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和解决方案论文_韩双

临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和解决方案论文_韩双

解放军第202医院 110000

摘要:在医院的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都被称作护理风险事件。本文就医院临床护理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临床护理风险;安全;因素;护理人员;预防措施

安全是患者基本需要之一,只要有护理活动,就必定存在护理风险〔1〕。因此,正确认识和积极防范医疗风险,尽可能减少医疗风险所造成的损害,对于维护患者权益,更好地开展医疗工作及促进医学快速发展有着积极意义〔2〕。

1.医院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医院管理制度

由于医院在护理方面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医护人员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比较混乱,护理流程不科学,容易产生错误,发生事故。

1.2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使得护士工作量繁重,常处于超负状态,进而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1.3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够

许多护理人员不能熟练掌握药品、急救器材的使用。护理技术水平低,缺乏护理经验。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不能具备良好的应对能力,从而发生技术差错,导致事故发生。

1.4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

在基层医院中,存在着一些工作态度不严谨的护理人员,由于未遵守“三查八对”的原则,因而出现发错药,输错液的情况。一些护理人员未能按时查房,及时巡视,未能遵守医院的相关制度,从而导致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引发临床护理风险。

1.5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

护理人员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缺乏沟通技巧,不善于了解病人的心里,不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时态度生硬,缺乏经验,从而引起医患冲突,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6护理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护理人员对法律知识欠缺,对此未能形成清楚和深刻的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未能及时评估和处理,不能识别护理风险,工作经验不足,一旦出现护理纠纷,无法拿出有力的证据,不能沉着冷静,不懂得保护自己或医院的权利。

2.预防措施

2.1完善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按照规章制度行事,并明确自己的职责,降低事件的风险性,确保患者安全。

2.2改善人员紧缺现状

医院要确保护理岗位的人员充足,以防人员紧缺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实行弹性排班,避免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改善薪酬政策,重视人员的价值,使得护士可以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差错。

2.3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完善组织管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各类操作行为,强化护士职业防范意识,改进护理防范设备。护士还应具备对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认识、处理及防范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以减少职业损害,保护自身安全,维护自身健康。

2.4 具备“慎独”精神

遵守医院各项操作规程,熟记核心制度,认真对待护理工作做到一丝不苟。培养护理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奉献的精神。增强护士责任心和法律意识,最大程度减少和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2.5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应不断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加强技能训练及提高操作水平,以精湛的护理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维护患者权益,尊重患者隐私。合理运用语言技巧,提高沟通水平。同时护士要提高自身素质,强化法制观念,增强责任感。

2.6 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

要求护理人员学法、懂法、守法,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转变观念,增强风险意识。规范护理人员操作流程,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尊重患者权利,维护患者权益。加大护理人员书写能力的培训,积极完善和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标准。树立正确风险意识,最大限度的控制和避免风险。

3.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院护理服务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加上我们自我维权意识的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护理行业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的领域,护理风险无处不在,正确认识和防范护理风险,尽可能减少护理风险所造成的损害,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洪蝶玟.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0):43.

[2]郭秀静,王玉琼,胡娟,医疗风险管理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5:534-535.

论文作者:韩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和解决方案论文_韩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