊装能否顺利进行等。此外,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还可能因为某些不确定因素而引起的一些人员或者设备材料风险,这些潜在的隐患问题,也会给施工过程带来了不可预估的危害,并使工程作业的难度大大增加,这些问题及因素都是管理者在进行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所应重点思考的。

3.现阶段市政公用工程现场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3.1 安全管理理念淡薄

市政公用工程直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市政工程监督管制工作却不如普通的建筑工程管制工作来的严谨。但这一问题的存在不能完全归结于人员管理不力,其主要还是受到工程发展历史情况的影响。但值得庆幸的是,在人员及施工安全的监管上,市政公用工程的各个机构和企业,不管是在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监管,还是人员以及环境的监管,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我们对此也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在工程中还存在一些容易被我们所忽略的问题,并值得我们去注意,具体而言,主要为以下两点:

①人员问题。施工现场的质量问题一直都是公用工程建设企业的软肋,经常会出现劳务人员素质低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工程质量堪忧。因此,对劳务的控制必须要严格,要加强劳务考核制度,多聘用些经验丰富,有良好施工管理技能的工作人员,同时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技术工种,要严格进行筛查,持证上岗,从根本上规避一些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全面杜绝险情出现的可能。

②规范问题。法律规范对于施工现场的质量管控和安全把控而言是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的。不过在很多工程现场中,人员对制度以及法律的重视程度并不明显,且不能按照国家提出的相关条例以及管理规定进行执行,法律条规的制定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的经验式的总结归纳,但在市政公共工程中,还是明显存在部分管理者重视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而就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多的阻力。

3.2 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在市政公用工程中,此类现象是经常发生的:①在施工作业前,没有完善的安全培训体系,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淡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建筑单位对安全问题并不予以重视,缺乏完善的安全监管制度,同时也没有将奖惩制度与管理工作的绩效进行合理的结合,进而使得工程安全问题频发;②在工程作业时,很多的相关部门都只是徒有虚表,并没有尽到自己应有的职责,对现场的安全监管也只是走过场,并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③在公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很多的企事业单位为了能够扩大施工中带来的收益,都将监管机构同其他相同部门的职能兼并在一起,以此来减少不必要的经费开销,但这也使得很多的职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为安全管理埋线隐患。

3.3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市政公共工程作业现场的就业要求比较低,务工人员的出处无法进行准确核查,很多的人员均来自偏远地区,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培训,故而也就难以对安全管理条例进行掌握和了解,加之一些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较差,也不会对施工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安全管理的培训,长此以往,施工人员的整体素养就很难达到工程的安全要求,施工中发生危险事件的概率也变得频繁,并还会导致工期延误、工程成本增加等次生问题的出现。

3.4 施工作业人员,操作不标准、混乱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施工前,管理人员要检查施工人员的上岗证、技术等资格证书,来避免出现过大的安全风险。可是,在现在的情况中,很多的负责人为了节省施工中的成本,对人员没有任何的技术要求,有些可能还是自己的亲属,这就造成了很多的上岗工人没有得到任何的相关培训,对操作不当产生的危险没有任何的概念,只凭临场发挥来解决遇到的事情。

此外,因为难以对工程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就会导致一些将近或已经达到报废限的器械设备还在投入使用,这也会很大程度的增加员工操作的危险性,并增加了工程管理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

4.提升市政公共工程安全管理的具体途径

4.1 在施工的各个阶段融入安全教育

在市政公共工程中,一定要在施工的各个阶段中向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全面的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积极营造一个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工作氛围,同时也要将平时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管理人员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队伍的规范化,对不同种类的施工人员进行分组教育及管理,对于一些危险性较高的工种。管理人员必须要求施工人员要配置好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绳等,只有不断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才能切实的将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

4.2 完善工程现场的监管制度的安排

安全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是保证工程正常实施的基础要素,同时也是把控工程质量的重要渠道。故而建筑单位应该依照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并综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拟定符合自己施工实际的安全监管制度,从实际出发,把每一个步骤环节都落实下去,建立完善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对于表现好的人员给予奖励,对于施工质量严重不合格的情况进行严肃处理。

4.3 现场工序交接制

在施工的现场,施工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里面涉及到的技术种类也是样式繁多,故而工程各环节间的交接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来说,就是在完成每到工序之后,管理人员要按照质量和安全标准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此外,建筑单位或是管理者还可以尝试建立上下环节的监督机制或是交接工作制度,以此来使得工程各环节的工作人员进行互相监督,同时辅之以外部监管部门的监察,就能够使得工程的交接工作得到切实的保证,并有效的实现降低工程安全风险的目的。

4.4 成立专项的工程安全管理管部门

现场安全管理不仅可以更好的保障工程质量,还是帮助企业站稳建筑市场的重要途径,良好的现场安全管控可以减少意外事故的频繁发生,为建筑单位建立良好的口碑,并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由此不难看出,建立专项的安全管理管部门是切实可行的。要想实现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性,就要对管理的人员进行逐级的筛查,挑选杰出的、有才干的用于担当的人员来负责监管的工作,使其能够掌控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状况,并能够对一些安全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从根本避免险情的发生。

5 结语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直接关系着人们正常生活安全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故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就需要管理人员不断的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对施工环节进行安全监管力度的增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将管理工作深入到实处,并有效的保障建设企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喻博.谈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居业.2016(09)

[2]农驰.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7(09)

[3]黄杰.市政标准化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6(15)

论文作者:周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简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途径论文_周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